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高中英語課程是初中英語學習的延伸,同時也是新的學習生活的開始,這需要學生不斷改進學習方式以適應新一階段的英語學習。新課標中的五個維度指出,根據高中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的特點和學業發展的需求,在注重發展基礎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要著重提高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提高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逐步形成健全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把握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具有個性的學習方法和風格,為將來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
關鍵字: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五個維度;高中英語教材(重大版)
高中英語課程包括五個維度的基本目標,即語言技能目標、語言知識目標、情感態度目標、學習策略目標和文化意識目標。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先決條件,文化意識則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障。本文以高中英語重大版必修一為例展開分析這五個維度在教材中的呈現。
語言技能目標包括聽說讀寫四項技能,聽和讀是理解技能,說和寫是表達技能。這四項技能在語言學習和語言交流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交流情感和信息的重要基礎和渠道。在高中階段,對于語言技能的教學要注重使學生在有意義的情景中通過聽、讀觀察和動手獲取信息,通過思維、組織、篩選、提煉等處理信息,通過說和寫傳達信息和表達見解。通過這一過程,使學生發展口頭、筆頭交流的能力、思維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組織協調能力。語言知識目標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等五個方面的內容。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基礎,高中英語學習要以語言運用為目的,服務于語言的理解與表達,服務于信息的收集與處理,服務于學生思維和交流。從語音角度來講,重大版教材除聽說部分外是沒有專門的語音板塊的教學內容,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中學生出現的語音問題進行補充,如意群、方言、重度、連讀和失去爆破、停頓等語言現象;從詞匯角度來看,此教材注重詞匯學習策略,如詞匯分組、語境猜詞、構詞法學習詞匯等,并利用一個主題下兩個教學單元和一個自主學習單元的編排方式提高詞匯的浮現率;在閱讀中學習詞匯,再通過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來使用詞匯。從話題方面來看,必修一安排了三個主題School Life, Leisure Life, Daily Life,9個話題Teachers, Schoolmates, School Education, Music, Films, Sports, Ways of Dressing, Eating Habits, Kinds of Homes,話題貼近學生生活,教材在功能板塊密切結合聽說任務,給學生提供語言功能的幫助,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從語法角度對比,此教材遵循“先有語言現象,然后有語法規則”的原理,讓學生從閱讀文章發現語言現象,總結語言規律,并通過練習來理解和運用語法規則。此教材的語法“三段式”編排很有特色,通過“Studying the Rule, Finding the Rule, Applying the Rule”這三個步驟,配合有趣的圖片和語境,學生通過觀察、總結、運用,使學生覺得語法學習輕松、有趣。從教材功能來說,重大版教材在功能板塊密切結合聽說任務,給學生提供語言功能的幫助,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教材把讀安排在前面首先符合外語學習的特點,學生必需先有輸入才會有輸出,而從輸入形式上來講,讀比聽更符合高中學生學習外語的特點,因為據心理研究表明,人接受的信息的70%來自于視覺;其次把讀安排在前面也符合高中“重讀寫能力培養”的原則。此教材在技能訓練方面的編排很符合課標關于過程性教學的理念,例如在閱讀板塊設計讀前、讀中、讀后活動設計目標明確,層次分明,教師操作起來非常方便,在培養教師教學技能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聽力教學也設置聽前、聽中、聽后活動,聽說結合很緊密,便于操作,寫作過程設計為學生搭支架,也讓教師知道怎么教寫作,學生知道怎么學寫作。
英語新課程標準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作為培養目標,并將情感和策略首次列為課程的目標,并做了分級的目標描述,體現了情感和策略的重要作用。學生是有情感、有需求、有思維、有自主性的獨立個體,有自己特定的學習風格和學習方式。學生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一個學習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的過程,也是一個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而情感是其中的一部分。情感態度方面,重大版教材每個單元話題下面有一行文字對單元主題加以升華,在教師教學參考書上列出了情感態度目標,教師根據課程安排和設計,在教學中滲透情感。過去的教育關注學生的智力因素發展,但忽視了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使學生情感受到很多的挫折和傷害。在新課程中,對于學生的情感關懷必須滲透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英語學科要結合學科特點,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情感融化到平常的教育教學之中。 過去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基本上不重視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師只管教,學生只管學。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顯然不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在現代信息化社會中,學會學習比掌握具體的知識和技能更加重要,自主學習是今后人的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條件,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關鍵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將來走人社會以后實現終身學習創造條件,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所以,在學習策略方面,重大版教材在每個單元Looking Ahead部分有目標設定,讓學生有目標地進行學習,學習策略以Tips的形式穿插在教材的各個部分,還有Margin Notes非常方便學生學習,對于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終身學習得以實現的條件。這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特別強調,所有課程都要有利于學生學會如何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使學生能夠學會設定學習目標、制定計劃、選擇有效的學習策略,調整學習目標、計劃和策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并有能力參與自我評價等等。具備了這些能力,學生離開學校后也同樣能夠根據工作的需要,積極有效地進行學習。
語言和文化具有相互影響的雙向關系:語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則是語言的環境,人們使用語言的時候也傳達了自身的思維方式和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因此,學生學習英語,不單是要掌握語言形式,還必須熟悉并理解該語言所承載的背景知識,具有充分的文化意識。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與時俱進地把“文化意識”作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之一,體現了“文化意識”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表明英語教學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重大版教材在選文方向表現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旨在培養學生感受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使學生在了解和尊重外國文化的同時更加理解和熱愛祖國
的文化。
面對新課程標準,教師要認真領悟課改精神,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整合,大膽實踐,認真反思,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學生要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探求,將知識的機械記憶變為積極的運用,努力使學習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