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江
某縣土地收購儲備拍賣中心于2007年3月19日公開出讓一宗國有土地使用權,李某于當日填寫了《競買申請書》和報價單。公告期滿后,李某以183600元的價格競買該宗國有土地使用權。
2007年4月縣土地收購儲備拍賣中心與李某簽訂了《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成交確認書》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成交確認書》載明:李某在本成交確認書簽訂后與拍賣人即時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李某自競得之日起60日內應支付宗地全部出讓價款,逾期不繳視為違約,出讓人有權取消競得人的競得資格,并沒收保證金,違約方承擔由此帶來的一切法律后果。
《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成交確認書》簽訂后,李某先繳了一部分出讓價款。隨后,并沒有在規定時間內補齊剩余土地出讓金。2007年6月,土地收購儲備拍賣中心發出催款通知,限李某10日內繳清剩余土地出讓金。李某收到催繳通知后,仍未履行義務。2012年9月,土地收購儲備拍賣中心作出撤銷《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成交確認書》、解除《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以及競買保證金不予退還的決定。
李某不服,起訴至縣人民法院,請求法院撤銷土地收購儲備拍賣中心作出的所有決定。法院經過審理,駁回了李某的訴求。
筆者認為,在這起行政訴訟案件中,縣土地收購儲備拍賣中心作出撤銷《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成交確認書》、解除《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以及競買保證金不予退還的決定符合法律規定。
根據《河南省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管理規定》第二十條第四款規定:競投得主應按拍賣文書規定與出讓方簽訂出讓合同,給付出讓稅額10%的定金,保證金可抵充定金。土地使用者在60日內支付全部土地出讓金,并辦理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第二十一條規定:土地使用者逾期未全部支付出讓金的,出讓方有權解除合同,定金不予返還,并可請求違約賠償;出讓方未按合同約定提供土地使用權的,應雙倍返還定金,土地使用者有權解除合同,并可請求違約賠償。
由此可見,李某與土地收購儲備拍賣中心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成交確認書》后,就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而本案中,李某沒有履行義務,違約在先,在收到土地收購儲備拍賣中心下發的催收通知后,仍未履行,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因此,筆者認為,法院駁回李某的訴訟請求,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