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瑋
摘 要:中國信托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空前的挑戰,信托業風險在不斷累積。本文從信托公司風險識別、信托公司風險管理進行了淺要的分析,并對信托公司風險管理系統的建設與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信托;信托風險管理;信托公司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1 引言
隨著信托業第五次清理整頓的結束,從2002年開始,國內信托公司回歸“受人之托,代人理財”信托本業。在我國信托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的四大支柱。信托公司作為我國目前唯一能夠跨越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實業投資領域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具有鮮明的優勢。中國信托行業經歷了高速發展,管理資產從2007年到2012年間翻了七倍,截止2013年3季度末超過10萬億人民幣。中國信托業資產規模已超過保險業資產總額,成為僅次于銀行的第二大金融部門。但高速發展的同時面臨著空前的挑戰,目前行業收入中約有88%存在不確定性,長期看來不可持續,現有業務中蘊含4類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和操作性風險。
2 信托公司風險識別
在規模大增背后,信托業風險在不斷累積。以受托融資、投資管理和咨詢顧問為核心的基本業務經營模式,必然使信托公司面臨的風險具有自身的特征。信托公司主要的風險如下文:
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對信托公司而言,主要是指信托財產運用的交易對方因種種原因,不愿或無力履行合同條件而構成違約,致使信托公司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在近年的房地產和礦產信托激增的同時,房地產信托和礦產信托出的兌付風險提升。當前信托公司已經發生過的兌付危機如編造融資項目、偽造項目材料、公司公章,騙取信托貸款;融資人負有高額債務、挪用信托貸款還賬、無力兌付信托計劃;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臺高筑、涉嫌違規注資擔保、財政吃緊等情況。
市場風險。即由于信托公司信托財產或固有財產在金融市場上從事金融產品、金融衍生品交易時,因金融產品、金融衍生品的市場價格發生意外變動,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市場風險可細分為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和投資風險。泡沫化的市場行情、掩蓋了信托風險,近期最為突出的就是內蒙古鄂爾多斯的房地產市場,現在的鄂爾多斯樓市崩盤、豪車賤賣,早已不是那個批量造福、大興土木的盛況。現如今,只有空空如也的大樓、空蕩蕩的街道和烏漆抹黑的街景,鄂爾多斯也被稱為“鬼城”。這里是信托公司的噩夢。
流動性風險。即信托公司所掌握的現金、以合理價格變現資產所獲得的資金、或以合理成本所籌集的資金不足以滿足即時支付的需要,從而導致信譽下降或違約,或導致財務損失。目前信托公司主要將募集資金以多種方式投入到融資方,信托財產的流動性主要由融資方控制,信托公司不能對其流動性進行主動控制,結果造成流動性風險在當前的信托業務中普遍存在。
操作風險。按照操作風險的定義,它可以分為四類:人員因素、流程因素、系統因素、外部事件等引起的操作風險;目前信托公司專門成立相關部門來控制流程因素,主要制定業務流程、操作規程和風險控制管理制度。而對其他類的操作風險關注不夠,對于外部事件如同行業內其他公司不利信息、監管要求的變化,對于人員因素如骨干員工的流失、員工的失誤、信托經理的道德風險等引起的操作風險,都應該引起信托公司的重視。
信托公司運營過程中還涉及到上述風險外的其他風險,本文不再贅述。
3 信托公司風險管理體系
信托公司與銀行、保險、證券等其他金融機構相比,對風險管理的要求更高。一方面信托公司可以直接跨越資本市場、貨幣市場與實業投資領域,美國信托專家斯科特曾說:“信托業的應用范圍可以與人類的想象力相媲美!” 投資范圍廣即會面臨多種風險,如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等;另一方面,信托公司業務創新性強,可參考的經驗少。因此, 完善、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對信托公司尤為重要。
構建一個完善、有效的信托公司的風險管理體系,首先要遵從風險管理的基本理念:一些金融風險是不可避免的,金融風險管理的目標不是完全消除風險,而在于:在信托公司運營過程中充分考慮到有關金融風險,并將其控制在可承受的風險水平內。
構建一個完善、有效的信托公司的風險管理體系,其次是需要建立風險識別、風險度量及風險管理策略的風險控制流程。每個信托公司的風險管理體系是根據自身的情況構建, 不存在統一的管理模式。 從風險管理的基本理念和風險管理的經驗考慮, 一個完善、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至少要滿足幾個方面的標準:
1.風險管理能涵蓋公司運營過程中所有可能遇到的風險因素。需要有效地識別出各類風險, 并將其納入管理范疇,才能盡量避免風險。
2.風險管理能夠在公司層面上實現對各類風險的整合。信托公司因業務范圍廣、業務創新性高,使信托業務產生多樣化風險,所以需要在公司層面對對各類風險進行整合, 為了實現分散風險的策略。
3.風險管理過程要與公司經營過程有機的結合。具體來講, 在項目初步意向開始就要對產品進行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及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風險管理貫穿整個產品運作的各個環節,如項目前期對交易對方的盡職調查、金融產品的合規性審查、法律事務審查、業務審查,項目中期的合同簽署、抵質押保辦理、資產運作,項目后期的貸后管理、保證金賬戶的監管、按合同約定收回本金收益、定期支付受益人收益及到期支付本金等等。
