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誠
【摘 要】前不久勝利閉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對過去35年改革開放成功經驗深刻總結基礎上,深入剖析了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決策,是新時期改革開放的總綱領。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倍感親切和振奮,深受教育和鼓舞。
【關鍵詞】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
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原原本本地研讀學習了會議公報、會議決議,特別是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信心,增強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也增強了推進學院建設改革發展的信心。
一、深刻認識十八屆三中全會劃時代里程碑的重大意義
三中全會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中國改革開放新航程。全會決定、關于改革問題的決策部署是劃時代的、歷史性的,是中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處在關鍵關口之際召開的又一次偉大的歷史性會議。
關于全會的現實背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的偉大成就,舉世公認。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2012年人均GDP達到6100美元,今年有望達到6550美元,世界第84位;糧食產量十連增,今年達到1.2萬億斤,小麥、大米、玉米等主要農作物基本實現自給;主要工業品產量世界第一,如粗鋼7.17億噸,鋼材9.5億噸,原煤36.5億噸,原油2.07億噸,水泥22.1億噸、化肥7296億噸,另外,化纖、卷煙、家用電器、高鐵總里程、高速公路總里程等都是世界第一。這是35年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但是,在快速發展中,我們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物價特別是房價上漲過快、環境污染嚴重、社會矛盾多發、貧富差距較大、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社會保障水平低、看病難和醫療問題、教育資源分布不均、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社會道德滑坡、腐敗現象嚴重,網絡詐騙、金融詐騙等刑事案件居高不下,每年達數十萬件。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可以說是唯一出路。
關于全會的歷史定位。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整整過去35年,時代的主旋律是改革開放,最鮮明的時代特色是改革開放。每次三中全會都是重大主題。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是黨的歷史上與遵義會議同等重要的大會,而十八屆三中全會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亦同等重要,載入我黨的光輝史冊。
關于全會的重大意義。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的全面改革,其力度之大、范圍之廣、層次之深前所未有,是指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必將為實現中國夢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關于全會的指導作用。這次全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愿景、新目標,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時間表、路線圖,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
聯系學院發展歷史,黨員干部和教職工對改革開放都有深刻的體會。1982年建校以來,學院走過了風雨兼程、職教報國的崢嶸歲月,也親歷、見證了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奮進歷程。如果說學院能有今天的發展成就完全歸功于過去改革開放,那么也可以說,學院未來的發展仍然需要改革開放。
二、深刻領會把握全會的重點內容和基本精神
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本次全會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和意志,會議審議過程和取得的成果令人振奮,我們對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國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充滿必勝信心。
著重把握改革開放這一時代主題主線。三中全會再次聚焦改革這一時代主題主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目標任務,描繪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愿景、新目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部署、總動員,必將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更好地理解和領會習總書記關于“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的科學判斷,協調推進各領域各環節改革,努力把改革開放宏偉大業推向前進。
著重把握新思路新觀點新部署新舉措。比如全會提出的改革發展新理念、新思路、新目標、新任務、新表述,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再如,當前中國經濟發展要處理好四大關系: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城市和農村的關系、國企和民營企業的關系、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回顧中國歷史,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以及執政黨自身建設的改革,全面深刻,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在人類發展史上也是罕見的,全會確定的改革藍圖、開啟的改革新路將對實現“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國夢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著重領會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新論斷。以前的改革傾向于觀念的改變,現在的改革則更多地面對利益沖突,改革阻力雖大,但不改革以后的路會更難。其他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經驗非常重要,有很多問題在歷史上是反復出現的,我們尊重歷史就可以避免類似錯誤。三中全會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必將為今后國家現代化建設發展提供新的可持續的強大動力。通過學習全會精神,對李克強總理關于“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的精辟論斷體會就更加深刻了,增強了改革的責任感緊迫感,增強了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決心。
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緊緊圍繞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明確提出新一輪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標志著我們黨在改革理論和政策上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指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為貫徹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是新時期改革開放的宣言書和動員令,必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牢牢把握、貫徹落實。
三、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加速推進學院改革發展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加快學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院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三中全會的重要意義和精神實質,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要保持強烈的進取心,牢固樹立機遇意識,努力贏取戰略主動,勇于負責、敢于擔當,打好全面改革的攻堅戰,要按照三中全會精神,指導學院各項工作,為新的起點、新的高度、新的階段做出新的貢獻。endprint
第一,認真理清貫徹全會精神的總體思路。今天,站在改革開放的新起點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機遇新挑戰,學院要提升自身實力和影響力,發揮地域、行業、專業和師資優勢,大膽探索實踐,適應改革變化,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全會確定的各項改革任務上來,凝聚到加快學院建設發展上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重點突破,完善機制,不斷激發教學、科研的活力,全方位拓展學院發展空間。著力把廣大教職工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和中央要求上來,堅定信心,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匯聚起推進改革的強大正能量。
第二,高起點謀劃貫徹全會精神的戰略舉措。北京的發展已進入了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階段,北京不僅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更要發揮科技創新、文化引領和人才支撐的作用。學院如何服務國家和北京市改革大局,首先,要堅持把培養合格政法職業人才作為根本任務中心任務,推進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改革。同時,進一步整合資源、調整結構、轉變方式、聚焦內涵,培育適應社會變革需要的職業人才。加強對改革的關鍵問題、難點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助力改革積極穩妥、健康有序地推進。再次,要堅持體制機制創新,完善內部管理制度,為行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為建設世界城市提供智力支持。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著力提高教育質量、辦學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努力走在全國同類院校前列。
第三,抓緊部署落實全會精神的學習貫徹工作。一是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三中全會精神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也是一項長期工作,要與學院的改革發展相結合,按照中央的總體安排與要求,精心組織,認真部署,穩步推進;二是發揮學院自身的專業優勢,對改革進行綜合研究,深度解析,為首都政法事業發展提供高水平的決策咨詢服務;三是將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與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全面加強和改進學院黨的建設,增強黨組織的向心力、戰斗力、凝聚力;四是抓住改革新契機,進一步謀劃和加快學院改革步伐,抓好學院辦學條件建設和創新項目建設,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新航程。我們要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正確辦學方向,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提升競爭優勢,創新辦學特色,加強內涵建設,不斷增強學院科學發展的內生動力,努力當好深化改革的排頭兵,在平安北京、法治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