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瑞輝(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分公司鉆采工藝研究院 遼寧 盤錦 124010)
遼河油田油層埋藏較深的區塊較多,主要在歐利坨、黃金帶、冷161和齊131等油田區塊,油層埋藏深度在2600m以下的生產油井有95口,占抽油機開井總數的18%。由于受到地質構造及油層滲透率等因素影響,隨著生產時間的推移,地層壓力逐漸下降,油井液面不斷變深(動液面在2200m以下)的油井為55口。常規深抽由于受抽油機額定載荷和抽油桿抗拉強度的限制,當下泵深度超過2400m時,導致抽油機超載及抽油桿斷脫等事故發生,在實施的50多口常規深抽工藝井中,有9口出現過斷桿情況。使這些處于低壓狀態的井不能正常發揮油層潛能,以致造成油井生產能耗大、成本高、效益低的情景。該技術通過減載器的作用,減輕了抽油機懸點載荷,可將抽油泵下深到2800-3000m,解決了抽油機超載和抽油桿斷脫問題。使抽油泵的沉沒度增加了400m以上,達到了提高油井生產能力,節能降耗的目的。
雙作用泵減載裝置是由兩組不同規格的泵筒和柱塞組成的,其減載活塞的上下端面分別處在油套不同的壓力系統中,由于它所下入的深度,使油管內液柱壓力大大高于油套環空內的壓力,由這個壓力差所產生的力作用于減載活塞的下端面,使其產生一個向上的舉升力,當抽油機驢頭上行時,減載活塞在該舉升力的作用下,帶動下面的抽油泵桿柱隨同上面的抽油桿柱一起向上運動,從而達到減少抽油機驢頭懸點載荷的目的;抽油機驢頭下行時,減載活塞被其以下的抽油桿柱帶動向下運動,其減載器向上的力繼續作用在上部抽油桿上,以減輕其拉力,同時減載泵筒內的原油順油管被排出井口,如此完成一個工作過程。
(1)用普通D級或H級抽油桿便可大幅度加深泵掛,實現深抽、超深抽,達到提高泵效,提高產量的目的。
(2)采用雙作用泵減載深抽工藝管柱結構。
結合雙作用泵減載工作原理,對低產低效的油井進行了系統分析,通過了解地層壓力、滲透率、動液面等生產參數,確定了技術使用范圍。即:油層埋藏深度在2600m以下,生產動液面在油層上界400m以上,地層壓力較低,且需滲導性較好,具有一定供液能力,滿足抽油泵下深在2500-3000m范圍內。
為確定技術的可行性,我們進行了大量的理論計算,并結合實際生產狀況進行了評價對比。
(1)減載器減載載荷計算:
通過計算,當抽油泵深下至2700m時,其懸點最大理論載荷為:113.9KN,使用減載器下至1000m是時,減載力為:25.31KN,減載后懸點最大理論載荷為113.9-25.31=88.59KN,滿足了10型機額定工作載荷。(10型抽油機懸點最大負荷為100KN,12型抽油機懸點最大負荷為120KN)
(2)抽油機懸點載荷計算:
通過理論計算,結合現場實際生產數據對比,理論比實測要高一些,主要是因為生產中液柱里含有一定量天然氣,液柱重力載荷降低。
(3)抽油桿抗拉強度及沖程損失分析
目前,抽油桿的設計抗拉強度以能夠滿足抽油泵深抽工藝要求,但由于長期疲勞使用及偏磨造成的損傷,使多數抽油桿的抗拉強度具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至使抽油井斷桿事故經常發生,一般斷桿深度均在1000m以上。采用減載工藝后,可減輕上部抽油桿的拉力達到50%以上,大大減少了斷桿事故的發生。
(4)電機功率計算
通過計算,當懸點載荷降低10KN時,則抽油機可節電8%,一般情況下,減載器的減載力是20-30KN,所以,抽油機通過減載器減載后可節電15-25%。
共投入19口井,23井次,截至目前共增油13894.59t增氣128.1×104m3。從統計結果分析,投入的19口井,措施前平均泵深2062.5m,措施后平均泵深2575m,平均提高沉沒度500m。措施前平均日產油0.44t,措施后平均日產油2.79t。平均日增油達到5t以上的井有3口,累增油達到1500t以上的井有3口,達到1000t以上的井有5口。
實施減載深抽工藝的目的是加深泵掛,即要滿足抽油泵供液需求,又能滿足抽油機額定載荷要求,保證油井安全平穩生產。而減載節能的計算是與在相同泵掛時,不實施減載工藝所消耗電量的對比,下面選取了8口井進行了對比分析。
8口井措施前平均泵掛2048m,日耗電量131.2KWh,措施后平均泵掛2618m,日耗電量 129.5KW·h,電量及載荷對比措施前后基本相同,但泵掛加深了570m。措施后與理論計算對比,日耗電量降低了35KWh,平均單井日節電21.3%。
(1)雙作用泵減載深抽采油技術可在不改變油井地面設備的情況下,使用原有的10型和12型抽油機實現深抽,已實施措施井最大下泵深度2700m,增產效果顯著。
(2)雙作用泵減載深抽采油技術可以減小抽油機載荷,具有較好的節能減排作用。
(3)應用雙作用泵減載深抽采油技術的井應具有一定的供液能力,能保證油井連續生產,對于效果較差井可與解堵、壓裂等措施配合使用。
(4)建議對油層埋藏較深(2600-3500m),滲透性差,動液面較深,日產量低的油井或間開井,推廣實施該項技術。
[1]姜東,羅文莉,羅燕,等.等徑刮砂柱塞防砂泵的研究與應用[J].石油機械,2001,29(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