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星
【摘 要】班主任要滿腔熱情地愛護每一位學生,給予后進生的是愛撫與擁抱的愛、處處留心的愛、摯友般賞識的愛、隨機應變的愛,讓他們重拾信心,不斷進步,努力向前。
【關鍵詞】愛;真誠;賞識
對于我的學生,我是充滿真愛的,“心是熱的,情是滿的”。班主任要滿腔熱情地愛護每一位學生,班主任的熱情要好像一把火,燃燒著每個后進生,讓他們獲得理解與關心,更渴望得到幫助和支持。因此后進生轉化工作是“持久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融入班主任的愛心、耐心和誠心。
一、愛撫與擁抱的愛
或者有人會問:什么是愛撫與擁抱的愛?而我就大膽地對你說,就是給后進生“愛撫”與“擁抱”。當一個后進生在自己覺得沒有人關愛他的時候;當一個后進生在自己覺得別人都給他冷眼的時候;當一個后進生在自己覺得根本沒有幸福的時候,老師只要一個輕撫他的頭的動作,一個輕輕地擁抱,足可以令冰封幾年的心突然間融化,爆發出令人難以想象的自信力量。這時,教師就可以“趁火打劫”了,用自己的真情、鼓勵的言語逐漸引導他走向學習、走向好思想。他的點滴進步,教師繼續給予的是一個個愛撫和擁抱。
二、處處留心的愛
我們班主任應該認識到新課改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特別是自信心差、有困難的后進生,正如久旱的花草樹木特別渴望香甜水源一樣,這些學生希望得到老師關注的愿望尤為強烈,迷失的眼睛渴望著老師的深情關愛。因此, 班主任在觀念上要進行轉變,就應該像母親一樣愛撫著自己孩子,呵護著后進生。比如:安排座位,我堅持優差的搭配,要求優生幫助后進生;課堂提問,我激勵后進生踴躍發言,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師教學中,更少時間思想開小差;班級活動,我總留給他們一展身手,表現自我的機會;對父母離異的后進生,經常與他們交談,揭開他們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的不正常帶給孩子的心理障礙盡量化解;對屢教不改的,我則寓愛于嚴,嚴中有愛。讓后進生能夠感受到班主任在關心他們,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三、摯友般賞識的愛
愛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我始終認為,環境可以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不同的影響。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自卑;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班主任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應以誠相待,賞識學生,和學生做朋友。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感受到班主任可親可敬,才會信賴尊重班主任的指導,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如果班主任以教育者自居,沒有賞識的教育,在學生面前擺出一副高人一頭,盛氣凌人的架勢,學生必然敬而遠之。如果班主任以朋友的姿態與學生談心、交心,學生就會將班主任視為知己,并愿意服從班主任勸導。例如:去年我班有個叫陳勇杰的學生,是有名的“壞學生”,遲到、曠課、上黑網吧。我做他的班主任之后,了解他的情況后,決心要改變陳勇杰同學,跟他談心,找出他的閃光點,賞識他的優點;跟他談父母的養育之恩;跟他談理想和前途;跟他談個人的生存價值等,并和他做個朋友。經過我長達兩個月的“甜言蜜語”,他逐步改掉了不少壞習慣,禮貌待人、友愛同學、尊敬師長,不再遲到、曠課、干壞事了,成績也有了不少的進步。所以,在工作當中,我比較注重賞識教育。
四、隨機應變的愛
“陽光總在風雨后”轉化后進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要隨機應變。后進生并非永遠都是后進的,他們也會有進步的一面,但當在學習生活的道路上遇到障礙物時,,他們就會感到苦悶、失望,甚至自暴自棄。這就要求班主任抓住適當時機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看到前景,點燃新的希望,引導他們在挫折面前學會自我調節,克服脆弱心理,增強抗壓心理。如我教的學生黃忠城,他原來是后進生,在我半個學期的悉心引導下,他從一個沒自信、不愛說話的孩子變成了有自信、有禮貌的學生,又變成了學校田徑隊的尖子。可是有一天,他開始默不作聲,意志消沉,不做作業。當時我找來了抓訓練的體育老師,知道了他被取消幾天訓練資格的原因。于是我找他來談,分析他被取消幾天訓練資格的原因是他在訓練成績有進步的時候,訓練的態度太囂張了,訓練懶散,言語目中無人,甚至訓練遲到和早退。我向他說明了學習與訓練一樣,不努力就不會有好成績,訓練時不能態度囂張和懶散,和他足膝長談,鼓勵他消除傲氣。皇天不負有心人,從第三天開始,他又變好了,訓練積極、作業完成,參加云城區的中小學生田徑賽榮獲了兩個第一名,一個第二名,被學校評為了“學習標兵”。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持久戰”的過程,是“潤物細無聲”式的愛,要把愛的雨露灑向后進生心靈。
對于班主任來講,培養后進生,只有用滿滿的真愛雨水灑向他干枯的心,才可以令他結出好的果實,我們的班主任才能收獲豐碩的果實!
(作者單位:廣東省云浮市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