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
[摘 要]本文在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性進行闡述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鋼琴教育在培養學生創造教育思維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還對運用鋼琴教育培養學生創造教育思維能力的方式與方法進行了探討,以期能夠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鋼琴教育 創造性思維 能力培養
音樂教育以其獨特的特點與方式,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發揮了巨大的促進作用。而鋼琴教育作為音樂教育中的一個分支,與其他樂器類的音樂教育一樣,也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并同時具有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對鋼琴教育在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上的重要作用及方法進行探討與研究。
一、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意義
創造性思維,其實指的就是一種通過獨特的方式和新穎的思路,對某一問題進行闡明和解決的思維模型,具有獨特性、新穎性和價值性。[1]因此,一切可以產生創造性成果的思維模式都可以稱為創造性思維。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上,創造性思維無論是在人類社火還是生產上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極大的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較高的創造性能夠使一件事物具有鮮明的獨特的特點,能夠使其具有較高的先進性,從而被社會所需要。而要具有較高的創造性,就要求其創造者要具有較高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因為,只有其具有了較高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才能夠以獨特的視角與立場來觀察和制造事物,才能夠賦予事物以高度的獨特性與先進性。具體到鋼琴教育中,創造性思維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必須要高度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為推動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鋼琴教育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中的重要作用
音樂對于創造性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這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已得到證實。如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就經常利用音樂來喚起其進行創造與研究的靈感。其對于貝多芬、巴赫、海頓以及莫扎特的音樂作品都比較較熟悉和喜歡,經常會在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或沉思的時候拉起小提琴或彈鋼琴,演奏自己喜愛的樂曲。在鋼琴演奏過程中,不是將樂譜上的術語機械的照搬或理解就行了,樂譜只是對樂曲的旋律做出了物理上的記錄,并不能將作曲家的情感與精神表現出來,而演奏者則需要將這種情感與精神表現出來,這就需要演奏者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發現樂譜中蘊含的情感與精神內涵,從而賦予這些音符以鮮活的生命。[2]另外,神經生理學的相關研究也表明,鋼琴演奏中,由于需要保持演奏所需要的興奮性,神經系統也就會建立起來相應的調控功能。這樣,大腦想象力將會更加豐富,使機體的創造性思維也得到鍛煉與提高。
三、鋼琴教育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方法
(一)在教學中運用激勵創造式教學法
對于個體而言,外界的支持與鼓勵對于其堅持完成一項事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起到精神支柱的作用。在一般大眾看來,個體價值是否得到實現與體現,一個主要的評判標準就是外界是否給予肯定與支持。所以,絕大部分人都十分看重外界對自己的態度與評價,換句話說,也就是外界對于一個個體的態度會對其造成十分重要的影響。有時候一個鼓勵與肯定的眼神就可以使個體信心大增,充滿勇氣,不斷克服困難,不斷獲得進步;而否定與懷疑的態度有時會對個體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造成嚴重挫傷。因此,在鋼琴教學過程中,要實現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必須要經常運用激勵創造式教學法。運用激勵創造式教學法,可激勵學生不斷調動自身進行創造性思維的積極性。當學生獨自完成一項創造性的任務或是以一種比較新穎獨特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時,教師或監督者應及時給予適當的物質或精神上的表揚與鼓勵,這樣就可激勵其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進行創新思維活動,經過長時間的鍛煉,其創造性思維能力就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優化鋼琴課堂教學模式
學生學習活動的進行主要是通過課堂這種形式來實現的,因此,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也主要是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而在任何一門課的課堂教學中,教學模式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學模式通過將教師、學生、教材、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場所與設施等元素綜合起來,來實現對學生的教育。換句話說,教學模式也就是教師通過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將一定的教學內容在一個相對比較固定的場合與實踐傳授給學生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教學模式的科學與合理與否,將會對教學的質量與效果產生極為重大的影響。在鋼琴教育中,要實現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就必須要保證鋼琴教學的模式的科學性、合理性。科學合理的鋼琴教學模式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與活動的積極性,并能夠鼓勵學生不斷地進行探索,從而使其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不斷提升。然而,我國傳統鋼琴教學模式大都將教師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模式會對學生的創造能力造成嚴重損害,使其形成依賴的壞習慣。因此,必須要對鋼琴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學生成為鋼琴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不斷地探索與創新,使其在自身的活動中獲得音樂鑒賞力、感受力及表現力的不斷提高。[3]從而,其創造性思維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三)注重對學生聽覺能力的培養
