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彬蔚
摘 要:新課程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新課程課堂教學中應用得最多的學習形式——合作學習小組在課堂上的展示是高效課堂的重要環節,展示是否充分是課堂教學能否取得成功的基礎和關鍵。教師在設計合作學習環節時,要展示合作成果,使展示的過程成為一個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互動學習的過程,對提高展示的有效性和實效性做了探究。
關鍵詞: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小組;課堂展示
新課程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是要解放學生的心靈,構建一個平等的、民主的、和諧的、心情舒暢的教學環境,合作學習無疑是營造這一環境的好方法。我們的課堂合作應根據其目的選擇合適的形式,而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課堂教學中應用得最多的學習形式,其實質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也越來越受學生歡迎,它使學生感受成功,能使班上更多的學生在同一時間內直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語言交際的能力。
合作學習小組在課堂上的展示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高效課堂的重要環節,展示是否充分是課堂教學能否取得成功的基礎和關鍵。它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幫助教師了解學情,實現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如果合作過后學生未做充分展示,合作的價值在課堂中就難以呈現。
例如,教學《滴水穿石的啟示》一課,課文第三小節以并列的方式介紹了古今中外三位名人(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最終獲得成功的事例,這部分內容更適合于學生自主性學習。李時珍的事例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作集體討論,作為教師的“扶”。愛迪生和齊白石的事例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以匯報的形式展示,作為課堂教學的“放”。就有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突破教學重點講清說理文,“用典型事例有效地論證作者觀點,注重語言精練”的寫作方法的小組合作環節:
師講明合作學習的要求:“再來看愛迪生、齊白石的例子,同桌討論:你覺得哪些關鍵詞句也是精要的,有力地證明了作者的觀點,說說理由。交流各自對詞句的感悟,并相互補充。”
學生活動:先同桌討論交流,再以個人發言的形式作集體交流。
學生在學習感悟了李時珍的事例后,學會了如何抓關鍵詞句來感悟人物是如何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并最終獲得成功的,從而感悟作者是如何用簡練的詞句精準地來為文章中心服務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學習另外兩個名人事例后就能學以致用了。但當時現場學生的交流展示活動呈現為一人找一個詞或一句話,并說說有關“精要的,有力地證明了作者的觀點”的理由,其他學生再一一補充,直到說全為止,教師也對每一個學生的發言進行了相關評價。形式和情形與作為教師的“扶”的李時珍的事例的教學環節幾乎一樣。
其實,在學習另外兩個名人事例時,建議教師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以匯報小組討論成果的課堂展示形式來進行,即用“我是從××詞句中體會到他的目標專一”,或者“我是從××詞句中體會到他的持之以恒”的句式來表達自己對某一事例的關鍵詞句的感悟,盡量講全,如有遺漏,其他小組可作補充。這樣操作的話,“放”的感覺才到位,學生通過同桌的交流和相互補充,其實不可能只找出一個詞或一句話來,小組合作的成果要以團隊的力量及時、充分、有效地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小組合作的意義和成效也就能更凸顯出來,課堂教學也會更加高效。
相比較而言,該教師在組織教學本課的另一個合作環節:檢測學生是否真能理解說理文語言的精練的寫作特色時,因為有了合作學習后的充分的課堂展示,合作學習的效果就凸顯出來了。
師講明合作學習的要求:“下面也請同學們來當一回作者,仿照課文中的三位名人事例,從本冊書中第5課《裝滿昆蟲的衣袋》、第20課《厄運打不倒的信念》、第21課《諾貝爾》中選擇一個改寫成可以證明本文觀點的事例。”
要注意:語言簡練,但要寫清楚他的目標,概括地寫出他為實現目標付出的努力以及最后獲得的成就,100字左右。
學生活動:學生練寫,師巡視,寫好后自由尋找寫相同話題的同學組成小組,討論時認真傾聽學生所寫的事例是否證明了作者的觀點,語言是否基本達到簡練。選出小組中的優秀代表作全班展示交流。
這個合作學習環節,這位教師能用好教材資源,前后勾連,利用第5課《裝滿昆蟲的衣袋》、第20課《厄運打不垮的信念》、第21課《諾貝爾》的文本,仿照課文的寫法改寫成可以證明本文觀點的一個事例,以檢測學生是否真能做到“說理文語言的精練”,也以此來達到遷移運用的目的。這樣,學生對說理文的列舉典型事例來證明觀點就有深切的感悟。《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積極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在這個自主合作的過程中,相信學生能借助已學課文,利用課前收集的資料,通過讀、找、交流、討論、對比等學習活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還讓學生自由尋找寫相同話題的同學組成小組,充分尊重了學生的閱讀個性,能激起學生參與和表現的興趣。
更重要的是,相比第一個合作學習環節,教師能讓每個合作小組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推選出一個自己組比較優秀的事例,在全班交流時作展示,相同話題的被推出的優秀事例還可以在展示過程中相互比照,然后組織其他小組的學生針對交流的事例中有無體現“說理文語言的精練”進行評價,教師也相應作了恰當的點評。這樣,在展示的過程中,學生就能自我完善,體驗成功,獲得自信,體會求知的艱辛和快樂。
“生命以展示而自信,課堂因展示而精彩。”可見,學生的課堂展示是高效課堂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源泉,是學生實現自我表現欲的重要途徑,是學生獲得成就感的重要平臺。因此,課堂上學生參與展示積極性的高低,參與課堂展示人次的多少,課堂展示是否充分合理,會決定學生收獲的多少,我們教師在設計合作學習環節時,如何展示合作成果一定要多加斟酌,使展示的過程成為一個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互動學習的過程,以提高展示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作者單位 江蘇省新蘇師范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