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文
摘 要:在金融行業中,現在普遍出現了“道德風險”問題,主要是指因為相關人員的職業素養問題,為追去個人利益或是團體利益,就違反相應的法律法規,甚至是違章操作,從而產生嚴重的風險問題,這很有可能就是造成金融風險的重要原因,所以,有效的預防金融風險問題是現在急需要處理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金融行業;道德風險;現狀;解決措施
在金融行業中,現在普遍出現“道德風險”的問題。現在,隨著道德因素的不斷增加,使得金融行業潛在的風險性也逐漸增加,道德風險是金融風險中的主要威脅,但是道德風險卻不被人們所重視,所以,要不斷的加強人們對于道德風險的認識,研究其中的原因,從而找到積極有效的解決措施來預防企業中的道德風險問題。
1 金融行業中道德風險的內涵
金融道德風險就是指在進行金融工作的相關人員,因為觸犯了相應的規章制度而產生的風險問題。金融活動中風險問題的加劇和金融環境中不良資產的產生多是因為金融道德風險的問題,因金融道德風險的隱蔽性比較強,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1.1 金融工作人員工作不仔細
例如有的工作人員在貸款的時候對于客戶的資料沒有進行深入的檢查,使得客戶信息喪失其中的客觀性;因為對于貸款的審查不仔細,粗心大意,對于貸款的數量也沒有準確的掌握,;在貸款后對其中的管理也不嚴格,因為個人因素盲目貸款等等。
1.2 金融工作人員違規操作
金融工作人員違規放貸和違法經營,一般都是使用私人的小金庫或是帳外的管理方式,從而大量的吸取高利息的貸款和放貸利潤等等。
1.3 個人主義
有的工作人員因為個人利益、小團體或是地方上的利益,就違反相應的規章制度,去滿足個體的需求,沒有考慮到貸款的效益和風險問題,造成了大量的亂貸和亂投的情況,使得企業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1.4 建立違規利益關系
金融工作人員有時和客戶之間建立了利益關系,相互串通,虛假獲取銀行的貸款,尤其是金融行業的管理人員,所產生的危害更加的嚴重。
1.5 隱瞞真實經營情況
對于上級或是監管部門有所隱藏、弄虛作假或是造假財務數據。對于銀行的實際經營情況進行隱瞞,造假或是減少經營的實際效益等等。
1.6 監管力度不強
金融危機的產生,很多時候都和管理人員有關。高級管理人員不嚴格要求自己,沒有嚴格的遵守自己的工作崗位以及檢查流于表面;又因為客觀上的檢查力度不強,使得綜合能力較差,對于其中的監管力度也就大大的減弱了。
1.7 行業制度不健全
金融行業自身因素的缺陷,特別是相應的制度不夠健全,在實施的時候被從業人員歪曲等等。
2 金融道德風險出現的根本因素
2.1 法律觀念不夠強烈
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中,企業一般都是財政撥款,政府給錢,對于團體之中的“契約”和相應的法律法規認識不到位。在進入到市場經濟以后,有的企業在形式上進行了改革,但是因為思想意識還沒有順應金融體系的變化,他們把“契約”當成擺設,以為逃避銀行的貸款是十分平常的一種行為。這種意識在現代的金融體系管理中是落后的,這也就是造成企業金融道德風險問題的關鍵因素。
2.2 經濟利益的誘惑
經濟活動的參加者為了使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大大的增加了金融道德風險的概率。道德是用來約束人們日常行為的一種準則,本身不具有強制性,主要是看金融活動的參與人員是否具有道德意識。所以,在眾多利益的誘惑之下,金融的參與人員很容易打破道德的約束,從而做出一些違反金融道德的事情。
2.3 內部控制的缺陷
對于風險進行內部控制,是很多企業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但是從我國企業的發展狀況來看,企業內部控制還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有的企業雖然建立了相應的風險防范制度,但是在實際執行的過程,沒有嚴格執行,因此沒有發揮其中的真正效用。因為把關的問題,使得金融風險的可能性增加,例如在2008年的海南華銀國際信托公司金融案,其中的負責人員就是因為擅自挪用巨額資金,使得企業的金融道德風險的可能性加劇。
2.4 政府的監管不到位
國家需要加強對于金融行業的重視程度,利用有效的監管機制來有效的避免道德風險產生的可能性。并且現在我國缺少有效的監管制度,相關企業負責人員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不按金融法則辦事,出現問題之后的懲罰力度也有所缺失,整個社會對于金融道德的風險意識也不夠重視。
2.5 經營權與所有權不夠清晰明確
在我國,國有銀行大都存在“內部人控制”問題。一方面,身為代理人,董事長不持股,不對剩余的索取權進行享有,對股東利益的維護缺乏激勵;另一方面,和董事長相同,監事會的成員也不持有股份,因而也無法對剩余索取權進行享有,對于經營決策,也沒有施行全面的激勵。
3 解決道德風險的方式