在鋼琴教育與演奏過程中,聽覺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仔細聆聽,可以深入體會作品中蘊含的作曲家的情感與思想,從而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創造性的思維體系,以便成功完成鋼琴演奏。因此,在鋼琴教育中要高度重視對學生聽覺能力的培養。具體而言,要做到這樣一些要求: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音樂的聽覺特性高度重視,引導學生認真聆聽教師的演奏示范,使其能夠在自己的示范演奏中不斷訓練自己的聽覺能力,從而使自己的聽覺更加敏感。這樣,學生就能夠對音樂有更深入的感悟和領受,從而產生更多的思想與想象,進而也就提高了其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四)注重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
想象對于鋼琴教育與演奏來說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它貫穿于鋼琴教學、訓練與正式演奏的全過程。[4]之所以說想象在鋼琴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為任何藝術都是對作者一定的思想與情感的表象化表現,觀賞者只有通過自身創造性的想象才能夠對其進行理解與感受,也才能夠從中獲得美的享受,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的藝術修養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不斷地提升。對于鋼琴藝術而言,更是如此。由于樂譜中蘊含著作者的思想與情感,而演奏者只有通過充分的想象,才能夠將曲譜中蘊含的思想與情感充分理解與領悟,進而才能夠在鋼琴演奏中充滿情感,使演奏更具有感染力。由此可以看出,鋼琴教育中想象力的培養能夠極大地促進創造性思維的形成與提高。在鋼琴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在聽某一音樂作品時來想象相應的場景,可以使學生形成進行想象的習慣,并能夠豐富其想象的內容,從而使其以后能夠進行主動地想象,養成創造性思維的能力。endprint
(五)注意挖掘與理解鋼琴教材中的創造性因素
音樂作品是創作者經過自己深入的探索與研究而形成的,因此,必然會具有一定的創造性,蘊含著一些創造性的因素。任何一個音樂作品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這樣其才會被大眾所接受與歡迎,而如果其本身沒有什么獨特的一些特性存在的話,也就是說與其他音樂作品沒有什么區別,那么,它的形成與產生還有什么意義呢?所以,任何的音樂作品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都是人類創造性的成果。在學習和演奏音樂作品的過程中,要對其進行深入的解剖與分析,將其中蘊含的創造性因素挖掘出來,并對其新穎性與獨特性形成的過程、結構等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才能夠將其所具有的獨特性表現出來,才能夠深深地打動觀眾,這樣的演奏才會是成功的。而在這一過程中,個體由于不斷地接觸大量的創新性元素,不斷地進行探索與挖掘,因此,其創造性思維能力也會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發展與提高。所以,教師在鋼琴課程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于音樂作品中蘊含的創造性元素進行探索,對音樂教材有一個深入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六)注意培養學生的樂律感
所謂樂律,主要包括演奏速度、強度及音色等內容。通過對樂律進行不同的調節,即對演奏的速度、強度及音色進行不同的變換,可以表達出不同的音樂情感,產生不同的演奏效果,只有熟練掌握樂律,才能夠對創作者蘊含在音樂作品樂律中的情感進行深刻的領會與感受,才能夠對音樂作品有一個精準的把握從而為自己成功演奏做好準備。另外,演奏者要想很好的傳達特定的情緒與情感,在最大限度上感染觀眾,也必須要具備很好的樂律素養,這樣才能夠很好的運用樂律,傳達出或歡快或愁苦或憤怒或沉默等的情緒與情感,進而使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由此可以看出,鋼琴教育中對學生樂律的培養,可以增強學生的音樂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能夠自發地通過演奏創造性地表達情感,增強學生的創造性。所以,在鋼琴教學與練習過程中,要特別強調對學生樂律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豐富教學所用的音樂作品的種類與類型,使學生接觸和感受各種不同的音樂樂律,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樂律感。
綜上所述,鋼琴教育對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進行鋼琴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不斷尋找各種各樣不同的方法與途徑來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責任編輯:黃曉利)
參考文獻
[1]楊若芳.淺談鋼琴教育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方法[J].黃河之聲,2012,(3):11.
[2]高進.鋼琴教育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3,(1):90.
[3]玄兆東.鋼琴教育與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2,(06):69.
[4]黎庶堯.鋼琴教育與創造教育思維能力的培養[J].旅游教育研究,2011,(2):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