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劍威
(江西省贛州衛生學校微寄檢教研室)
檢驗醫學作為臨床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集結著專業性強、發展速度快、嚴謹性高的專業特點,需要學生在實踐及專業知識學習的階段培養出高端崗位能力,而在新形勢的發展下,企業對學校畢業生有著越來越嚴格的要求,在道德修養、社交禮儀、知識儲備等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這些內容在職業崗位能力上有著綜合體現,相對于中職生來說,強化職業崗位能力刻不容緩。
1.我國中職教育系統的管理及教學方式有著顯著的改善,但還存在這諸多問題,如個人實踐能力、崗位能力、職業責任心等能力,而往往這些年書本教學內容設置近乎沒有關于職業崗位能力培訓的相關專業知識。這種變化,催化了更實用、更快速、更具挑戰性的就業崗位,促使企業人事部更偏向綜合能力較強的應聘者。追逐更大的經濟效益是企業的核心內容,新型的勞動模式取代了傳統的勞動方式,信息技術和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及崗位流動,對工作人員職業崗位能力有著嚴格要求,種種革新都與社會結構、經濟效益、政策實施等一系列變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2.醫學檢驗專業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當代教育方法逐步取代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在以往的教育體系中,一切教育方式、教育實踐都由教師隊伍出謀劃策,學生只是填鴨式的接受,這種缺乏靈活性的、啟發性的教育體系,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對于中職這種整體素質及專業水平較低的學員,應加強專業知識及專業實踐的技能,將書本上的知識通過自己動手的方式更為深刻的印入學生腦海,我國大部分中職學校教學方式大多步步按照課前的教學大綱來灌輸知識,使學生的知識范圍限制在了課堂中僅有的幾本書中,并且內容過于陳舊,早年的教學內容沒有經過教學體制的改革而逐步更替,經豐富教學內容,從吸引學生眼球角度出發,開設選修課程和必修課程,開闊學生的專業方向,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豐富自己的知識。隨著問題的不斷顯現,部分學校針對問題進行整改,雖然有心進行探討,但現實中由于經驗不足、資金短缺以及缺乏系統的理論參考,整改的最終結果差強人意。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不僅僅停留在傳授書本知識的課堂里,更要注重開展規范性的實踐活動,參與社會活動,還能把實踐與知識二者合一,為以后在職業崗位上鍛煉出獨當一面的氣魄與對社會環境應變能力,還能有效強化自律自覺的意識。開展社會實踐意義的問題課堂,模擬事態的發生過程,并且教師應及時發現學生的錯誤及不足之處,并且運用專業的知識對其進行解釋。
3.國家政策的實施及相關機制沒有做好與學校相關的銜接工作。在企業單位方面,應屆畢業生工作經驗欠缺,需要各大醫院投入時間、資金、精力去培養學生的崗前教育,這種投入是很少醫院愿意承擔的,因此這一系列問題都成為了學生難以進入就業崗位的實習因素。即使在實習期間,因為沒有明確的社會保障政策,若出現安全事故,這將是對各大醫院的重大打擊。不僅承受巨額賠償金,而且對于患者的人身安全沒有保障,由此來看,學生很難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對于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也淪為空談,就業不達標,直接影響學校的教學水平。
在中職醫學檢驗專業的課程中,實踐課程是非常重要的。偉大的毛主席曾經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中職醫學檢驗專業就需要大量的實踐經驗,所以對于優化職業崗位能力我做出如下幾條建議。
1.對于中職學校的首要任務就是讓學生明白社會角色的轉變,了解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一張資格證書、一份畢業論文,要徹底清楚學校與社會、能力與職業的密切聯系。學校對社會實用性、綜合性人才的教育要貫徹落實,建立起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中職學校應模擬醫學檢驗專業的崗位工作,讓學生在無人領導,無人帶領下獨立工作,充分的體現授課的專業實踐課程,這樣不僅可以檢驗學生的專業不足,同時也可以將學生職業崗位能力有所提高,逐漸將學生提升為符合社會發展、社會經濟、人生價值相結合的有機聯系,做到全面有效的系統化發展。職業崗位能力培養不是一個簡單的課題,它可以上升到一套完備的教學理論。解決辦理為何教育,教育什么人,如何教育等題目,把顯性職業素養和隱形職業素養綜合開展教育工作,并把隱形職業素養的教育作為重點。
2.以職業崗位能力為主的課程安排。在教學過程中,要把中職生的職業崗位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圍繞綜合素質培養的核心內容,按照職業范疇的需求選擇“實訓項目”,作為教學內容,并在后期進行專業化考核。促使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相互融合的教學體系。
