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出現極大地沖擊了當前的金融市場,互聯網金融的異軍突起帶給了我們無限的思考,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將給大企業的融資帶來怎樣的影響?本文以大型企業為對象,提出了互聯網金融對其融資產生的五個方面的影響,以及產生這些影響需要具備的幾個條件,并提出大型企業應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應該采取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大型企業;企業融資
一、引言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時間并不長,但是關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卻成為2014年金融監管的核心話題之一,主要原因在于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迅猛勢頭大大超出普通民眾和金融監管者的預期。說起互聯網金融,一般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互聯網金融是指具備互聯網精神的金融業態,既包括傳統金融業運用互聯網技術開展金融業務,又包括互聯網企業開展與資金融通有關的金融業務。狹義的互聯網金融則是指資金融通依托互聯網來實現的方式方法。就目前市場上存在的現象來分類,最普遍定義為互聯網金融的大概分為五個模式:一是以阿里、騰訊、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介入金融業務領域,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互聯網金融模式,阿里發展最早、最具代表性,衍生的金融模式也較多。二是涉及到銀行支付結算體系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上以支付寶、財付通為代表的200多家支付企業。三是大量的互聯網企業介入的金融服務領域,他們更多還是以服務金融機構為主要運營模式,本身不介入金融領域,例如東方財富網等基金代銷網站,還有如融360、好貸網的金融信息服務模式的網站。四是線上P2P模式,如陸金所、拍拍貸、有利網、人人貸模式等。五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的創造和交易,這個市場越來越大,爭議也不斷持續,不容監管者忽視。去年以余額寶的橫空出世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睛,余額寶是由阿里集團與天弘基金于2013年6月合作推出的一款理財產品,旨在激活阿里旗下支付寶沉淀的龐大資金余額,僅僅 5個月以后,余額寶就突破1000億元的規模,用戶數達到4303萬人,成為國內基金史上首只破千億規模的基金。余額寶取得的突出成就,既吸引了投資者的濃厚興趣,也引起了金融監管者的注意。由于其對傳統金融業造成的直接威脅,也在金融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和“圍剿”。尤其是幾大商業銀行先后采取措施對余額寶與銀行之間的資金轉賬進行限制,自此余額寶的風頭稍有減弱。余額寶的異軍突起帶給了我們無限的思考,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將給企業的融資帶來怎樣的影響?目前互聯網企業參與以資金借貸業務的平臺交易更多的是面向個人和小微企業,本文把關注力主要放在大型企業的融資方面。大型企業的融資行為在法律監管的層面更加成熟,有關的融資行為模式在不同類型的企業之間更具借鑒意義。筆者長期在大型企業從事經營管理,就本人的實踐經驗提出一點粗淺看法,以此拋磚引玉,期待探索出對企業融資行為采取前瞻性的對策。
二、互聯網金融對大型企業融資的幾點影響
按照互聯網金融的廣義概念,實際上互聯網金融早已對企業的融資行為產生了影響。隨著云技術、移動支付、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迎來了蓬勃發展時期。互聯網金融對于大企業的投融資必然產生深遠的影響,我認為其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互聯網金融將不斷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資金成本的不斷降低是由互聯網金融的資金籌集方式決定的,這個特性也是促使傳統的金融機構向更加市場化方向轉化的催化劑。
2.企業融資效率更高、手續更加便捷
目前,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融資為例,企業要通過發行短期融資券或非公開定向債的方式進行融資,從制定融資方案、資信評級、上報審批、詢價、到發行完成的過程,一般至少要半年以上的時間周期。在互聯網金融時代,這樣長的融資周期是不可想象的。將來融資的所有環節都可以在互聯網上快速完成,包括對企業資信的認定、利率詢價、公開路演、網上認購等,這一點在當前小微企業的融資上已經體現出來。
3.企業對融資利率更加敏感,融資方式將更多元化
互聯網金融時代,融資方式將不斷創新,也將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正如余額寶的表現),企業在融資方式和融資對象的選擇上將加靈活。
4.融資的風險進一步加大
互聯網技術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加大了網上交易的風險,潛在風險對于融資雙方都有同樣的意義。如何防范信用風險、資料泄密、網絡黑客、系統崩潰等風險的增加將是互聯網金融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
5.互聯網金融要求參與融資的企業經營過程更加透明
資金出讓方希望通過互聯網及時獲知自己的資金被企業用到哪里,以此來跟進資金的回報以及動態觀察企業還款的能力保障。余額寶用戶就可以每天刷看自己的收益,以此滿足投資者的安全信心。企業必須面對投資者這樣的心理預期,采取相應的措施,讓企業的經營過程充分展示在投資者面前。
三、互聯網金融對大型企業融資產生影響需要具備的幾個條件
互聯網金融初期的無序發展也帶來很多問題,比如繞開金融監管,從事非法集資或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更有甚者利用互聯網金融模式進行詐騙的違法犯罪行為也屢見不鮮。要防范這些問題,金融監管機構一定要將互聯網金融納入監管范圍!歸納起來,互聯網金融要大規模發展,并對大型企業融資產生影響需要具備幾個前提條件:
1.金融監管機構設立互聯網準入門檻,對提供互聯網金融產品的企業進行監管,建立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資信檔案,以防范欺詐行為的出現
2.金融監管機構對互聯網融資提供指導性意見,既要設立不可逾越的紅線,也要允許企業在合理的制度框架下進行金融創新
3.有關金融監管的法律需要更新完善,以適應互聯網時代無形交易以及衍生產品創新的需要
4.有關的稅收法律需要完善,允許在互聯網上完成的交易符合納稅的要求
5.對于國際性互聯網的信息安全必須有國家層面的強制要求,并制定相應的標準,以保障國家經濟信息的安全
四、大型企業應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應該采取的幾項措施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為企業帶來了融資上的新變化,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作為企業,要主動適應互聯網金融的特點,做好應對準備,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1.企業要制定信息化戰略,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強內部管理和建立有效的對外聯系渠道,培養和使用信息技術人才
2.完善內部資金管理制度,拓寬融資渠道,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互聯網金融時代,投資者對于融資企業將更加挑剔,企業擁有完善的資金管理制度和高效的資金使用效率將會增加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
3.形成規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不斷增加公司經營信息的透明度
投資者對于融資企業經營信息的公示要求越來越高,這種信息的透明化在互聯網時代很容易實現,也不需要在公共媒體上進行披露,完全可以做到有針對性的公開。難度在于企業內部制度的成熟和規范,以及經營數據的實時反饋。
4.企業要強化法律風險意識
互聯網金融的便捷性也決定了交易過程的復雜程度,企業必須對其融資行為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進行充分評估,在交易之前就做好法律方面的咨詢,為每一筆交易簽訂保護性的法律條款,以在風險發生時盡量減少企業的責任。
作者簡介:肖峰雷(1969.9- ),男,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佛山市公用事業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