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王乃春 陳晶
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日益完善,汽車工業已成為我國發展經濟增長的新熱點。社會對高素質汽車維修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迫切需要脫離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改革,使學生盡快掌握維修技能,培養出復合型人才。
相對國際汽車維修行業而言,我國的汽車維修行業基礎薄弱、行業技術發展落后、從業人員技術素質不高,其中最大的問題是適應現代汽車維修需要的人才奇缺。由于我們的專業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與實際需求差距較大,教材不僅因編寫、出版周期過長而遠遠跟不上技術發展,且存在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知識面狹窄、重機輕電與重理論輕實踐等通病。
現代的汽車維修方式,是實現“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的技術政策。以診斷、檢測為主,更換新件,縮短車輛在廠維修時間,已成為新的維修理念和維修方式。
由于汽車電子控制技術的出現和機電一體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汽車維修正演變成為“性能檢測——故障診斷——換件修理”這樣一種全新的模式。如何方便快捷地探明汽車各系統的工作情況,準確判斷故障所在,為快速地排除故障提供了強大的技術保障,同時對維修技術人員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傳統的課堂教學仍是中職學校教學過程中主要的教學形式,根本不可能完成中職學校汽車專業教學的全部任務。此外,教師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落后,“黑板+圖片+視頻”課堂教學模式,不但抽象、枯燥乏味,而且難于理解,學生根本不能被吸引,課堂教學達不到教學目的。近幾年雖然進行了理實一體教學改革,但仍存在諸多問題。
培養方向和課程設置,卻遠遠不適應當前維修市場的需求。汽車上目前普遍裝備的、建立在先進的信息傳感技術和數據處理技術基礎上的汽車控制與故障診斷系統,決定了維修人員必須具備相關的維修技術和檢測設備的操作能力。這些都是傳統的以機械維修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汽車維修專業的培養目標所不能適應的?,F行汽車維修專業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與實際需求差距較大,教材內容陳舊,不僅因編寫出版周期過長而遠遠跟不上新技術的發展,且存在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知識面窄等問題。
汽車維修運用與維修專業是一個大專業,涉及面廣,因此既需要一批有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又需要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的并懂得教學規律的實訓指導教師。因此,我們必須有一套完善的師資培訓、引入更新的機制,確保教師自身的技術、技能領先。
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培養的是掌握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汽車檢修人才,因此制訂教學計劃和大綱時,應以應用能力為培養主線,建立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課程體系,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設置應圍繞專業方向為前提,而汽車專業課程要進一步充實調整電子控制技術原理、計算機應用原理、汽車電器設備和汽車診斷檢測技術、汽車診斷儀器設備的應用等內容。汽車構造原理應以能代表時代特征的轎車為典型,并及時更新補充新知識,把汽車最新技術結構、原理和發展趨勢方面的信息傳遞給學生,注重學習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方法的培養,適應汽車技術不斷發展的需要。同時要將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操作的時間比例合理安排,并真正落到實處,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如《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應將整個課程內容按不同模塊重組,形成發動機工作原理、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冷卻系、潤滑系、化油器式供給系、汽油噴射式供給系、柴油機供給系、發動機裝配調試、發動機綜合故障診斷等內容,每章可以分為基本知識、基本能力、技能訓練和復習思考題四個層次編寫。
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是中職教學特色的重要保證。先進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基于工作過程一體化”的現場教學等,能清楚地展示汽車各零部件工作時的內部運動關系及結構原理,直觀、動感性強,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可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此外,汽車檢測與維修是一項技術實踐性很強的工作,為切實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工作能力,在教學設施方面,專業教室、實習和實驗基地必不可少。因此,必須配備先進、完整、齊備、典型的汽車及零部件和總成;汽車電器、電路;各類電控系統;現代化檢測診斷儀器設備等實習、實驗設施,保證每一位同學能親自動手反復操作(實踐培養課時應達到50%左右),以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提高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水平。
“產教學結合”是學校、學生與企業三方共贏的一種培養人才的教育模式,它是學校與企業“零距離對接”和學生在學校與用人單位無縫轉接的有效途徑。在實踐中,學校教師深入到行業與企業中調研,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和人才規格。例如,在汽車檢測與維修方向中,依據學生的選擇,針對某個崗位進行集中訓練,盡快提高學生在某個領域中的職業素養與能力。這樣,學生既接受了專業基礎能力訓練,又在專業方向的某個方面具有較專而深的崗位職業能力。同時,可根據所開設的相關專業選擇一些有一定規模和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作為合作伙伴。利用企業專有的技術和資源,聘請企業技術人員作為專業的外聘教師,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實施計劃,共同開發制定課程教學大綱?!爱a教學結合”為學校與行業、企業合作搭建了平臺,明確了學生就業方向,尤其是供求雙方零距離對接,一方面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率,另一方面減少了企業的用人風險,降低了用人成本。
師資是項目教學質量保證的關鍵。教師在講述專業課的同時,還要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如數學、物理、化學等。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又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術理論知識,還要有熟練的實際操作技能,成為“雙師”型教師;這是實行綜合化教學的關鍵。教師必須具備高級修理技工的操作水平,保證授課過程中進行準確、熟練、規范的操作演示。因此,為了提高汽車專業教師專業理論水平與實際操作技能,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我們可參加各級級組織的培訓班,也可把教師組織起來互相學習、研究,共同提高,使教師始終站在汽車技術的前沿,這樣我們教出的學生才能適應未來汽車工業的需要。
目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維修已步入高科技領域,加速培養具有較高層次的維修技術人才至關重要。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承擔著為國家培養汽車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學校應加快教學改革步伐,為我國現代汽車維修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蘇宇鋒.關于當前中職學校汽車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8).
[3]喬軍.實施有效性課堂提問的策略[J].和平教育,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