黑龍江 龐小麗
1.資源開發和共享建設可以有效提高教師備課和教學效率。目前,許多學校沒有系統的教學資源庫建設,教學資源數量有限,教師在使用網絡資源時,仍需各自搜集或制作教學資源,這樣就導致了教學資源的重復搜索、下載,大大降低了教師的工作效率。
2.資源開發和共享建設能夠形成社會化的動態資源庫群,為更多的學校和地區提供學習和參考的資源平臺,提高教育整體水平,改變教育發展的不均衡狀態。
3.資源開發和共享建設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實現資源的均衡配置,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信息閉塞和教育壟斷,為職業學校教學理念的提升、辦學模式的轉變,建立了新型的校際合作關系。
目前,大部分中職學校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教育觀念的落后已成為制約信息化教育發展的關鍵。當前,一些學校對資源開發和共享的社會價值認識不足,缺乏共建共享意識。雖然有些學校通過國家的財政支持,擁有了先進的教學設備、優質的教育教學、實驗實訓等教育資源,但由于資源共享意識比較淡薄,只是把資源作為學校建設成果,造成了資源的閑置和浪費。
學校與企業之間缺少資源共建共享深入合作,雖然很多學校與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但由于企業的商業化利益,有些項目資源學校和學生很難真正共享企業到,造成校企無法達到深入融合。校企合作需要雙方互相支持、互相滲透、優勢互補,只有學校和企業對這種互補關系產生共識,才能在資源開發和共享中更好的合作和創新。
教師綜合信息素養不足是制約信息化推進的瓶頸問題。在信息化教育領域中,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素質和能力不足以適應教育信息化發展要求。專門服務于教育信息化應用項目的教育技術隊伍和從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人員素養相對不足。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技術以及現代化的教學媒體,都給教師帶來了全新的困難和挑戰。教師不僅要掌握如何使用現代化的媒體,還要熟悉信息化教育技術,了解如何選取和設計各種教學軟件進行教學設計,探索和創造新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等等。
教育資源建設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礎。目前,大部分區域之間、學校之間的資源開發和共享建設都不成熟,缺少資源共享平臺,導致了學校與學校之間缺乏溝通交流、互動互助的教學平臺,形成教育發展的局限性。
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知識的培訓,使教師除掌握本專業教學知識內容以外,還要掌握多媒體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制作技術,學會應用虛擬現實、仿真技術、多媒體技術來制作和傳授專業知識,在不斷提高教學能力的同時,提供更多優質的網絡教學資源。
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主要通過建立教育信息網絡平臺來實現。網絡平臺是匯集展示各類教學資源的倉庫,也是教師展示教學成果資源的窗口,教師交流溝通的教學園地。所以各校應積極建立高容量、高速度和高穩定性的資源共享平臺,為資源共享的提供有力的前提保障。
總體上,資源建設主要包括多媒體資源建設、課程資源建設、教師資源建設等幾個方面。組織教師積極開發教學資源,整理教學設計、教學課件、課堂實錄、科研論文、教學素材等優質教育資源,為網絡共享平臺提供優質資源。
在網絡信息發達的今天,學習資源的來源已不僅僅是教師和教材,教師的任務也不再只是教學生學習,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在浩瀚的知識海洋、龐大的網絡系統中運用信息技術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主動學習能力。因此,信息化教育中,教師應注重運用現代化的教育媒體、教學系統、設計理論創設利于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能力。
網絡教學資源建設不僅僅是某個任課教師的任務,而是學校課程建設和學校專業建設的需要,來自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對課程內容、教學過程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最為了解,他們的課件、教案、多媒體素材也是最具教學實踐經驗的。因此,要廣泛調動教師多媒體網絡教學資源開發的積極性,積累匯集一線教師的課件、教案、多媒體素材等優質教育資源,建立起豐富完善的網絡教育資源,使教育的整體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職業教育倡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即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這就需要企業人員、教育技術人員共同參與教學設計、資源設計。為使學生更好的達到的企業崗位技能需求,實現教學與就業的對接,學校和企業可以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優勢,建立深度合作,有效的利用社會資源。既保障合作企業獲得相應利益,同時也使校方達到培養人才、輸送人才的目的,實現校企合作雙方利益最大化。
建立課程資源管理數據庫和資源共享網絡平臺,拓展校內外課程資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加強區域之間、校際之間的資源共享建設,促進專業教師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提高資源的使用率。在信息化資源建設和共享教育的實現過程中,學校可以將優秀課程資源按照類型歸檔保存,一方面方便使用過程中查找、調用、更新和補充。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實現教育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廣泛共享,彌補教育資源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