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曹錦霞
開展內部審計,是通過計量和評價的方法對組織活動的有效性進行控制和評價,以加強對組織經濟活動的管控。組織開展內部審計是加強自我約束的重要手段,能夠強化企業組織的經營管理機制,規范組織管理活動,提高組織的經濟效益。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性關鍵取決于獨立的內部審計的開展。我國當前對內部審計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夠,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得不到重視和加強。我國政府和相關組織對內部審計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夠的認識,對獨立的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重視程度不夠,造成內部審計效果受到極大的制約和影響。本文分析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問題,不僅能夠改善內部審計的效果和質量,還對促進組織的內部治理結構完善,提高組織運行效率具有關鍵性作用。
由于缺乏健全的內部審計的法律法規,造成開展內部審計缺乏良好的法律環境,制約了內部審計獨立性的保證。我國對于內部審計工作尚未確立一項專門的法律法規加以規范,內部審計的準則也不具備統一性和規范性。雖然,相關的《審計法》、《注冊會計師法》等關于審計工作的法律法規使之得到了組織的重視和推廣實施,但是,專門的內部審計的法律法規尚未出臺,內部審計工作相對于社會審計和國家審計,在地位和影響力方面都得不到對等的體現,這嚴重制約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這造成了內部審計人員在單位中得不到重視,內部審計的開展缺乏規范的、嚴格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缺乏合法權益的保護。沒有專門的規章和制度以及配套的指導策略來規范內部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造成內部審計無章可循、無法可依,嚴重制約了內審工作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在設置上存在結構性問題,制約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客觀公正性。當前許多組織并沒有設置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還存在內部審計部門附屬其他部門的情況,另外還有與組織其他部門進行合署辦公的情形,甚至是臨時由某個部門領導負責。內部審計在組織的設置上嚴重缺乏獨立性,嚴重制約了內部審計活動的獨立性,造成內部審計部門與其他部門和領導存在許多利益牽扯,妨礙了內部審計開展獨立的審計工作和經濟監督工作,制約了內部審計機構的權威、效力和獨立作用的發揮。另外,內部審計部門除了組織機構設置上的不合理,還存在人員配置的不科學,這造成了內部審計機構形同虛設,內部審計人員難以有效地發揮內部審計的職能。另外,部分單位還存在沒有設置內審機構的情況,許多單位在精簡機構和人員的過程中首先撤并了內部審計機構,內部審計工作在組織內部得不到管理者和領導的重視,給組織的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穩定性造成影響,使得組織內部審計工作不規范,不利于提高內部審計的質量。
在內部審計人員管理體制的實際狀況下,內部審計人員直接受到所在單位的控制。所在單位對其內部審計人員具有人事調派權、獎懲權以及工資管理權等,這造成了內部審計人員的晉升、工資福利以及地位都受到了所在單位的制約,造成了內部審計人員在管理體制上缺乏獨立性。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向其單位領導負責并報告工作,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過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單位領導,單位領導對其內部審計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另外,內部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例如經常附屬于會計部門或者和會計部門合署辦公,這些制度性的障礙都對內部審計組織的審計工作和經濟監督工作產生了負面影響和制約作用,不利于內部審計目的的實現,影響內部審計結果的公正性與客觀性。
我國內部審計工作起步較晚,單位組織內部審計部門成立和設置也比較晚,組織和審計人員對于內部審計的理論和相關工作經驗等還比較薄弱,組織的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參差不齊,這些因素嚴重制約了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不利于內部審計獨立性的保證。內部審計人員在組織當中缺乏足夠的重視,其待遇和地位都不高,許多有能力、素質高的人員不愿意從事內審工作,內部審計人員專業素質和敬業精神都比較缺乏;內部審計工作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往往走形式,沒有真正地發揮獨立性和監督性的作用;單位組織的領導部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不愿意賦予內部審計人員過多的權利和獨立性;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得不到體現和保證,從而嚴重制約了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造成了單位組織的經營管理缺乏有效的監督力量,不利于組織機構的健康運行。
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必須從制度和法律的層次對內部審計加以建設。通過加強內部審計的法律建設,促進內部審計作為單位內部監督的重要功能的有效發揮。加強內部審計的法律法規的建設,應該重視內部審計機構的地位、在組織中的層次、內部審計組織結構劃分以及內部審計人員的權利和義務的明確;而使用法律手段,能夠強化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確立,促進內部審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進內部審計的法律地位的提升,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得到充分的、可靠的法律保障。另外,在相關的法律法規當中,應該對內部審計的制度和規章進行明確,完善相關的條款,推進組織開展內部審計規章制度建設,進一步提高內部審計體系的完善,促進組織開展高效率、獨立的內部審計工作。
設置專門的、合理的內部審計機構,是促進組織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組織保障,能夠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和經濟監督工作的權威性和穩定性。單位組織在開展內部審計獨立性的研究過程中,應該重視完善組織內部的審計機構的組織構架,促進內部審計機構在組織內部層級的提升,加強對內部審計地位的提升,單位領導應該重視和加強對內部審計報告的反應。開展內部審計目的是為了改進組織內部的管理問題,加強監督,防止組織出現財務風險和財務問題。因此,組織應重視內部審計報告的權威性和專業性,保障內部審計機構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過程中不受其他組織和個人意志的影響,防止人為地、主觀地干預到組織內部審計部門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制約和影響了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發揮,從而保證內部審計職能充分實現。
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和價值觀念以及業務素質關系到內部審計工作的權威性和獨立性保證。因此,在實施內部審計獨立性提升策略中,必須重視加強組織內部審計組織隊伍和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培訓,加強內部審計人員職業素養的提升,重視引進和培養綜合素質高、熱愛審計事業、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的內部審計人員。通過開展定期和非定期的培訓教育,進一步提升組織內部的管理人員和部門領導對內部審計的認識,提高對內部審計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各個部門對組織內部審計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另外,應該拓展內部審計人員對于法律、經濟、稅收、統計、管理以及計算機知識的普及和推廣,促進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內部審計時,能夠堅持準則,保持獨立性,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組織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另外,組織應該重視加強內部審計的團隊建設,培養高素質的內部審計團隊,通過輪崗和培訓的方式,促進內部審計人員更好地適應內審工作,提高內審的質量和獨立性。
完善的組織治理結構,能夠推動內部審計的有效開展并且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組織在運行的過程中,通過加強治理結構的完善,不斷地優化組織內部流程,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和相關的規章制度的建設,明確組織內部的結構,合理設置組織內部的職能部門,有效加強部門之間的監督和制約,保證組織的流程和業務水平的科學、規范。組織在科學、合理的治理結構下,能有效地推行內部審計,并且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完善的治理結構能夠孕育良好的組織文化。同時使得組織能夠重視內部審計和內部監督,以保證組織的良好運行。通過治理結構的完善,提升組織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和獨立性。
內部審計由于制度和環境等原因,缺乏獨立性,造成內部審計的質量和有效性難以保證。因此,在內部審計的實踐過程中,重視加強組織內部治理結構,完善組織的內部審計機構的組織架構,建立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加強內部審計隊伍建設,從而有效改善內部審計的質量,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保證內審工作效能的充分發揮。
[1]王青.我國內部審計的獨立性[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19).
[2]王海霞.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J].大眾商務,20012(24).
[3]楊鳳玲.關于提高我國內部審計獨立性的思考[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