尋找解決金融道德風險的新方式,對于我國金融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金融的道德風險是因為人的主觀因素而產生的,因此需要采取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方式,建立以人為中心的管理理念。例如改革原來出現風險問題之后,再進行審查、解決的方式,注重對事前進行管理、有效的預防。這樣才可以有效的約束進行金融行業工作人員的道德行為。因為產生金融風險道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金融道德風險的預防也是多種多樣的。
3.1 相關部門需要制定出有效預防金融道德風險的制度
現在,我國在金融年行業的管理中缺少對于金融工作人員進行道德約束的制度,在現在的金融法律法規中,在預防和懲罰金融行業相關人員的道德風險方面存在大量的不足。因此需要更多的關注人的價值性。在監督制度中有效的對金融行業的工作人員進行道德方面的約束和防范。預防金融行業人員在出現道德風險問題,最主要的就是進行金融行業的內部控制,因此需要在金融行業內部建立起相對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例如獨立的審貸、檢查、核對內審等部門,從而有效的預防道德風險問題。
3.2 健全完善的存款保險制度
因為市場規劃自身因素的制約,有的金融工作人員的自覺性和自制力比較低,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存款制度。在現在的金融環境之中,處理風險的主要因素不只是金融機構的自身因素,風險的處理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配合才能實現。根據原來處理危機的經驗可以看出,使用存款保險的制度來處理危機顯得更加的科學、有效、公正。存款保險制度的構建能夠有效的幫助社會建立起對金融行業的信心;能夠有效的維護金融行業的發展;避免金融危機的產生、維持社會的穩定,維護社會的秩序。根據現在的情況來看,金融行業預防風險的能力較差,市場制度不完善,管理方式落后,健全和完善存款保險制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3.3 對于金融行業中的主要位置,進行相應的跟蹤和對工作人員進行考核和評價
構建機構、重要人員和重要環節和技術的預防系統。制度防范就是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有效的限制金融工作人員的行為;主要的防范工作就是金融行業中比較脆弱的環節,尤其是有關人員使用職權進行利益的獲取;對人員進行防范就是要上崗工作人員建立良好的道德素養,起到有效的帶頭作用;進行技術防范的主要方式就是使用計算機對工作人員的風險進行有效的把控和預防。在這些預防措施中,需要處理好彼此之間的管理和職責關系,從而有效的預防金融風險問題的產生。
3.4 使用法律的手段來加強金融道德的風險管理
金融道德不僅需要工作人員的努力,還需要社會人員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法律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金融道德風險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整個社會的利益。個人的自制能力和社會道德的限制不能有效的阻止金融道德風險問題的產生,因此需要法律進行相關的制約。而且還要不斷的加強市場規則的效用,因為金融的經營狀況和金融市場有密切的關系,健全完善的市場規則,能夠有效的預防金融道德風險的產生。
3.5 強化金融行業對于高級領導人員的監管
從監管的層面看,金融行業的管理人員應該加強其中的監管工作。不但要對上級進行監管,還有對他們在工作中的表現狀況進行評價。對于他們的職業素養和能力進行跟蹤調查。加強他們的綜合素養,可以實行崗前培訓或是資格的審查。而且還要加強與之相關的職業道德素質,對于其家庭也可以進行適當的考察,預防金融風險的產生,減少經濟損失。
3.6 建立預防金融道德風險的自律機構
建立相關的協會,來限制人們的行為,加強道德方面的監管。進行崗前考察、評價和審查的工作。如果發現有違規的情況,就要及時的進行糾正,加強其中懲處力度,建立獎罰分明的內部制度。
3.7 強化工作人員的思想工作
引導工作人員有效的處理誘惑問題。根據實際情況,使用新的方式進行防范。加強教育力度,有效預防風險,建立正確的觀念,減少違法現象。
3.8 有效的處理上下級之間的關系
進行相應的考察和監管,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處理好上下級之間的關系,盡量減少違反金融道德風險的情況。
4 結語
隨著金融道德風險的不斷加劇,我們要意識到風險產生的根本原因,研究其中的影響程度,從而找到積極有效的方法進行處理,建立金融職業道德系統,強化內部控制,盡量減少金融道德風險問題,規范金融秩序,促進金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宇.芻議金融行業道德風險防范與管理[J]. 現代經濟信息. 2012(11)
[2]李鵬.農村金融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研究[D]. 山西農業大學 2013
[3]沈芳蘭.企業道德風險分析——基于經濟倫理學的觀點[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