4.風險管理要與公司經營目標相一致。信托公司經營目標的實現需要風險管理保駕護航, 而公司的風險管理活動是為了實現經營目標。只有信托公司風險偏好與公司目標相一致才能為公司經營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
4 信托公司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當前我國的信托公司都建立了業務系統、財務系統,但是風險管理系統的建設還不完善。一個完善的風險管理系統,可以幫助信托公司將風險管控關口前移,有效識別和控制風險,建立起完善、有效的風險控制體系。
信托公司需要進一步提高信息系統風險防控能力,近年來信托公司已逐步提出了風險管理信息化的想法,及有些信托公司也建立起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但從目前情況看信托風險控制系統遠遠滯后于銀行風險管理系統的步伐。信托公司需建立完善、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從以技術防范為主的、被動信息安全管理,轉變為以預防控制為主的、主動的信息化風險管理。
對于信托公司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不僅包含信托公司內部風險管理信息系統還要包含支持監管要求的信息化建設。對監管部門來講要借助信息系統有效提升監管能力。可靠的非現場監管信息系統和現場檢查系統,能有效幫助監管部門及時監測和識別主要風險點,提高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的整體性和有效性,減少僅僅依靠人工現場檢查造成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有助于提升監管能力,節約監管資源。要實現監管部門的監管要求,作為信托公司需要保證監管要求的數據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
信托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的結構框架包括三個部分:應用結構、數據結構、技術結構。應用結構為風險管理提供業務框架;數據結構提供應用結構所需的數據和接口,用于支持各最終用戶的風險管理;技術結構提供風險管理運作的實際環境。
本文主要描述數據結構和應用結構設計思想。
1.數據結構設計思想
目前信托公司的系統包含了CRM系統、資管子系統、估值子系統、業務子系統、TA子系統、財務子系統等,且大多數信托公司各子系統均由不同供應商提供。而風險管理系統的數據需來源于信托公司的各生產系統,建議風險管理系統需建立在數據中心的基礎上,即將各子系統數據實時傳遞到數據中心,風險管理系統從數據中心中調用所需數據。
2.應用結構設計思想
信托風險中包含了可量化與不可量化風險,對于可量化風險由信托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執行。風險管理信息系統應將能夠識別的操作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流動風險納入系統中,不同的信托公司風險點不同,同一個信托公司風險點也會隨著業務及管理要求不同而變化,故設計的原則是可以自定義規則。
信托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包含風險規則設置、監控管理、監控報告三大模塊。
(1)風險規則設置
風險規則設置中需包含元數據設置、指標設置及風險級別設置。
元數據設置主要是提供風險管理系統中監控指標所需的基礎數據源。元數據可以支持自定義配置,如對于系統內部數據,元數據可以取自于數據中心的對應字段;對于計算的某個參數值,元數據可以是個固定的數值;對于系統外部數據如交易對手財務數據,元數據可以支持模板導入。
指標設置主要是提供風險管理系統中的需要監控的主要風險點、風險點的判斷規則及其對應的風險級別。指標設置為自定義設置方式。需支持自定義指標名稱、指標描述、指標分類、指標規則及風險級別定義。指標分類是為后續可以按照不同類別分別出具監控報告設置,且存在一個指標即是內部風險控制的風險點,也是監管要求的風險點,故需要一個指標可以設置多個指標分類;指標規則是指計算公式或是判斷規則,支持自定義公式和輸入SQL語句等自定義方式;風險級別定義是定義風險點的風險等級的具體范圍,為監控預警和后續出具風險報告提供準確的依據,且可以設置每個風險級別對應的分值,可為績效考核提供依據。
(2)監控管理
對于可量化的風險有了實時的數據元,定義好的指標,系統提供自動任務可以定期的執行風險事件的檢查,將發現的風險事件及時主動的發郵件或短信通知風險管理部門相關人員,可以降低風險發生可能性;對于流程可控制的風險,采用技術控制嚴格執行控制風險點來降低風險;對于不可量化的風險可以設置相應的審批。系統可提供風險檢查點提示,并在審批過程中進行操作風險的評分。
(3)監控報告
根據風險規則設置和監控管理,系統可以根據指標類別、時間范圍自定義選擇出具風險報告,也可以根據設置定期出具風險報告并系統主動發送給設置人員。對于周期性風險報告的模板可以自定義設置格式,對于臨時性報告可以根據系統默認樣式導出到本地調整格式。
只要各生產系統中有相應的數據源,根據指標設置和風險報告模板設置即可以出具相應的風險報告,諸如監管要求的凈資本和風險資本報告、公司內部風險控制的交易對手財務指標報告等等。
5 總結
本文主要是對信托公司構建完善、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進行了分析,對風險管理信息化建設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對信托風險管理信息系統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米歇爾·科羅赫等.風險管理[M].北京: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5.
[2]馬克·洛爾等.金融風險管理手冊[M].北京: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2.
[3]李國柱.信托投資公司風險管理:透過年報的思考[J].金融與經濟,2006(12):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