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高長(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 江蘇 南京 210023)
秉著“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目前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體育工作,體育教學充當著體育工作的排頭兵,以增強學生體質為基礎,傳授學生體育理論知識、運動技能,同時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其養成良好道德品質,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市場對現代社會所需的人才有就新的要求,傳統的教育觀念也要隨之轉變。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是德育的重要陣地和重要渠道,我們要充分發揮體育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抓住體育教學的本質特點,恰當地將德育融人到體育教學中去,使德育落實到實處。
高職教育是我國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我國培養各方面專業型技術型人才的重任。體育教學為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提供了身體基礎保障,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就無法勝任學生走向社會服務社會的基本能力。毛澤東同志曾在他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指出:“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突顯了體育是教育的根基。
當今社會通常把教育分為五育,即: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育。維基百科把德育定義為教育的核心本質之一,是德智體美勞不可或缺的環節,當代德育目標是兼具培養好人、好公民以及好人才的多重目的。在高職教育中的德育屬于狹義范疇內的德育,是對學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學生積極主觀認識、客觀踐行,以使其形成良好品德的教育活動。學者熊文在其研究中從德育內涵角度出發把學校體育中的德育按照層次分為道德精神教育和道德規范教育。道德精神教育是指學校體育中所承載的諸如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等道德教育內容。如“熱愛祖國、熱愛和平、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合作精神、競爭精神等的教育。它等同于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教育。而道德規范教育更多反映為紀律、制度性層面的教育,其內容關涉人們對既定道德準則、規則的遵從,如公民道德教育。可以看出,體育與德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更像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體育教學中涉及德育,德育融入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學是通過身體活動,增強體質,傳授鍛煉身體的知識、技能、技術,培養道德和意志品質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過程。德育可以出現在教學過程各個環節,每一部分甚至每項運動特點和要求都能成為德育的載體。
高職體育教學可以引導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更能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同時德育也為高職體育教學的教學效果最優化提供了思想基礎保障。比如德育中突破自我、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能提升學生掌握和提高必要的運動技能的能力,在動作技能掌握不夠熟練的時候認真模仿教師仔細揣摩動作之后,完善自己的動作并能熟練應用的過程靠的就是德育的幫助和影響。再如在體育教學中的小競賽為了團隊的利益,與隊友團結一致趕超競爭對手也正是德育突顯出的力量。德育灌輸與融入的成功與否決定了學生上體育課的精神面貌和態度,從而決定了一堂體育課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效果。學者杜威把德育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通過體育教學來改善學生身體素質,提高運動技能,同時寓德育于體育的教學實踐活動也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兩者相互結合,相互促進。
高職體育教學中的道德目標的確立往往忽視對學生個體道德品質的關注,以社會價值為本位的道德教育目的和以此衍生出來的道德目標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變成一種空洞、抽象的口號。同時在教學中的道德目標沒有細化和分化。
在高職體育教學中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缺乏針對性,內容空泛。教師只注重德育表現出外在對行為準則和紀律的執行。停留在傳統的“管教式”和“說教式”的德育。這樣枯燥無味、拘于形式的德育方式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并不能使德育真正內化。
高職教育的培養人才目標是直接服務社會,居于一線的高素質技術應用型創新人才。所以高職體育教學必須緊抓高職教育的職業性特點,把職業道德教育作為高職體育教學中德育的主要內容。職業道德一般包括: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勇于奉獻和敢于創新等。而當前高職體育教學的德育沒有緊密聯系高職教育這一特點,德育的內容往往脫離實際情況,并沒有把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考慮進去。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高職體育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具有過硬的專業素養,更要求其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以良好的道德品格和人格魅力去影響和教育學生。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良好的示范對大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體育教師在高職體育教學起著主導作用,體育教學能否貫徹德育首位的關鍵在于體育教師,高職體育教師要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素養,不僅要重視業務技能學習,更不能忽視政治理論的學習和崇高道德品質的塑造。
高職體育教學是對象是高職生。他們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體育教師要根據教育對象的不同,因材施教,更好地發揮體育教學德育的功能,同時要深刻領悟理解和把握體育與德育相輔相依、相互促進的關系。高職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要根據學生存在的年齡性別、個性體質、家庭環境、生活經歷等方面的差異,采用因人施教的德育教育方法,例如對于體育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鼓勵學生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對于體育成績比較差的學生,要發現學生的優點,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取得的點滴進步,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通過揚長避短,發揚優點改正缺點,促進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最終順利實現體育與德育的雙贏。
首先明確高職體育教學中德育的目標,制訂好較為詳細科學的高職體育教學的德育計劃;完善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德育的方法并合理利用;制訂高職體育教學中德育效果評價體系;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為德育創設良好的情境。同時體育教師應加強與學生干部及班主任輔導員及時的信息反饋,多方協同合作,提高對學生德育針對性,達到最優的效果。
“終身體育”的體育理念是需要有一定的體育人文基礎,它與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最為貼切,促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接受一定體育文化的熏陶,弘揚團隊合作、公平競爭等體育精神,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提高其身心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公平競爭、頑強拼搏精神。
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是一個長期且系統復雜的過程,雖然當前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在目標內容、評價體系和教育方法還存在著較多問題。但是只要體育教師努力提升自身素養,轉變德育理念,德育方式科學化,盡快健全有效的監督和評價體系,抓住高職教育發展趨勢和高職生特點,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把體育和德育有機互動起來,有針對性的開展德育工作,輸送更多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且德才兼備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
[1]熊文,張建永.學校體育中道德教育的多維審視[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9).
[2]馮艷麗,趙克強.論高校體育中的德育滲透[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8(8).
[3]杜威.淺析高校體育教學中德育問題[J].中國成人教育,2009(22).
[4]丁振中.高職院校的學生特點與德育對策[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12).
[5]崔曉波.論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10).
[6]唐和.淺析德育教育如何滲透到高職體育教學中 [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