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建光+長歌

隨著社會發展,生活工作方式發生巨大改變:電腦廣泛應用、私家汽車日益普及、體育運動蓬勃發展,導致相關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患者日益年輕化?;颊咭坏┭甸g盤突出,輕者腰腿酸痛麻脹,影響正常工作生活;重者大小便乏力,出現二便失禁甚至性功能障礙。精確的診斷和早期治療對腰突癥的預后至關重要。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并不困難,患者只要到骨科或者脊柱外科就診,一般通過CT或者核磁共振檢查就能明確診斷。規范的保守治療包括: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神經營養藥,以及輔以中成藥以期通經活絡,適當臥床休息、正規理療后,大部分患者均可達到消除癥狀、病情穩定的結果。但是一旦病情反復發作、保守治療無效,則應積極地考慮手術治療。傳統手術方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由于或多或少需要切除部分正常椎體結構,容易導致術后脊柱不穩,甚至有時需輔助以椎弓根螺釘固定融合,手術創傷較大。多數患者聞此,而色變,猶豫拖延,延誤病情。
脊柱椎間孔鏡技術治療優點多創面小
脊柱椎間孔鏡是脊柱內鏡技術,如同腹腔鏡伸進病人腹腔后摘除患病的膽囊而不需將肚子切開一樣,醫生通過皮膚穿刺將內鏡導入到患者腰椎內,進行突出髓核的摘除,達到神經減壓的目的。由于內鏡是通過人體脊柱的正??紫哆M入到腰椎椎管內,故稱為椎間孔鏡。
脊柱微創手術主要包括兩塊內容:其一是傳統手術的微創化,如小切口手術、經管道系統、經皮膚穿刺行置釘固定融合,就是將原來開大切口的手術改換成小切口進行,以求減少創傷,其實質沒有變化;其二是脊柱的內鏡手術。如目前世界最前沿的脊柱椎間孔鏡技術,則是將很細的內鏡經過皮膚(皮膚上只需0.8cm的微小切口)穿刺入病人腰椎里,切除修復神經受壓組織,該技術由于對脊柱正常結構影響小而不需置釘固定融合。
椎間孔鏡技術是脊柱微創手術,醫生只需要局麻就能完成手術,而不需傳統的全身麻醉?;颊咴谡麄€手術過程中是完全清醒的,通常是一邊和醫生“聊天”一邊和手術操作醫生一起觀看內鏡攝像頭實拍的手術過程而輕松地完成了手術。由于椎間孔鏡技術只是借助脊柱的“正常孔隙”椎間孔途徑去摘除壓迫神經的椎間盤組織,不需像傳統手術那樣切除部分正常的脊柱結構才能摘除椎間盤,所以孔鏡手術不需要做內固定融合,即不需打釘子固定支撐腰椎。因為以上種種微創優勢,所以椎間孔鏡技術又稱為脊柱“不開刀”的手術,被醫學界譽為當前世界“最溫和、最微創的腰突癥治療手段”。
椎間孔鏡手術本身并不復雜,由于操作精細、步驟較多,平均手術時間為60分鐘~90分鐘。手術只需0.8cm的皮膚穿刺口,術中幾乎不出血?;颊唧w質恢復快,術后即可下床行走并自理大小便,住院周期平均為
4天~7天,出院后一般在家休養3周~6周可返回工作崗位。由于不需打釘子固定融合,治療費用大大降低,在治病費用高昂的現今社會,可稱為“綠色手術”。
椎間孔鏡技術是當今脊柱外科最為先進的技術之一。我國國內成熟開展該項技術的醫院以及專業醫生并不多,大多集中在三級醫院的專業脊柱外科。隨著椎間孔鏡技術的日益普及,相信將會給大批腰腿痛患者帶去微創、低費用治病的福音。
微創還是開刀,應各有針對各取所需
對于腰椎、頸椎病,傳統的治療方法被稱為神經減壓固定融合術,即首先醫源性地切除部分正常骨質或者椎間盤組織,而后行神經的減壓,由于脊柱結構有所破壞,就需要打釘子或者鋼板來維持脊柱的穩定,就叫固定融合術。首先,它可以為神經減壓。切除椎板后行減壓,這樣神經就從密閉的椎管里被釋放出來了,這樣神經就不受壓迫了,也方便切除壓迫神經的病理組織。雖然這樣做脊椎的穩定性得不到維持,需要釘子固定,但這樣病人恢復相對較快,手術之后2~3天可以走路,而且對醫生來說,可以毫無顧慮、大范圍地做神經減壓。但這樣做的結果,就導致了打過釘子的脊椎這一段運動節段被融合了,失去了活動性。所以,傳統手術被稱為“以一個不動的脊椎換一個不痛的脊椎”。當然,并不是說完全不能動,腰椎大部分的活動還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沒有手術的地方可能會代償性地過度運動,導致它們老化退變得很快。
如何避免這些不利情況呢?要做微創手術。真正的微創手術就是一個修復性的手術,想辦法不破壞骨頭,那么也就不需要釘子固定了,也變相節約了一大筆花費。
雖然椎間孔鏡技術相對傳統手術優勢明顯,但并不是對所有的腰突癥患者均適合。腰突癥患者如不及時診治,病情拖延后其腰椎椎管內往往會合并關節突增生、韌帶肥厚等情況,從而導致患者多節段多平面,即廣泛的椎管狹窄,而產生神經行走的受阻及壓迫,此時,椎間孔鏡手術就不易解除上述問題;另外,如患者除了腰椎間盤突出外尚合并腰椎不穩甚至腰椎滑脫松動,也是椎間孔鏡手術禁忌癥之一??傊?,嚴謹審慎地甄選病情,因病而施術,才能取得最好的療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