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 要: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理解是重點,也是難點,只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他們才能變被動學為主動學。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符合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積極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相關理論及有效的組織形式和策略,并在對目前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將合作學習用于英語閱讀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英語水平,并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合作學習;英語閱讀;有效性;英語水平
一、新課標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供了平臺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情感,關注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新課標提倡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新的、動態的課堂,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主動尋找學習資源,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語言學習的能力和水平,最終實現學生語言學習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正與新課標的基本理論相吻合,它的核心法則就是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自主完成解決具體問題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自然習得語言。它從根本意義上改變了傳統教學法中教師“一言堂”的形式,學生才是英語課堂的主要角色,教師成為任務的設計者,英語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者和保持者。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組織形式及策略
1.合理創建學習小組,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
學習小組的組建是小組合作學習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教師為學生分組時應以小組間實現公平競爭為基礎,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并與組長責任制相結合,以實現小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有組織、有序地進行。首先,4~6人為一組,保證小組成員在性別、個性、才能、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差異,從而實現組內包含各種能力的成員,使組內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得以整合。其次,在各小組中挑選一個英語成績、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等綜合能力最強的學生擔任該小組的組長,小組長負責在小組活動前分配任務,使小組成員明確各自的角色,各司其職,并安排成員間定期輪換角色,組織小組成員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相互幫助,共同提高進步。組間同質保證各學習小組間的整體水平相當,便于各小組展開公平競爭,讓小組合作學習以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形式來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及合作能力。
2.分配有效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構建新知識
要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地開展,選好合適的合作學習內容就十分關鍵。作為合作任務的設計者,英語教師首先要考慮合作任務的必要性。合作學習要處理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以學生個人能力難以解決的問題,而通過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課業水平和學習能力。例如,課文內容分角色朗讀表演,課前查閱搜集有關的話題資料和針對重點、難點知識試題的分析。其次要考慮合作的可能性。教師要抓住學生知識的“最近發展區”設計合理的任務,引導學生自主構建新知識。合作學習的內容應該是學生學習能力所及的,并與他們的智力、經驗、知識水平相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讓學生跳一跳能夠得著。從而避免合作學習由于內容設置得過難而陷入無法進行下去的僵局,又不缺乏新鮮感,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小組中來,積極與組員交流、合作,進行知識重組與整合,最終實現新知識的構建。
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教學中扎根的基礎
針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教師“一言堂”的現象,我們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要立足中國教育現狀,充分分析在傳統教育體制下我國高中生固化的學習習慣及心理特征,同時還要結合現行高中英語教材多元化的特點,從而實現“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有效實施。
1.當代高中生的特點
現在的高中生在英語課堂上越來越不愿說話,大多數學生習慣了那種“填鴨式”的授課方式,老師說什么,學生就記什么。有很多學生害怕自己在課堂上說錯話而遭到同學嘲笑,所以也不敢說話了,他們似乎已經忘記了學習是一個主動探索的過程,并已經沉溺于這種病態的學習方式之中。英語課堂成了少數表現積極的學生的舞臺。然而,很多在課堂上默不作聲的學生在課下討論起問題來卻是熱火朝天的。在這種狀態下,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使學生提升學習英語的能力和水平,就要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學生創造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上下功夫。適當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幫助教師,讓學生重新拾回對英語學習的探索精神和主動意識。
2.現行高中英語教材的特點
現在高中英語教材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主題來開展聽、說、讀、寫的實踐,讓學生通過一系列課堂活動的實踐,最終實現熟練、自如地運用所學英語知識的目標。學生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完成內容豐富的各項教學活動的,很多教學任務都必須通過搜集資料、調查、對話、討論、匯報等環節來完成,這就為英語教學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英語教師要利用好手中的教材,適時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最終實現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和英語學習能力的目的。
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下面就以外研版第七冊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為例,來談一下我對小組合作學習運用于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及體會。
1.課前小組預習課文,激發學生的興趣
課文的預習應包括查閱詞典,尋找相關背景知識的資料,找出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并預習課后練習等。小組成員應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分別做好準備,再相互討論,記錄小組的學習內容,整合知識資源,并確定代表小組發言的成員。在這一閱讀課中,在布置基本的預習內容如查詞,找尋重點、難點及預習課后練習的基礎上,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了解不同音樂形式及其發展的環節,指導小組圍繞某一種音樂形式,搜集相關資料,如它的起源、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特點及發展等。組長負責依據小組成員的個人能力合理分配預習任務,并組織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任務的整合并確定代表小組在課堂上展示小組成果的成員。在這個過程中成員之間也不是完全獨立的,而是相互依賴、相互合作的關系,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要主動幫助其他成員完成任務。教師在這個環節除了設計符合課堂內容的預習活動外,還要指導學生如何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預習作業,提高學習的質量與效率。
2.課后小組精誠合作,實現小組成員共同進步的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能在課堂上展現它的魔力,促使學生相互交流、提升課堂效率,在課后的學習中也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課后我布置小組任務作業,首先要求各小組成員間就課上所學的新詞匯、詞組、句型互相考查。其次小組長帶頭對課后作業中出現的問題組織小組成員及時討論并做好記錄,以便之后的習題課中與其他小組和老師共同探討。最后,要求各小組完成與閱讀課相關的課外閱讀材料及習題,拓展課外知識。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后的運用實際上就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補充,對提升學生英語水平起到進一步的促進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雖然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具有實現教學有效性的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教學環節都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把握時機,適時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并及時給予評價,以激勵學生積極合作,共同進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英語水平,實現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盧建筠.高中新課程教學策略[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和實施[M].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3]朱蓓蕾.英語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再思考[J].教學月刊字:中學版,2005(8).
(作者單位 遼寧省大連市鑒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