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堅 易可
我們在健身鍛煉的實踐中發現,鍛煉結束后,倘若能增加收功的內容,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比如“十二經脈拍打”或“氣歸丹田”,等等。筆者用“導引養生功”鍛煉已有20多年,由于鍛煉的內容能讓參與者收獲頗多,所以,這支隊伍自始至終能保持五、六十人,如一位年齡88歲的老太太,鍛煉已有21個春秋,身體依然很棒,她的筋骨、皮膚人見人羨。誠然,在他們當中多半因疾病纏身而參與,此后有又因身體狀況改善頗多而堅持不懈,也漸漸領悟了祛病健身的內涵,即抓住“氣”的運用。一般來說,鍛煉者在一個小時的活動中,機體氣血均自然地運行于經絡之中,然而對于如何歸經卻有點茫然,不知所措。鍛煉的學員應該養成習慣,在每次鍛煉結束后,均要進行收功,其中必定要學會“十二經脈拍打”的動作,繼而是氣歸丹田。為了讓同仁們共享此樂,在此不妨簡單介紹一下:
在氣血運行后進行十二經脈拍打,利于歸經,而十二經脈拍打有助于增強五臟六腑的調節功能,繼而再操作“氣歸丹田”的動作,進行3~5次腹式呼吸,便有“畫龍點睛”的功效。
中醫認為,從胸走向手有三條陰經脈,從手走向頭有三條陽經脈,從頭走向足有三條陽經脈,從足走向腹有三條陰經脈,一共十二條經脈。經脈起于肺經(指府穴,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一肋間隙處),止于膽經(足竅陰,位于第四趾外側趾甲角旁約0.1寸),循環無端,規律清晰。為了讓周流不息的氣血歸經,鍛煉者盡可能學會十二經脈拍打方法:
① 預備勢,左臂前伸同肩高,手心向上,右手按在左肩中府穴處,先吸一口氣,隨著呼氣右手由左肩朝左手指方向依次拍八下,吸氣時,左手內旋,手心向下,右手從左手手指向肩部依次拍打八下。(圖1)
② 右臂前伸同肩高,手心向上,左手按在右肩中府穴處,隨著呼氣由肩朝手指方向依次拍打八下,吸氣時,右手內旋,手心向下,左手從右手指向肩部依次拍打八下。(圖2)
③ 雙手隨著意念自然提起,手心朝后,意想氣經頭部朝后背部流去,繼而雙手隨著呼氣從臀部朝腳跟向下依次拍打八下。(圖3,4)
④ 隨著吸氣,雙手經兩腳內側,由內踝處向腹部依次拍打八下。
⑤ 重復①和②相同動作。
⑥ 重復③的前半部動作。繼而雙手隨著呼氣從大腿外側(環跳穴股骨大轉子高點與骶管裂孔連線外1/3與內2/3交界處) 朝腳趾外側依次拍打八下。
⑦ 隨著吸氣,雙手經兩腳內側,由內踝處向腹部依次拍打八下。(圖5)
⑧ 隨著吸氣上體直起,雙手按在胸部,繼而隨著呼氣由胸向腹部依次拍打八下。(圖12)
⑨ 雙手重疊于丹田部位,不即不離,不緊不松,男,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右手在里,左手在外,內外勞宮穴重疊相應,進行腹式呼吸3~5次。(圖13)
順便再提示三點:其一,在操作過程中,如若已能熟練掌握了,要求輕閉雙目進行,如是效果會更佳;其二,每當結束后,隨著眼睛睜開,雙手由手腕帶動手掌,再用力擊掌若干下,此舉利于精氣神進一步提升;其三,本文提及的腹式呼吸,要求收腹提肛,力求達到心腎相交的意境。
(注:文中示范人物乃是88歲的楊鳳珠阿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