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22日文章,原題:中國飛行員被要求摒棄鄉音 在英國,濃重的地方口音向來都是一個障礙。如今,中國飛行員的口音如果不達標,也將面臨被逐出駕駛艙的窘境。
按照中國民航局本周五發布的新規定,飛行員必須通過四級漢語言能力測試。那些口音重、“經常阻礙”理解且改不過來的將不能上崗。
中國民航局是在本周初召開電視會議傳達的這一要求,并宣布將從2016年1月起實施。
中國56個民族的人說80多種語言和方言。由于地方口音難懂,即便是以漢語為母語的中國人也可能難以交流,這要取決于雙方的口音程度。
一名飛行員培訓師說明了語言不明確的“潛力”,特別是當對話里有英語航空術語時。被問及飛機是否有問題,中國飛行員會說“沒有”。但四川口音濃重的飛行員可能會將“沒有”說成“沒得”——恰好酷似國際通用的遇難求救信號“Mayday”的發音。
中國飛行員發展出一些避免同音或近音混淆的“代碼”。例如為避免“1”“7”不分,分別代之以“幺”音和“拐”音。
這一規定可能會影響到所有飛行員,并進一步加重他們的職業負擔,因為他們必須每6年更新飛行執照。今年,中國國航飛行員發表集體公開信,抱怨公司外籍員工享受“更多的休息時間,更輕松的航線,卻拿更高的薪酬”。他們還說中國飛行員承受的壓力“長久下去必將危及飛行安全。”▲(作者湯姆·米切爾,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