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發布的《2014 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顯示,北京通勤時間最長,達到97 分鐘。此外,廣州、上海、深圳等也是通勤時間較長的城市,接近或超過90分鐘。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對大城市上班族每天真實而又尷尬的寫照。英國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通勤影響個人幸福感,通勤所需時間越長,幸福感越低。通勤時間長,除了交通不順暢外,另一個原因是:城市的“大餅”攤得太大,大型城市各種生產資源或生產要素配置過于集中,哪怕人住在郊區,也得回到中心城區上班、辦事,聚集效應進一步惡化城市交通狀況。一些深受其苦的人曾經選擇“逃離”大城市,不過最后發現,還是大城市機會多、發展前景好、機會較平等,最終還是選擇向大城市回流。
但一些國家隨著城市發展,通勤時間不但沒有延長,反而有縮短趨勢。比如,美國人現在的通勤時間與2000 年相比,從25.5 分鐘減少到25.1 分鐘。縮短通勤時間,有幾個選項可做:改善城市交通狀況;通過“中心城+衛星城”的城市群建設,將相應的行政管理、公共服務、就業等同時向外拓展,減少跨區辦事;根據行業特點,靈活辦公方式及時間。“城市讓生活更加美好”是我們選擇城市的理由,但優化城市結構,改善城市條件,縮短通勤時間,可以讓市民有更多閑暇時光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