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委內瑞拉特派記者 吳志華為應對委內瑞拉越來越嚴重的食品短缺和走私問題,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近日宣布了一項計劃,將啟用指紋識別系統,限制國民過多購買某類商品。委內瑞拉物價監管局局長安德烈·門德斯表示,今年11月30日前,全國各個國營超市或是私營超市,都要在收款臺上安裝與“全國指紋識別系統”聯網的指紋掃描儀。顧客在購物付款時,既要出示本人身份證,也要讀取和核對指紋記錄。近年來,委內瑞拉基本生活用品的市場供應一直緊張,經常出現斷貨現象。今年2月份,食品供應短缺率一度達到47%。造成食品供應緊張的主要原因是委內瑞拉對基本食品實行補貼和限價政策,以保障低收入家庭食品需求,這使得國有超市供應的食品價格非常便宜。但是,限價政策打擊了食品生產積極性,造成國內食品生產持續下滑,而一些不法商人將國內低價食品走私到鄰國高價出售,以謀取暴利。此外,委內瑞拉石油產量和出口量連續多年沒有增長,導致國家外匯緊張,限制進口能力,也使食品供應出現短缺。為保障供應,委內瑞拉政府今年3月起,率先在國有超市和食品市場上采用“記名限購”的措施。當地民眾在購買限價食品時,需出示身份證并核對指紋。每人每周只能購買一次,部分食品還限量購買。然而,這一措施并沒有明顯改善食品供應問題。為此,今年8月起,委內瑞拉展開大規模的打擊走私行動,成立全國打擊走私委員會,每天晚上10時至凌晨5時封鎖委內瑞拉與哥倫比亞的邊界,禁止任何載貨車輛通行。同時,把國營超市和國營食品市場購物出示身份證和核對指紋的做法,推廣到所有私營超市和商店,以此來穩定國內的食品供應市場。但是,該計劃公布后在委內瑞拉引起爭議。市民阿逢特同意建立指紋識別系統,認為“可以使食品供應更加有序,避免排隊”。但該計劃遭到反對黨批評,拉臘州州長恩里·法爾考認為,推行指紋“限購”不能解決供應短缺問題,現在需要的是建立更有效的經濟發展模式,即鼓勵生產。▲
環球時報201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