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凌 萬懿琪 藍楊平
一、實施財產信息化對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意義
黨的大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指出,要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是黨鞏固執政地位、實現執政使命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要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人民必須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方針,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加強黨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統一領導。改革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健全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和完善各級反腐敗協調小組職能。同時指出“運用和規范互聯網監督”,亦是新形勢下對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突破手段。
這都是我們黨在反思總結自身建設歷史經驗、冷靜思考黨的建設實際情況基礎上提出的重大命題和重大任務,根本目的在于直面現實,與時俱進,努力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適應世情、國情、黨情新變化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黨的建設特別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面臨一系列新的問題和考驗,如干部腐敗、各種詐騙、企業偷漏稅、財產分配兩極分化、反恐打黑等問題。這些問題如不很好地解決,將極大地影響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動搖黨的執政基礎。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執政基礎最容易因腐敗而削弱,執政能力最容易因腐敗而降低,執政地位最容易因腐敗而動搖。只有切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我們黨才能始終得到最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才能不斷提高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如果我們能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公民財產信息化制度,將之與金融實名制等結合起來,實現財產信息化管理,將可以切實有效解決很多社會矛盾和問題,對我們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促進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社會影響。
通過實施公民財產信息化還可以幫助公安部門預防和偵破詐騙案件,幫助民政部門實施扶貧求助,幫助稅務部門預防和發現偷稅漏稅,幫助武警邊防部門反恐掃黑,幫助紀檢部門反腐倡廉,幫助黨政部門改進作風等等,不斷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二、可行性研究
在美國,截止到2011年第四季度末,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為達十五萬億美元,但是在全世界流通的美元現金僅有五千億美元,而且這五千億有絕大多數不在美國本土流通,美國的支票交易是占主流的。美國建立了一套有效的金融監管制度,對民眾和官員的財產收入、資金往來等進行嚴格而有效的監管。根據美國聯邦法律,金融機構一旦發現日常交易中有可疑行為,必須向國內稅務局的“金融犯罪執行網絡“遞交“可疑行為報告”,以此來預防和懲治犯罪行為。
在國內,據中國銀聯最新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11年12月份,我國銀聯卡發卡總量超過19億張,人均1.5張。隨著人員流動,絕大多數老百姓都已接受銀行卡電子消費的消費方式。另外,技術方面,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可為財產信息化實施提供技術保障。以上表明,在我國實施財產信息化已經有理論和現實的基礎。
三、實施財產信息化的具體步驟
(1)近年內在全國范圍內(除部分邊遠的農村外)逐步減少大額現金(如一萬元以上)交易,改用支票/銀行卡交易,為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一套完整的公民財產信息系統創造了可能。
(2)建立公民財產信息系統,實行公民財產實名制,由國家授權某一特定機關、部門(由中央直管,暫定名為財產信息管理局)負責公民財產的管理。
(3)會同國家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重點加強公民財產信息系統在預防干部腐敗、防止經濟犯罪、實施社會保障政策、實施反恐與掃黑等方面的應用研究,建立官員財產預警制度。
四、實施財產信息化將帶來的預期效果
