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占清
青海省海北州牧區農事隊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牧區集體經濟體制下組建的農業生產集體經濟組織,也是一個特殊困難群體。隨著牧區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農事隊在政策上處于“兩難境地”,既不靠農又不靠牧,很多農牧民的普惠政策落實困難,加之農牧業資源少且稟賦差,造成了群眾收入水平低、基礎設施滯后、人居環境差的現狀,是海北扶貧攻堅的硬骨頭。
據統計,青海省有26個牧區農事隊,共有1206戶4460人,分布在海北州祁連縣、剛察縣和海晏縣的9個鄉鎮。其中,祁連縣有5個農事隊363戶1095人,海晏縣有11個農事隊390戶1398人,剛察縣有10個農事隊453戶1967人。
為了解決海北牧區農事隊群眾脫貧問題,2013年,海北州委、州政府和青海省扶貧開發局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牧區農事隊扶貧攻堅的意見》,確定了“特殊對待、綜合施策、集中攻堅,力爭用兩年時間基本解決海北牧區農事隊群眾貧困問題”的目標。2014年,該項工作正式納入青海省特殊類型貧困地區扶貧攻堅范圍,5月16日,青海省扶貧開發局和海北州委、州政府共同在西海鎮召開了海北州牧區農事隊特殊類型扶貧攻堅工作會議,動員部署并全面啟動該工作。
牧區農事隊扶貧攻堅項目計劃總投資2.28億元,通過積極爭取財政扶貧資金、行業部門項目,對25個農事隊(1個農事隊已于2012年搬遷)1186戶4405人實施易地搬遷,對26個農事隊1206戶4460人進行綜合扶貧。
青海省扶貧開發局已為該項目安排了兩年的投資專項10047萬元,并已下達2014年易地扶貧和產業發展項目資金4383萬元,搬遷安置8個鄉鎮17個農事隊770戶2860人;2015年安排易地扶貧和產業發展項目資金2664萬元,搬遷安置5個鄉鎮8個農事隊416戶1545人。
牧區農事隊扶貧攻堅將采取易地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等多措并舉的方式,綜合施策,使全州農事隊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有明顯改善,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有明顯提高,到2015年人均純收入達到所在縣貧困農牧民水平,農事隊群眾基本實現脫貧,力爭實現“六個一”的目標:培植一個穩定的增收產業,戶均轉移一個剩余勞動力,打造一個易地搬遷的示范點,修建一條出行暢通的通村公路和村內硬化路,建一批安全衛生的飲水設施,新建或改建一套舒適的住房。
為扎實推進牧區農事隊扶貧攻堅工作,海北州制定了《海北州牧區農事隊扶貧攻堅任務分工方案》,明確了相關縣委、縣政府及發改、財政、扶貧、農牧、交通、水利、民政、住建等有關部門的職責任務,并落實了保障措施。
一是堅持綜合扶貧、整隊推進原則,做到“五個同步”。即易地搬遷住房建設和基礎配套建設同步進行;遷入地安置點建設和遷出地土地整理及促進生產資料集約化經營同步進行;縣城等集中安置點建設和就近就地安置點建設同步進行;易地搬遷和后續產業發展同步進行;安置點建設和建立長效管理服務機制同步進行。
二是整合資源,多渠道籌措資金,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牧區農事隊扶貧攻堅項目除爭取財政扶貧專項資金以外,還通過農牧、住建、水利、交通等行業部門,爭取落實基礎設施、安居工程、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項目資金,海北州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150萬元,各縣財政各配套150萬元,主要用于產業發展貸款貼息補助。同時,省、州、縣直機關定點幫扶的村,其中有農事隊的,其幫扶資金、項目等重點向農事隊傾斜;行業部門基礎設施、涉農項目資金和社會事業公益性項目優先集中向農事隊整合安排;省級安排的扶貧貼息貸款向農事隊傾斜,協調金融部門特事特辦,適當放寬抵押和擔保條件,適當延長貸款的使用年限,增加投放規模。
三是健全“六個”機制。1、建立健全責任機制。按照“省統籌指導、州協調監督、縣負總責、鄉村抓落實、項目到社、幫扶到戶”的要求,明確各級責任。海北州委、州政府成立了牧區農事隊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各縣相應成立領導機構,建立縣級領導包農事隊等工作機制。
2、建立目標責任管理機制。海北州政府與三縣政府簽訂農事隊扶貧攻堅目標責任書,各縣層層落實“一把手”責任制,任務、責任到人。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作為黨政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
3、建立聯系協調機制。省與州、州與縣及州直各部門之間建立聯系協調機制,注重統籌協調,強化工作對接,相互配合,上下聯動,合力攻堅。
4、建立項目資金管理機制。健全完善縣級審批、州級備案、省級備查的項目管理機制。各縣政府是統一管理和組織實施扶貧項目的主體,嚴格落實行政領導負責制、法人負責制、參建單位終身負責制、招投標制、項目監督制,并以目標責任書和經濟合同的方式具體落實。項目資金專戶封閉運行,實行報賬制。
5、健全群眾參與機制。加強宣傳引導,發動群眾廣泛參與,落實項目公示公告制度及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管理權。大力宣傳農事隊扶貧攻堅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宣傳典型,推廣經驗,營造良好氛圍。
6、建立健全督查落實機制。建立攻堅工作進展情況月報告、季分析制度。海北州委、州政府督查室加強督促檢查,隨時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紀檢監察部門跟蹤問效,對實施項目進行全程監督。嚴格執行問責制,對工作不力、責任不落實、如期完不成任務的地區、部門及責任人進行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