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萬 宇“歲月”號沉船事故雖然已經過去了近5個月,但韓國主流聲音認為由此產生的籠罩在韓國經濟上空的陰云仍然沒有消散。據韓國《中央日報》27日報道,“歲月”號造成的直接損失十分驚人。據韓國海洋水產部最近向國會提交的《歲月號事故相關資金估算》顯示,處理“歲月”號事故所需的費用預計將達6213.9億韓元(約合37.6億元人民幣),包括對受害者家庭的補償以及搜救處理事故的費用等。受“歲月”號事故影響最大的是韓國國內消費,由于事故造成了韓國全社會的悲痛和消沉,在本來應該是消費旺季的二季度,韓國家庭的支出與往年相比迅速放緩。韓國統計廳22日發表的《第二季度家庭動向》顯示, 韓國家庭月平均支出為324.9萬韓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9%,但與第一季度的增加率(4.5%)相差甚遠。“歲月”號事故后,各級學校取消了學生們的見習旅行活動,見習旅行費等其他教育費用減少26%,國內團體旅行費用也減少18.0%。春季本應舉辦的各大慶典等活動也被取消,內需市場進入冰凍狀態。對“歲月”號事故導致內需不振和經濟停滯,也有人持不同意見。韓國靈山大學教授韓成安在《韓民族報》撰文表示,韓國經濟不振的根本原因是居民收入的下跌,青年失業、臨時性職位的增加、收入差距的拉大才是罪魁禍首。但許多韓國中小企業預期,韓國經濟將會在今年秋天出現好轉。韓國中小企業中央會26日表示,面向全國1370多家中小制造企業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9月份景氣預測指數為88.6,比8月上升7個點,是近5個月該指數第一次上升。此外,韓國銀行27日公布的《2014年8月消費者動向調查結果》顯示,體現有關經濟狀況的消費者心理指數(CSI)有所恢復,已接近“歲月”號客輪沉沒事故發生之前的水平。這反映出消費者對現有的經濟扶持政策抱有期待。▲
環球時報201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