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維斯
摘 要: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對學生而言是受益終生;對教師而言可以幫助教師做到高效教學。小學是行為習慣的養成階段,對于一名小學英語教師而言,培養小學生課堂學習習慣更顯得尤為重要。結合教學實踐,從學生課堂學習的角度,淺談幾點教師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的方法。
關鍵詞:習慣;效率;傾聽;教學重點;當堂消化;語言技能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要有計劃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直接影響著課堂學習效率的高低,并能讓學生受益終生。那么一個合格的小學英語教師應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呢?結合自己的課堂實踐,我有如下幾點看法。
一、教師要培養學生上課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
教師設計課的時候要采取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的導入方式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在上每一節課的開始注意力就緊跟教師,爭取盡快地在上課的前幾分鐘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盡快抓住學生的心,只有學生的心被教師抓住并穩定住,他們才能真正地做到認真聽講,緊跟教師的思路。教師要想盡各種辦法讓學生的注意力持久,教師用活動、歌曲、游戲、歌謠等多種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行新授單詞和句型的操練,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在此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學生,事實證明被表揚的孩子持續好的聽課狀態比沒有被表揚的孩子持續的時間更長,所以教師一定要采取多樣的評價方式激勵學生,如,男女生比賽,小組加分。這些方法能讓學生的注意力持續的時間更長,久而久之就能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二、教師要培養學生自己能抓住教師講授重點內容的良好習慣
眾所周知,教師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我們既要抓住事情的主要矛盾,也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師授課也是如此,本節課的設計思路也是圍繞教學內容而逐漸展開的。在授課中,當我講授語篇的時候,我都會先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們自己畫生詞,自己找重點內容。等他們畫完我再講授重點內容。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逐漸摸清教師的授課思路以及重點知識的位置。學生自己畫出的單詞和句型往往都和教師要講的內容基本吻合,久而久之,學生對自己的判斷更加自信。教師要盡可能多地引導學生反復操練本節課的重點單詞和重點句型,讓學生逐漸體會到教師多次強化和操練的知識才是重點的內容。只有學生自己更清楚的摸清重點內容,才能讓教師的課堂更體現出高的效率。
三、教師要培養學生做到當堂消化新知的良好習慣
“課下十分鐘不如課上一分鐘。”說明課堂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在課堂上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當堂消化是很難的,因為學生存在個體的差異。教師在新授的環節過程中,盡量關注到每一個孩子的聽課狀態,如,發現溜號的學生,教師要第一時間給予提醒,讓每個孩子都能跟上教師。只有第一時間學習到教師所講的知識,學生的印象才是最深刻的,進而在接下來的操練過程中才能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在原有印象的基礎上才能起到真正意義上的鞏固作用,最后達到讓其消化掌握的教學目標。同時在操練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有意識地察覺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如,沒有掌握的學生,可以采取多種途徑盡量做到及時糾正,如,小組之間或同桌之間互相檢查和幫助,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課下要讓其弄懂并消化。教師堅持這樣去做,當堂消化的意識會成為學生的一個良好習慣,進而養成課堂當堂消化新知的良好習慣。
四、教師要培養學生在課堂上多聽、多說、多讀、多寫的良好習慣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項基本技能。教師授課的所有內容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不單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聽英語和開口說英語,還要引導學生讀英語和寫英語。例如,講授人教版(PEP)教材,教師先讓學生聽Lets try部分是為了感知新句型,從而為學習Lettalk部分做很好的鋪墊。讓學生跟錄音帶讀,引導學生模仿發音,糾正他們的語音語調。教師也要留給學生一些時間書寫新單詞和新句子,因為孩子即使能說,而且說得很好,一旦落實到筆頭上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書寫錯誤,所以給時間讓孩子書寫是非常有益處的。所以,在充分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前提下,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有效率地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全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教學的課堂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總之,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能夠讓教師的課堂做到高效,教師上課也不會因為調整紀律而耽誤時間,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終生受益。但培養這些學習習慣從而打造高效課堂需要教師長期的堅持,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互相合作和默契配合共同完成的。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發揮好的引導作用對學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更加科學地使用時間和精力,讓課堂英語學習不僅是有效學習,而且是高效學習。
(作者單位 吉林省第二實驗高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