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言

中暑是指由于高溫使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發生的綜合征。
6月23日葡萄牙隊對美國隊的世界杯比賽期間,裁判實施了世界杯有史以來第一次“補水暫停”;6月30日荷蘭隊對墨西哥隊的比賽上“補水暫停”再次出現。這也提醒我們,在高溫天氣下要格外注意防暑。
從中醫學角度看防暑
據《黃帝內經》記載:“心惡熱”、“苦入心”,因此有關夏季防暑不少觀點都提到要“吃苦”。苦味食物“家族”龐大,除了苦瓜,蔬菜類還有生菜、芹菜、苦筍、萵苣、芥藍菜、油麥菜、絲瓜等;還有食藥兼用的干鮮類物產,如蓮子心、薄荷葉、苦杏仁、蒲公英等,這些都是防中暑的好食材。夏季常在高溫酷熱的室外工作的人群,可適當多“吃苦”以防中暑。
不過,苦味食物也不是人人都適合,中醫有“苦寒敗胃”的說法。因此,脾胃虛弱者不宜過多食用。此外,大多數苦味蔬菜最好的吃法是涼拌,涼拌能夠很好地保留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維生素,還可以減少油脂的攝入。同時,吃“苦”時,盡量不要空腹。
另據古籍記載,夏季宜“早睡早起”,切忌熬夜增加燥熱。暑熱易傷“心氣”,中午最好能小睡片刻,并做適度的戶外運動,但要注意充分飲水及保持通風良好,避開高溫時間段。若出現頭暈、想吐等輕微中暑現象,可在頸部的風池穴兩側以刮痧板涂上潤滑油自上往下刮痧,以略微出痧為度,讓熱氣透出來可紓緩癥狀,但切忌刮痧過度,造成皮膚損傷而發生感染。
對于中暑的最新調查研究
根據美國國家運動員訓練協會(National Athletic Trainers' Association)的統計,運動相關的熱傷害和致死的數量在全美范圍內還在持續上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指出,中暑是導致高中生死亡和殘疾的頭號原因。兩個機構都認為如果采取正確的防護措施,這些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運動員訓練協會在6月底更新了他們的訓練指南,并詳細列出了所有修改細節。這一更新強調了防止脫水、熱適應和給身體降溫的重要性。“最大的改變是采取了‘先降溫,再轉移這個新概念。”來自康奈提格州科里·斯廷格研究所的道格拉斯·卡薩說。
在運動和氣溫的作用下,一旦體溫升高到40℃甚至更高時,就會發生中暑。卡薩說,到了這種溫度時,如果不在30分鐘內降低身體的溫度,細胞就會受到嚴重的、不可逆的損傷。但這30分鐘很容易被等待救護車到來的時間和送傷者去醫院的時間所占去,所以新指南讓我們忘記救護車而更加關注于給傷者降溫——冷水浴的效果最好。
卡薩也建議運動員在炎熱天氣下鍛煉時不要忽視整體健康狀況。脫水、缺乏睡眠和疾病都會加大身體在鍛煉時的負擔,從而更容易引起體溫調節作用的
失靈。
“健康的年輕人也會中暑,通常是在他們因為同伴壓力或者組織需要而被迫超越自己極限的時候。”來自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的勞倫斯·阿姆斯特朗說,“但是勞累中暑引起的死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日本“隱性脫水委員會”委員長、兵庫醫科大學教授服部益治7月13日說,老年人如果為了避免中暑而單純補充水分,結果會適得其反,這是由于體內的鹽分濃度降低后,更容易排尿,所以反而更容易引發中暑。
中暑的處理辦法
具體的中暑癥狀也都有相應的處理辦法。中暑可以分為三種級別,每一級別的處理辦法也各不相同。
重癥中暑
這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熱痙攣。在干熱環境條件下大量出汗,發生肢體和腹壁肌肉的痙攣現象,通常體溫并不很高。
熱衰竭。這種中暑常常發生于老年人及體質較差一時未能適應高溫的人。主要癥狀為頭暈、頭痛、心慌、口渴、惡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這類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樣,是因為直接在烈日的曝曬下,強烈的紫外線穿透頭部皮膚及顱骨引起腦細胞受損,進而造成腦組織的充血、水腫。由于受到傷害的主要是頭部,所以,最開始出現的不適就是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繼而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熱射病。一部分人在高溫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時間較長,身體產熱過多而散熱不足,導致體溫急劇升高。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繼而無汗、呼吸淺快、躁動不安、神志模糊、血壓下降,逐漸向昏迷伴四肢抽搐發展;嚴重者可產生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等。
建議:不宜大量飲水,因為這樣會進一步稀釋體內的鹽分,宜飲用溫熱的淡鹽水。讓病人仰臥,不必用升壓藥,以免增加心臟負荷。用冷水毛巾反復擦拭皮膚,將冰礦泉水置于頸部及腹股溝處散熱,同時立即送醫。
輕癥中暑
癥狀:胸悶、皮膚干熱、惡心、嘔吐、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體溫往往在38℃以上。
建議: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處,讓病人平臥,用冷水毛巾敷其頭部,并補充水和鹽分,還可服人丹、十滴水,往往可于數小時內恢復。
先兆中暑
癥狀:輕微頭暈、頭痛、耳鳴、眼花、口渴、渾身無力及行走不穩等,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通常低于38℃。
建議:及時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夏季天氣炎熱,溫度較高,大家外出時應注意防暑,適時補充水分,不要在陽光下停留時間較長,避免發生中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