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晶 孫明霞
摘 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當今教育所必需的,因為新型師生關系是教學方式的基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轉變教學方式的前提。新的教學方式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這種學習既是民主的、個性的,又是科學的、高效率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和個性的發展,有利于學生大膽思考。
關鍵詞:師生關系;淺顯理解;教學方式
在以往的教學方式中,學生處于被動壓抑的地位,沒有自由的空間,只有死記硬背,思維難以放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把學生引入語文天地的向導,師生的關系是融洽的,完全是一種平等互助的關系,課堂氛圍無拘無束,學生沒有心理負擔,他要發言就發言,他要講話就講話,在這種對話關系中充滿了學生的發現、質疑和思考,也伴隨著教師的啟發、引導和點撥,充滿了師生的討論、溝通和理解。在這種對話中,教師再也不是知識的年輕搬運工,知識由學生通過探究而獲得,學生通過探索和思考得出答案往往不是標準的,不是唯一的,教師的觀點和學生的觀點會在平等的對話中碰撞、討論。在教《梅花》這首古詩時,由于學生對梅花太陌生了,我便介紹了有關梅花的一些知識。當講到“遙知不是雪”時提起梅花是白色的,于是問道:“梅花還有什么顏色的?”一學生馬上答道:“紅色,因為有紅梅報春,我在畫上見過。”說得有理有據。馬上又有學生回答:“老師,還有粉色的,我是從書上看到的。”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而對于七八歲的孩子來說,卻是難能可貴的,也正是因為課上有了自由的空間,有了師生的交流,學生的思維才能得以放飛。學生的心靈得到了解放,喚醒了他們的主體意識,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都被激發出來。
新的教學方式要求打破課堂的空間,課后與課下也是師生交流的時間,師生的平等關系在平時的學習中也必不可少,課上教師和藹可親,而課下教師則板起面孔,那怎能與學生融洽相處呢?尤其當學生犯了錯誤時,老師更不應該一味指責,應俯下身子耐心尋找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讓他們信任你,從心里認識到錯誤所在,進而真正去改正。如果教師居高臨下,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表面怕了你,改了,而內心卻容易留下抵抗的情緒,不再親近你,更不會信任你,也許會在他的一生中留下陰影。
師生平等的關系,需要互相的尊重與理解,需要心靈的溝通與交流。因此,在教學中營造真誠、友善、親切、和諧的氛圍有利于學生適應新的教學方式。師生的平等關系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用真心和行動譜出來的。
(作者單位 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