3.建立擁有職教特色的教材體系。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應因地制宜的借鑒其他學校的教育體系,研究出一套符合本校的教育理論,應將醫學檢驗專業課程總時調整為3600 課時,課程內容不僅包容專業實務、專業知識、基礎知識、臨床醫學、人體解剖學、病理學等還應包括人文社科類及專業實踐等課程,并且開放學生自我研究及學實踐,同時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進行不定期考核,確保學生的學習質量,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我動手及自我學習能力,對于傳統的按照技術學科進行教材編寫的模式要有選擇性的舍棄,對現代化課程和教材進行大力開發和推廣。在現代化的教育理論體系中,可以把一些課程與職業崗位的要求相結合,或者可以把不同的科目進行系統化融合,從而開展新型教學項目,使其具備實踐性、趣味性和前瞻性。在教學過程中,中職生所受教育參差不齊,總體文化水平相對較低,這急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督促學生對文化課的學習,掌握理論基礎型知識還要拓展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同時,教師應將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呈現出來,將書本上知識更為立體的表達出來,便于學生理解和領悟,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結合職業技能知識模擬工作情境,讓不同選修課程的學生進行學術方面的交流及切磋,讓寫生們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錯誤點,不僅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還能使其在實際訓練中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職業崗位的獨立性和應變能力。
4.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強有力的師資隊伍是教學實踐的關鍵。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因此,學校可以安排在校教師去專業性的培養單位進行系統化學習,去社會企業進行周期性實踐。同時,將教師年齡可以適當縮小點,這樣可以使教師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及適應學生的授課方式,并且在日長生活中可以和學生成為朋友,間接地幫助學生彌補不足和糾正學習不良習慣與方式,對應屆畢業生來講,是能否順利進入就業崗位的重中之重。應對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教師對于綜合職業技能不僅僅是停留掌握的階段,更要深化教育理念,采取合理并具有啟發性的教學方法。旨在提高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激發學習的趣味性、主動性,強化職業道路上的競爭性,進一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的。
在加強中職醫學檢驗學生的基礎知識、自身修養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其專業技能和崗位技能,切實加強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工作任重而道遠,而對于臨床檢驗專業應充分將基礎知識及專業實踐緊密結合,并且在構建課程體系中應將專業知識和崗位能力納入其中,不僅在醫學檢驗應加強崗位職業能力培養,各教育事業單位都應行動起來,貫徹落實職業崗位能力在校園中的實施政策,努力為學生建立起對崗位足以勝任的信心與斗志,具備終身學習、發展能力。作者做此文,希望在廣大讀者閱讀之后能夠給予一定的反饋意見,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溝通,將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主線構建中職檢驗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質量提高到新的領域。
[1]劉成玉,譚齊賢.以創新能力培養為主線構建醫學檢驗專業課程體系的思考[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02,(01):87 -89.
[2]崔學梅.高職教師提升核心教學能力的探討.2011.
[3]張濤.我國職業院校道德教育研究[J].常州高教研究,2012,(06):90 -93.
[4]劉敏.專業能力下視角下的探討[J].遼寧師范大學,2010,(05).
[5]李懷康,賈格維.職業核心能力開發講述[J].廣州番禹技術學院,2009,(02):6 -7.
[6]程琳,徐國慶.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研究綜述[J].伊春職業學院,2011,(24):58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