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潔(邵陽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系)
目前,我國教育界針對無機化學的教學內容的改革提出了很多改進意見,加強無機化學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是其中之一。下面,我們對加強無機化學教學內容的針對性進行分析。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發現現有無機化學的教學內容的理論部分與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內容在設置上分離較大,缺乏系統性,使得理論知識對化學元素的學習的指導作用減弱了,這種情況不利于學生對化學元素的學習和掌握。元素部分的內容比較繁瑣,只是簡單地將化學元素知識進行羅列,缺乏趣味性,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教師所采用的方式通常是讓學生自己自學,這導致學生對化學元素的學習忽視了。
當前,高校無機化學教學內容主要是受“專才”思想的影響,根據無機化學的學科結構確立的,是一門比較有代表性的學科結構模式。無機化學教學內容的理論部分的論述很完整,包含的面很廣,不過基本上是停留在描述的層面上。很多高校的教師都認為理論部分的內容具有很強的系統性且描述的有深度,是學科水平的重要代表。但是,這樣的教學內容不符合時代發展和無機化學教學的要求,也不符合現代社會對高校提出的培養人才的要求。
隨著化學知識的不斷積累,市面上出版的化學教材越來越厚,內容越來越多并且十分空泛,沒有針對性。社會的發展要求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學生的知識面拓展了,但是由于時間的限制,無機化學的教學時間減少了,無法完成原有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繁多又缺乏針對性,使得無機化學的教學效果不太理想[1]。
理工科基礎化學教學內容的改革在我國很多高校展開。在對此進行改革的過程中,要注意課程體系的完整和與學生所學的專業及今后的就業相關聯。在選取教學內容時,以突出知識主線為基礎,并結合當下化學這門學科的發展現狀和相關研究成果,把握好知識的廣度與深度的平衡,突出理工科化學教學內容的時代特色。將化學原理知識滲透到專業知識中。
在這里,我們以某一高校13級應用化學本科專業為例,對加強無機化學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措施進行闡述[2]。
(1)案例分析
對某一高校13級應用化學本科專業的無機化學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我們依據本專業培養人才的需要,設置了有本專業相關聯的無機化學課程,在授課的過程中,我們對無機化學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應用化學專業主要涉及的領域是無機合成、分離、礦石破碎等,在設計課程時,我們對以上所涉及的內容進行了增加,刪除了一些與應用化學專業不相關的內容。具體做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將“化學原理”這一部分中的“原子結構和分子結構”和“分子間的作用力”融為一個章節的內容。
第二,用“晶體結構和晶體性質”代替“固體結構和固體性質”的內容。
第三,將“化學熱力學與化學平衡”和“化學熱力學”兩章節的內容進行合并。
第四,在“化學元素”這一部分中,增加“碳族元素”章節所上課時的量。
第五,增加“無機化學合成”這一章節。
為了加強無機化學教學內容的針對性,除了要對無機化學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以外,還要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無機化學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傳統的無機化學的教學注重的是對書本知識的傳授,基本上都是教師在講,學生聽。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對教學內容具有選擇性,加強了無機化學教學的針對性教學。
第二,充分利用校企合作這個平臺,安排學生到企業中去實踐,鍛煉學生實際應用化學知識的能力[3]。
第三,安排學術講座,以科研促進無機化學的教學,豐富學生的教學內容。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知,加強無機化學教學內容的針對性,需要從對無機化學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兩個方面著手,如果只是單純地調整教學內容不改變教學模式,那么它的效果不會很理想,所以應結合這兩方面進行改進。
無機化學是大學中許多專業的基礎課程,例如:材料、化工、化學和冶金等專業。無機化學是一門培養學生技能和思維的核心課程。本文從無機化學教學內容現狀和加強無機化學教學內容的針對性的措施兩方面對加強無機化學教學內容的針對性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我國高校無機化學教學內容的改革提供一些參考信息。
[1]楊小紅,王瑞俠,陳平.加強無機化學教學內容的針對性[J].化工高等教育,2010,19(5):220.
[2]尹學瓊.無機化學教學內容的銜接及教學方法[J].課題項目,2011,29(10):290-291.
[3]謝志剛,宋仲容.師范院校無機化學教學內容改革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12(10):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