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霞(西北民族大學 化工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000)
作為高級專業人才培養搖籃的高等院校,實驗教學環節肩負著培養學生科研和實踐能力,但就我國目前大多高校把實驗教學看作理論教學的附屬,學生只需要按照學校提供實驗大綱和實驗指導書的內容、方法、步驟乃至記錄數據照方抓藥,不用獨立思考,更無需發揮創造力。這主要是由于傳統的實驗教程下,學生很少有機會對出現的多樣化的實驗現象,實驗數據進行分析,造成了學生對實驗的感受不深刻,對設備的運行原理、操作使用不熟悉,對實踐知識的掌握不扎實,無法滿足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辦學層次逐年提高,很多高校也加大了對實驗設備、儀器投入力度,但同時也出現大批已損壞的、陳舊的的儀器相繼被報廢,甚至出現大量完好低精度試驗儀器過早“退役,變成破爛,可這些報廢的儀器畢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破爛兒,它們還有很大的再利用價值。面對這個兩難的問題,提出“變廢為寶”,對實驗室報廢儀器進行了層次性使用方案就成為實驗室的當務之急。
(1)用做教具
最新引進的實驗儀器有三大特點,即接線簡單智能化、功能模塊化、操作傻瓜化。造成學生只會“傻瓜式”操作儀器,而對于一起的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一片空白,即便教師通過理論傳授,學生仍舊沒有實踐性認識,失去了實驗課本來的意義。對于一臺報廢的廢舊儀器,雖說其主要功能喪失,但機體完整,零件齊全,正好可以當現成教具,讓學生直觀生動認識其內部結構,,深刻理解比較其工作原理,同時教師不用擔心學生的錯誤操作損壞儀器,而學生也可以大膽操作,便于記憶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工操作。
(2)改造利用
通常一臺儀器報廢并不是因為它所有部件功能都喪失了,而是某個原件損壞,但是在市場上如若單獨購買一個元件,且不說自身價值幾何,而大部分的儀器原件需要在國外或外地廠家求購,費用更是可觀。如若我們開動腦筋,經過改造,開發新的用途將剩舊部件的利用,不失為一種物盡其用,避免浪費的良策。例如有些教師、學生共同完成的冷卻循環水槽。恒溫槽的是化工實驗室常用儀器,由槽體、電動循環水泵、電加熱元件、接點溫度計等部件構成。報廢后的恒溫槽槽體和水泵是完好的,則可改造為冷卻循環水槽。在停水時,循環水槽作為冷卻循環水,解決了蒸餾、回流等實驗因突然停水就得終止的問題,而這種設備目前市場上還沒有成型的產品問世。
(3)降檔使用。
實驗室每學期都會產生大量破損的小型玻璃儀器和藥品??梢酝ㄟ^簡單改造和校驗轉讓給其他實驗室項目降檔使用,降低實驗室低值易耗品的消耗。如在化工實驗室使用的大量程的試管,都可以進行重新加工,斷裂破損的玻璃導管,可制成膠頭滴管;底部有洞的試管和燒杯組合可作為簡易的啟普發生器重新在有機化學實驗室使用。。
本著“強調興趣、鼓勵創新、注重實效”的原則設立了開放性實驗室,配備一定數量的指導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由本科學生自發組員形成創新團隊,自主選題設計、獨立組織實施并進行實驗操作,數據分析和撰寫報告。在開放實驗室,學生不僅可以拆卸報廢儀器而且還可以按自己的想象對不同的器材進行相互組合。拆裝、組合實驗其實就是分散思維充分發展的過程,學生認識過程越深刻,分散思維發展得越快,較短時間里接觸大量的廢舊儀器,其中涉及的信息量大、知識面廣、想象空間大,是實驗課程無法比擬的,潛在挖掘性的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
開放的實驗環境適應也滿足了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學生個性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已有知識的掌握和對報廢器材再利用價值的再認識程度去自由想象,在此程中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調查實驗改革效果過程中,學生將開放性實驗室親切的稱為“升華式學習”基地,他們風趣的談到,在開放實驗室里學習到的不光是理論知識,更多的提高了動手能力,回家還可以幫家里換水閥,改水路呢。
對各高校實驗教學和學生全面發展進行調研中發現,很多實驗課成績評定方法都是采用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簡單相結合,但學生平時成績評定存在著一定的隨機性,不能有效的反映學生實驗技能的客觀成績。針對實驗教學存在的實際問題,結合專業理論將學生實驗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納入構建科學、合理、可操作的實驗技能評估體系中。
其評估有自生獨特的優勢,是對教學專業評估的有效補充,是對特定專業一個科學系統、動態靈活、運轉高效且與專業建設對接的體系。兼顧到了實驗室課程的特殊性,能夠靈活的根據實驗室條件,學生能力方式設定符合專業自身發張定位和所需的標準,做到在專業評估中既不好高騖遠,又不妄自尊大,避免專業評估的“常態化”,凸顯實驗室教學以深層次挖掘、調動不同知識結構、知識背景學生學習積極的特點,打破當前大學當前出現的同質化現象,每個學生的發展具有獨特的文化品質,力求以特點求發展。
[1]高劍南,王祖浩主編.化學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李高清,張廣平.廢舊儀器實驗室中儀器選擇的原則〔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3,5,(2).
[3]周文富.地方高校實驗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7):97-102.
[3]張新有,袁霞,潘偉.高校專業實驗室開放與實施方案探討.實驗科學與技術,2009,7(6):124-127.
[4]王會文,實驗室開放的研究與探討[J].實驗室科學,2009(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