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梓諾
摘 要:《匹克威克外傳》是狄更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一部經典的世界名著。書中,狄更斯用夸張的漫畫手法描述當時英國社會的真實面貌,表達了強烈的社會批判色彩。本文試圖通過對《匹克威克外傳》一書的故事架構、人物性格方面的分析,來闡述其社會諷刺意義。
關鍵詞:狄更斯;匹克威克外傳;社會諷刺
《匹克威克外傳》是狄更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小說全篇共57章,具有明顯的流浪漢小說痕跡。主人公匹克威克先生是一個研究“學者”,他以自己姓氏命名了一個“匹克威克”俱樂部,并受俱樂部“所托”,和三個摯友特普曼、史拿格拉斯和文克爾,考察各地社會風土人情,并將沿途所見之事一一記錄匯報,供俱樂部研究討論。由此,匹克威克和他的朋友們開始了游歷生涯。他們接觸了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人物,親身參與、體驗他們的生活,親眼目睹、見證社會種種現象,其間經歷了一系列曲折離奇、荒唐不經的故事,最終善有善報,惡有惡終。在游歷結束之后,匹克威克俱樂部宣布解散,匹克威克在倫敦的近郊找尋一個舒適、安逸的房子隱居起來,他和他的朋友們全部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為什么這樣一個荒誕、幽默的游歷故事會受世人所追捧?為什么這樣一部嬉笑怒罵的作品會贏得如此之贊揚?究其原因,在整個作品幽默、荒誕、詼諧的語言背后,狄更斯實則用在用夸張的手法來透析社會生活狀態,諷刺社會弊端,表達對社會的不滿。以下,本文試圖從故事架構和人物性格兩方面對小說的社會諷刺意義進行分析闡述。
一、故事架構
《匹克威克外傳》以匹克威克和朋友的游歷為線索,講述了游歷過程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但是貫穿小說的主線可以歸結為兩條:其一,是主人公匹克威克和騙子金格爾的沖突。匹克威克是一個樂觀、善良,但是有些迂腐、不諳世事的老紳士,他因為朋友特普曼而與流氓金格爾結仇,并四處追捕他。在一次又一次的與金格爾斗爭中,匹克威克吃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頭,屢受欺騙。盡管如此,當金格爾主仆被困監獄、即將餓死時,匹克威克還是選擇不計前嫌,慷慨解囊解救他們出獄。在這種情況下,金格爾主仆也最終被他感動,并真心悔過,最終“他們發現匹克威克先生原來和金格爾在一起,很真誠地談著,對于聚集在板球場上的群眾一眼也不看……阿爾弗雷德?金格爾先生……不聲不響地深深鞠了一躬……于是爬一樣地慢慢走了……”。其二,是匹克威克和巴德爾太太的官司矛盾。匹克威克想雇傭山姆當自己的仆人,于是他婉轉的跟房東巴德爾太太暗示“家里講新添一個男丁”。而這種說法卻導致巴德爾太太誤以為匹克威克向他求婚。在匹克威克試圖解釋之后,巴德爾太太異常氣憤,并將匹克威克告上法庭,起訴他悔婚。匹克威克因為不愿出訴訟費,讓律師從中獲利,而被送進了監獄。承擔訴訟費的責任因此落到了巴德爾太太的肩上。然而,巴德爾太太并沒有能力支付訴訟費。在巴德爾太太即將因不能支付訴訟費被關進監獄時,匹克威克選擇替她墊付,作為交換,巴德爾太太也放棄了她勝訴贏得的賠償,最后兩個人一起出獄。
可以看出,小說故事架構本身其實是正義戰勝邪惡的故事,是善良感動丑惡的故事。但是,在小說中,天真、善良的主人公為了維護理想、堅持正義而與邪惡勢力做斗爭的時候,卻總是陷于重重困境之中,雖說善良最終戰勝邪惡,但是往往主人公都是用“錢”作為解決目的的手段。而在形形色色的故事的描繪中,作者也從側面展現出對政治的辛辣諷刺,對社會陰暗面的猛烈抨擊。
二、人物性格
在《匹克威克外傳》中,狄更斯用扁平化的手法塑造了漫畫式的、喜劇色彩強烈的人物性格。如他對匹克威克的描述,“那個禿頂和那副聚精會神地對著他(即秘書)的臉的圓眼鏡……”“……口若懸河的匹克威克,一只手文雅地背著藏在上衣的燕尾里……引起……一種不由自主的敬畏……”,由此,匹克威克禿頂、和善的形象躍然紙上。這位老紳士對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滿著好奇,他隨身帶著筆記本,以記錄所觀察到的一切事物。第一次出門,他便因為把與車夫的所有時間都記錄下來而遭受誤會,被車夫暴打了一頓。而風流多情的特普曼則被這樣描述:“這位多情的特普曼,除有著老人的智慧和經驗之外,還有一個男孩子人情之常的弱點——戀愛——的熱情和勁頭。時間和食物已經把這副曾經很風流瀟灑的身材擴大了……但是特普曼的靈魂卻依舊——崇拜女性仍然是他靈魂的支配力量。”而富有富于詩意的史拿格拉斯,愛好運動的文克爾,睿智聰慧的仆人山姆也特色鮮明。特普曼風流的性格使得他在朋友的莊園里面與老姑母談戀愛,引發出之后的種種事端;文克爾則好面子,不好意思說不會騎馬被耍的團團轉,不會用槍卻吹牛要去打鴿子,最后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而仆人山姆則通常通曉人情世故,一次又一次為主人解圍。每個特性鮮明的人物身上所發生的種種趣事令人忍俊不禁、又令人思索萬千。
然而,在這些反映人物性格的小故事背后,作者卻把其想要表述的社會諷刺滲透進小說的字里行間。如在伊坦斯維爾鎮選舉時,不同派別的人群都在街上游行,場面激烈,熱火朝天。此時,匹克威克便隨著人群,高聲附和。他的朋友連忙往他支持的是哪一黨派,哪個人。匹克威克卻回答說,他根本不知道,只知道跟著喊就準沒錯。小說中,這樣的場景描述比比皆是,通過對人物漫畫化、夸張化的描繪與塑造,犀利的、蘊含諷刺意味的批判了各種丑惡的社會現象,揭示出社會上的種種弊端。
綜上所述《匹克威克外傳》一書運用夸張的描寫手法,構建了一系列荒誕不經的故事情節,并塑造了無數個個性鮮明、滑稽可笑的形象。但《匹克威克外傳》并不是一本供人在閑暇之時娛樂、茶余飯后消遣之書,在幽默、荒誕的背后,書中蘊含的是對社會現象的諷刺、更是對人生哲理的思索。
參考文獻:
[1] 愛德迦·約翰遜.狄更斯:他的悲劇與勝利[M].林筠因等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 潘秋琳,彭小強.淺析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狄更斯[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3(4) .
[3] 錢青.英國十九世紀文學史[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4] 岳躍金.充滿喜劇性的現實主義杰作:談狄更斯小說《匹克威克外傳》的現實性與喜劇性[J].考試周刊,20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