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比較中美兩國的資產評估準則中的基本準則,找出準則的異同,對我國的準則制定和運用提出合理化建議,以促進我國評估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資產評估;基本準則;中美比較
一、中美評估準則的發展歷程
美國早在19世紀中后期,由于市場經濟和股份制的發展和盛行,企業間合并、分立、作價的要求越來越多,于是對資產評估的需求日益強烈。1896年,美國最大的資產評估公司,美國資產評值聯合公司成立。
美國1987年頒布評估準則,1989年1月30日,評估促進會下設的評估準則委員會正式成立。自其成立后,幾乎每年美國評估準則都會進行修訂和增補。從1991年到2000年,為進一步指導執業,又相繼頒布了10條評估準則說明。2006年美國評估促進會與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簽署麥迪遜協議。協議認為,這二者之間不存在沖突關系,在實際執業中互為補充,遵循任何一個準則所得出的評估結果趨于一致。這標志著美國評估準則體系以及與國際接軌,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各國評估準則制定的重要參考。
我國1991年國務院發布了《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這是與資產評估行業相關的首個官方文件。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于1993年成立,并在1995年作為代表加入了國際評估師協會,這標志著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的初步建立。但是在這個時期,中國資產評估行業剛剛誕生,仍不具備制定準則的條件。
1996年,中國資產評估師協會將制定中國資產評估準則列上議程,后又多次征詢業界意見,召開研討會。2000年,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與注冊資產評估師協會合并,資產評估準則的制定工作由中注協全面接管,基本形成了資產評估準則的框架體系,為評估準則的出臺打下了基礎。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無形資產評估業務在資產評估中的比例大幅增加。尤其在證券市場,關于無形資產的關聯交易大量發生,使得無形資產評估難度增加,社會在無形資產評估方面的爭議也日益加深。這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中國證監會的限時要求下,由中注協和財政部專家的聯合制定,以中注協的名義于2001年7月頒布了我國第一部資產評估準則。
二、中美資產評估基本準則比較
我國資產評估基本準則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資產評估準則——基本準則》和《資產評估職業道德準則——基本準則》,而美國則分為《職業道德規則》、《專業勝任能力規則》、《工作范圍規則》及《管轄除外規則》。
由于行業性質,資產評估師在執業過程中,自我道德約束顯得極為重要。在這個方面,中美雙方都頒布了職業道德準則,用以約束評估師的執業行為,促使其自省自律。從內容上看中國基本準則中的內容相似于美國《職業道德規則》及《專業勝任能力規則》縱觀世界各國已有的資產評估準則,目前為止只有我國有《資產評估準則——基本準則》。基本準則是后面各項準則的總體概括和指導。基本要求包括遵守法律、法規及評估原則;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勤勉盡責;客觀、獨立、公正的進行評估執業;經過專業培訓,具備專業勝任能力;可以外聘專家,但要有相關的程序保證專家工作的合理公正性;應對業務人員進行指導,對業務人員的工作結果負責;如果采用與評估準則規定不同的評估方法時,應在評估準則中披露并說明合理性。操作準則包括履行評估程序,不得隨意刪減和顛倒評估程序;對所選擇的價值類型作出明確界定;熟練掌握各種不同的評估方法,尤其是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場法;在執行具體業務時,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評估;合理科學運用評估假設,并在報告中作適當披露;最后形成工作底稿。
美國工作范圍準則在一定程度上對評估師的權益進行了保護,評估師不對工作范圍以外的事項負責;也對客戶和預期報告使用者合理使用報告進行了引導,客戶應該在合理的范圍使用報告,對評估工作具有很大的意義。但是我國評估工作范圍的概并未清晰界定。
三、借鑒和啟示
總體來看,我國的基本準則是從廣義上對具體準則的一個概括和指導。由于是財政部頒布,難免會帶有行政色彩,其條款也與法律法規相似,起到總領的作用。而美國的基本準則由行業協會頒布,其行業協會不屬于政府管轄或者上下直屬關系,因此美國的評估準則實用性較強,而且規定比較細致。
具體來看,美國的準則中將專業勝任能力單獨列出,顯示出美國評估人員和評估行業的專業性。其對專業勝任能力的重視已經提升到與職業道德同等重要的高度。這是由于美國的評估行業歷史悠久,人才培養機制較為完善。我國資產評估行業則相對歷史較短,專業人才培養也處于起步階段,在未來我國可以加強在專業勝任能力上的建設,進一步完善專業勝任能力準則。
美國特有的《工作范圍準則》明確了評估師承接業務的范圍、工作的范圍。對于我國評估行業來講,明確評估范圍具有重要意義。由于中國特色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我國一共有六大評估師認證被國家認可。其中重要的注冊資產評估師、土地估價師和房地產估價師三種資格分別是由三個不同的部委下屬協會所管轄。雖然都有各自的執業準則,但是由于沒有清楚的界限和管轄權,三種資格的評估師的執業范圍模糊不清。經常出現評估混亂,各部門互相不認對方資質和評估結果的扯皮現象。這不利于評估行業的統一發展,需要有一部明確的有效力的準則來明確各自的執業范圍。必要時需形成法律。
美國特有的《管轄除外準則》是從法律的角度界定了美國資產評估準則條款的效力范圍,我國的準則并沒有相關的規定。對于涉外的評估業務,我國目前沒有制定專門的管轄權原則來加以限制。這不但需要我國評估協會和各界的努力,也需要評估公司和協會與其他國家及國際的評估組織進行協商,討論成立符合我國以及大多數國家利益的管轄權原則。必要時候需要司法部門進行介入,從當前來看我國評估行業對外交流不多,但隨著我國評估行業日臻成熟,制定專門的管轄原則將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韓立英.中國資產評估準則體系的特點[J].經濟研究參考,2012.01
[2]李寧,王建中.中外評估準則發展比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10
[3]董嬌嬌,尉京紅.美國評估準則與我國資產評估準則的比較[J].商業會計,2011.08
[4]劉芳芳.我國資產評估準則與國際評估準則的比較[J].財會月刊,2011.01
作者簡介:史立華(1990.08- ),女,河北滄州人,河北大學管理學院資產評估專業碩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