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 要:如何提高小學課堂教學高效性學習是亙古不變的話題,也是穩步前進、良性循環的過程,而不是毫無創新的傳統教學模式。作為小學教師,應該不斷創新教學,勇于實踐,提高教學質量順應教學改革潮流,摒棄傳統教學中的弊端。對小學課堂教學高效率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課堂教學;高效率;策略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在學習中輕松愉悅,而自己也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那如何提高高效率課堂有以下幾點。
一、創新情景模式導入,營造課堂整體氛圍
教師在課前應該精心準備課題,數學是門非常抽象的學科,光是看、想是很難對知識點有個很深層次的了解,更別提主動去探知。如何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教師首先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構建一個新穎的情景模式至關重要。這個情景模式要創設生動、風趣的情景模式,將書本上的知識點和生活上的點滴串聯起來構建讓學生有個想象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學習“認識圓”一節知識點時,可以從“圓”字作為突破口,然后提出設問,大家生活中有哪些物體跟圓有關,例如,月餅、硬幣、飲料瓶蓋等跟圓有關的詞語在大腦中一連串的浮現出來,可以很大程度調動課堂的氛圍。此刻,教師再點題把學生拉入正題,本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圓的知識。巧妙地導入情景模式,從而極大地營造了整個課堂氛圍。
二、培養學生主動認知能力,巧妙安排合作學習
主動認知能力,使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至關重要,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如何去主動認知、主動探究、主動實踐能力尤為重要。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提高課堂效率,更應該側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應該積極加以引導,例如,在學習圓的直徑、半徑復習課時,可以把它變成《橡皮泥上的數學問題》。可以在課前叫學生準備好橡皮泥和小刀,在課中有學生將橡皮泥擰成一個球,用刀一分為二看它們的直徑、半徑是多少;有的學生將圓的大小直徑構建圓形建筑,甚至有學生將橡皮泥擰成圓放在圓柱中求陰影部分的體積、表面積這一系列問題,可以分為小組進行討論研究,使學生主動去探究、去動手實踐,課堂整體氛圍空前活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師生間巧妙地形成了合作學習關系。更重要的是學生進一步鞏固和對知識點有個更深層次的了解,為今后學習圓的知識點做了鋪墊。
總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主動去探究,挖掘學生的潛力尤其重要。“高效的課堂”是優秀教師教學中亙古不變的追求,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大前提下,對教學模式的創新,灌入全新的教學理念,才能夠提高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周海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認識[J].考試周刊,2011(20).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州興國縣瀲江鎮東方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