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國
(沈陽現代制造服務學校教務處)
2011年起,國家重點支持建設一批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要改革學生評價模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會計專業是我校示范校建設重點專業,學生要掌握會計專業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并能解決實際工作問題,培養合格的會計人才是本專業的培養目標,但教師往往習慣了背、記、筆答試卷的傳統的應試教學評價方法,注重結果,忽略了學習過程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造成考試內容、方法與培養目標脫節、考試結果與企業需求脫離、實訓考試與技能學習脫節,這就要求加快改革對學生的評價方法,用多把尺子衡量學生、評價學生,深入改革中職學校考試評價制度。要改變一次考試成績決定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現狀,就要運用多元評價方法,多方面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以促進其發展。
薄弱欠缺的文化基礎和貧瘠匱乏的知識底蘊,決定了中職學生整體素質不高,多數學生不僅差,而且厭學,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睡覺,玩手機,沉溺網絡,嚴重干擾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目標,就必須建立促進學生多樣化發展的專業課程多元評價體系。評價指標多元化尤其要注重學生的專業繼續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企業和社會對學生就業能力的滿意度等全方位的評價。
學生是否掌握會計專業必知、必備的理論知識是學生專業評價的首要環節,專業知識是崗位技能的基礎,指導著技能訓練。理論知識評價內容側重強調學生應用能力方面所必需的理論知識培養,可直接以理論試卷測試的形式進行,最好的方式是教師在專業技能評價中觀察理論知識的具體運用效果,評價重點可放在學生掌握相關專業知識的運用情況上,避免長篇大論的筆答。
能否熟練運用本專業實踐技能是學生崗位技能評價的關鍵環節。專業技能是企業對勞動者的基本要求,為盡快縮短上崗適應時間,要根據職業崗位要求,確定基本技能和專業綜合技能,分別進行評價,每項技能考核都要有細化的標準,評價要先易后難、循循善誘、由淺入深,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逐步引上自覺學習技能,愿意學習技能的路子上來。同時,加強崗前培訓,將專業基礎教育和崗前培訓合二為一,通過提升崗位職業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會計專業課程評價的重要環節是學生職業素質評價。中職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認知水平,更應培養學生具備科學精神、敬業精神、創新精神、會計職業道德意識、合作意識、語言表達能力、適應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等。職業素質的評價可通過課前預習、課堂發言、小組探究學習、技能訓練及考核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參與課堂教學、合作學習、創造性的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實驗實訓考核過程中,主要評價學生有無節約意識、環保意識、團體協作精神和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的意識,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較低的文化素養和認知接受能力是當前職業學校學生呈現出來的整體狀態,學校的任務就是要讓這樣一個渴求知識技能的學習群體接受到恰如其分的教育。這就迫切需要學校研究完善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提高學生的總體素質,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強調實踐環節,重視技能訓練,研究出與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相適應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潛能,并且把這些評價方式推廣和應用到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去。
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教師可以采用筆試(開卷、半開卷、閉卷)、作業、筆記、課堂參與度、實驗報告、社會調查、技能考核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此外,還可按一定比例確定學生的綜合成績,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應用知識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通過口試、面試、實際操作、作品評價、自評、他評等多種評價方法,建立以能力為本位、評價主體和方式多元的評價體系,穩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重視學習過程評價,強化綜合實踐能力考核,充分反映學生不同智能類型和水平。把考核的重點放在對每一教學單元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業務技能進行評估考核。過程性評價受到學生的歡迎,他們認為這種評價方法客觀、合理,能夠調動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明確學習目的,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通過師生溝通和交流,形成適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教學成果評價體系。
入校到就業,師傅對徒弟的指導貫穿全程。導師從選擇課程、確立職業發展方向、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等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地指導。15~18歲這樣一個懵懂的年齡,初涉世事,對各種職業的感性認識不足,甚至對自己的優勢和興趣愛好也不是十分清楚,面臨課程分類、教學分級、就業方向、課程選修等問題都需要有導師對其進行指導和幫助,這就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都參與到學生的職業指導工作上來。導師需要主動與徒弟溝通,通過言傳身教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轉化為學習動力,促使其順利完成學業。師傅在與徒弟親密的交往中,緊密圍繞“先教做人,后教做事”的培養原則,把培養做人作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管理的始終,立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充分發揮師生的創新潛能。使學生能理性地認識自我,幫助學生學會依據社會資源和環境進行選擇、學會生存、學會尋找商機,正確處理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生產經營理念。
打破一考定高低的局面,評價主體由教師延伸到學生和社會,會計專業課程評價絕對不能由專業課教師一人決定,當導師、學生、社會多元主體參與到教學評價中去,職業教育才會真正靈動起來,才能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優秀者,才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多年來,我校會計專業學生參加省財政廳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合格后,認定考試的3科為優秀,免予參加期末考試。當我們的學生被納入到課程評價中之后,學生會有自己是學習主體的感覺,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開展。通過示范校建設,構建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評價主體多層的教學評價體系,更好地為實現素質教育的總目標服務。
[1]郝克明.讓學習伴隨終生——上海國際終身學習論壇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65-376.
[2]沈玉順.現代教育評價.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