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曙明
【摘 要】生物教學與生活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高中生物教師應當深刻認識這一點,并結合教學活動將生活因素融入進去,促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教師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將生活引入融入高中生物教學:教學設計之中融入生活因素,課堂教學之中融入生活因素,實驗設計之中融入生活因素,課外實踐之中融入生活因素。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因素;教學改革
在新時期高中生物教學工作中,為了提升教學效率,應當強化與生活因素的融合,這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通過有效途徑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實現生物知識學習與生物感悟的融合,從而更加有效地掌握生物知識,提高綜合技能。本文主要針對高中生物教學融入生活因素的可行性及其途徑進行簡要分析。
一、高中生物教學融入生活因素的可行性
1.生物學科研究源于生活基礎。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生物學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研究的現象、規律都是起源于生活,可以說生物學科是建立在生活基礎上的一門科學,其具有服務于生活的特性。
2.現行教材融入較多生活內容。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主要運用人教版教材,教材中增加了許多與生活相聯系的欄目,在教學內容編排方面也強化了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融合,從知識點的分布、技能操作等各個方面都具有生活的影子,能夠讓學生在掌握生物學知識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實驗與探究,培養較強的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水平與能力。
3.生物研究方向為了改變生活。生物學研究的許多內容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大到基因工程、制造業、環境保護等等,小到農業生產、花卉養殖,生物學的內容幾乎囊括了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開展生物學研究是為了改變人們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因此生物教學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
二、在高中生物教學之中融入生活因素的途徑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強化教育教學理念的創新之外,更要著眼于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發展,進一步推進教學工作與生活實際的結合,讓生物教學更加高效。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在生物教學中融入生活因素。
1.教學設計之中融入生活因素。在生物教學中,教學設計是組織開展好生物教學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精心設計教學的流程,將知識點滲透到各個環節并培養學生的能力。在教學設計中要增加大量的生活因素使教材更加豐富,教學活動更加貼近學生實際。例如,在基因工程內容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選取基因工程在生活中的具體運用案例來幫助學生了解這一研究的意義、價值和廣泛前景。從轉基因蔬菜到動物克隆,基因工程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教師可以選取大量的生活案例作為教學補充信息,也具有較為明顯的促進作用。再比如在人類遺傳病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從學生所熟悉的遺傳疾病入手作為教學案例,也能夠讓學生提高感知效果,從這些疾病的典型癥狀、遺傳規律入手,結合學生所見到生活中的一些同類型患者,能夠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效果。
2.課堂教學之中融入生活因素。在人教版高中思維課本中,每一章節的開頭都有問題探究,這一設計能夠有效推動探究型學習的開展,而且強化了和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利用這一項目,為學生打造生活化的教學氛圍,只有營造了生活化的教學氛圍,才能夠幫助學生將知識與能力進行遷移,達到增加知識積累、提高技巧能力的效果。例如在教學蛋白質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濃厚的教學氛圍,向學生提問在超市購買食物時有沒有關注包裝上的成分說明,尤其是有沒有關注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通過這樣的情景化教學將生活因素融入其中,學生學得更有興趣。筆者還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體驗,舉例說明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并引導他們研究蛋白質在生命中的價值、意義,進而探究添加氨基酸制造食物的原因,有了這樣的生活化情境,整個教學探究活動顯得更為生動有效。
3.實驗設計之中融入生活因素。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設計方面,課堂實驗較多。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強化對學生實驗操作要點和規范流程的指導,還應當將實驗與生活化結合起來,設計一些生活化的實驗,讓學生在這樣的實驗中鞏固生物學知識,提高參與的興趣,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在課堂實驗生活化設計中,教師應當從實驗的器具、實驗的內容、實驗的目的等方面進行綜合設置,盡可能融入更多的生活化因素,強化生物教學和生活的聯系。
4.課外實踐之中融入生活因素。高中生在生物學習中具有了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教師要依據這樣的特點積極拓展教學活動,將課外實踐活動作為提高學生生物素養的重要途徑。例如在《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教學后,筆者引導學生對本地區生態穩定性與環境保護狀況進行調查研究。這樣的拓展性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在課外進行自主研究,在生活中尋找存在的問題,并在調研報告中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建議。這樣的生活實踐活動不僅有效鞏固了學生對保持生態穩定和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而且也在這樣的活動中提高了調查研究和分析能力,許多內容的課外延伸都可以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教師將學生帶進這樣的社會生活之中,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實際學習成效。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當有效融入生活因素,給予教學更多的活力與魅力,教師在實施過程中還要強化對教學效果的研究,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深入研究開展解決,讓高中生物教學與生活實際實現更為緊密的融合。
【參考文獻】
[1]張明.在高中生物新課程中落實“生活化教學”的矛盾與困惑[J].中學生物學.2012(03)
[2]周逸紅.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探究——以“蛋白質”的教學為例[J].新課程學習(中).2011(02)
[3]戴曉暉.試談生物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的要求[J].中學生物學.2011(04)
[4]伯海英.生物教師課堂角色的有效落實[J].中學生物教學.2008(05)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h八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