公民財產信息化系統的建立為解決公民財產信息化的問題提供了技術支持,為解決干部腐敗等問題、改進干部作風建設、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供了理論依據。財產信息化的實施將帶來以下預期效果:
(1)實施公民財產信息化可以為分配制度改革提供客觀依據。通過對公民財產流轉情況來監督公民財產的分配,為經濟政策、制度改革提供客觀依據,幫助解決社會分化的矛盾。
(2)實施公民財產信息化可以有效預防干部腐敗。我們黨一向重視干部腐敗問題,多年來,國家研究并出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反腐措施和方案,但措施比較模糊空泛,缺少操作性,很多措施在干部腐敗后效果明顯,而在預防干部腐敗問題上作用有限。當國家授權財產信息局能直接信息化公民財產,那么,任何一個干部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時,他所受取的利益就能在他的財產信息中直接反映出來,財產信息管理局將此情況通報至干部所在單位,會同其所在紀檢部門對其進行調查、了解,確認是否有違規、違紀行為,這樣通過技術手段完善反腐制度和措施,讓模糊空泛的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從根本上預防和遏制腐敗的蔓延。
(3)實施公民財產信息化可以有效防止經濟犯罪。當前,我國正處于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好時期,有許多經濟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待于逐步完善,經濟詐騙時有發生。當財產信息系統建立后,無論犯罪人是誰,如何逃匿,司法機關可以要求財產信息管理局查清并迅速凍結其帳上所有財產,為效追回贓款、抓捕犯罪嫌疑人提供支持。若為每個企業設立賬號,那么該企業財務收支情況將一目了然,國家稅務部門只需按照其收入情況即可定稅并征稅,同樣稅務機關也可以按照每個公民財產年凈增量來決定應繳稅標準并征稅,有效防止企業或個人偷稅、漏稅行為。
(4)實施公民財產信息化可以有效實施社會保障政策。現在不少基層部門把關不嚴,隨便開具低收入證明,這使得那些確實需要幫助的人享受不到國家及社會的幫助,而有的不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從中獲利,嚴重損害我們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財產信息系統一旦建立,國家政府部門就可以有效地根據公民收入情況確定低保對象并有效實施低保政策。
(5)實施公民財產信息化可以為實施反恐、掃黑提供支持。當前黑惡勢力及恐怖主義分子已經成為全世界公害,成為嚴重阻礙社會發展的毒“瘤”,雖然國家有關部門打擊力度不斷加大,但往往“打而不死”,如果我們切斷他們的“財路”,通過財產信息管理局查清賬號并凍結其財產,那么他也就“翻不起什么風浪”,這對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6)實施公民財產信息化可以有效改進干部作風問題。目前,干部的四風問題,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死敵大敵頑敵。因未有有效的監管措施制度,大部分干部四風問題,都要靠著個人舉報,對于四風問題查處也同樣需要個人舉報提供照片等證據。部分官員仍然我行我素,總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吃飯時候,不準到酒店就變相到食堂,不準食用名酒名煙,就用礦泉水瓶裝酒,用便宜的煙盒裝煙,“私車公報”等“換湯不換藥”現象均有存在。來如果我們建立了公民財產信息化系統,那么就可以健全嚴格的財務預算、核準和審計,可以有效的掌握“三公”經費支出,有效的掌握部門職工住房、用房、公車使用、秘書配備、等情況。從財務使用上上監管干部作風問題,從根本上提醒、督促干部改進作風問題。
五、實施公民財產信息化存在的困難
實施公民財產信息化系統需要的先決條件:(1)必須在全國范圍內有步驟地取消現金交易,逐步引導向電子化交易(支票/銀行卡)過渡。(2)建立公民財產信息系統,這必然牽涉到和銀行有關現行政策相沖突,銀行的有關法律、法規應做一些更改。國家成立財產信息管理局,在對公民財產進行信息化的同時,應保護好公民財產信息的隱私權。(3)國家建立公民財產信息系統,必然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如進行公民現有財產確認、登記、系統研發、宣傳教育,各有關部門協調與聯動等。(4)系統安全。公民財產信息系統部署在專門的網絡上,隔離公網,確保安全可靠;此外,可以設置特定管理權限,只有中央授權某一機關、部門對財產查閱、凍結、劃撥。雖然實施公民財產信息化技術可行,但實施難度高,阻力大,這需要中央有很大決心,當前中央提出了實施不動產登記制度就朝這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但我們認為,從長遠來講,深入研究公民財產信息化這一重大戰略課題關系到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系到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只有不斷解決好這一課題,才能保證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六、結束語
本文突破以行政制度解決社會問題的傳統做法,從信息化手段切入,研究公民財產信息化平臺構建及其在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中的運用,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單位:江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