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群紅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領導核心,承擔著發展現代農業、培養新型農民、帶領群眾致富、維護農村穩定的重要職責。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大批農村優秀人才向城市流動,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依靠敏銳的市場眼光和廣闊的信息渠道,成為新農村的先富群體。為了實現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近年來,許多地方的組織部門開始實施“能人治村工程”,按照“廣開視野、選賢任能、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把“政治素質高、群眾威信高、帶富能力強、奉獻精神強”的“雙高雙強”型農村實用人才,選拔為農村基層組織和各類經濟組織的帶頭人。此舉是新時期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有益探索,如何選好能人、育好能人、用好能人,如何監督和引導好先富能人為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推行“能人治村工程”的重要意義及現實可能性
(一)實行“能人治村工程”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集聚農村優秀人才。隨著農村社會的深刻變遷和生產關系的不斷調整,農村迫切需要能夠帶領村民發展經濟、帶領農民發展致富的能人。通過實施“能人治村工程”,加大引進、培育能人村官力度,把更多的自富能力強、帶富能力強的農村優秀黨員人才選拔到村級領導干部的崗位上,能夠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重要的領導人才支持。
2.有利于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近年來,由于大批優秀人才外出創業發展,農村地區出現了基層黨組織優秀帶頭人選拔難的問題。推行“能人治村工程”,引導各類優秀人才到農村基層組織任職,對于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農村基層干部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進一步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城鄉發展,最主要的是從人才資源上統籌利用。實施“能人治村工程”,有利于把已經從農村流入到城市創業發展的各類先富能人引回農村,發揮他們創業能力強、創新意識強以及在資金、技術、信息方面的優勢。
(二)實施“能人治村工程”的現實可能性
1.農民群眾迫切希望先富能人帶領他們致富。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后,中國農民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訴求就是發家致富。實踐證明,大部分“能人”上臺當干部后,往往憑借點子多、門路廣等特點,在農村發展中起到了示范、幫扶和帶動作用。
2.先富能人自身具有政治參與的訴求。第一,大部分人都有一種帶領鄉親致富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大部分農村先富能人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他們大都能認識到自己富了,不能忘記鄉親們,應該幫助鄉親們實現共同富裕。第二,大部分先富能人有政治參與的訴求。根據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當社會中的某個群體在越來越多地掌握經濟資源和經濟支配權力之后,必然會產生對政治權力的訴求。第三,當村官能夠滿足他們的榮譽感。在群眾心目中,能夠擔任村干部的人,是黨性強、能力強、群眾信任的表現,所以選拔先富能人當村官,能滿足其榮譽感的需求。
3.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第一,從實踐看,近年來,許多地方的組織部門開展了“雙培雙帶”活動,把一部分農村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一部分致富能手培養成農村黨員干部,要求他們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這方面的實踐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二,從政策層面上看,2009年,中組部又下發了《關于加強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從“致富能手”“外出務工返鄉的農民黨員”“縣直部門和鄉鎮機關黨員干部”等優秀人才中選拔農村黨支部書記。這說明,中組部進一步從國家政策層面對各地實施的“能人治村工程”給予了肯定。
二、實施“能人治村工程”的利弊分析
(一)“能人治村工程”的積極作用
1.有利于增強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根據我國當前農村的實際情況,農民迫切需要具有較強帶富能力的村干部。而能人村支書或村主任,有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有一定的奉獻精神和組織協調能力,在農民中具有較高威望和較強凝聚力。
2.有利于帶領群眾脫貧致富。選拔能人擔任村干部,有利于充分發揮先富能人點子多、膽識大、能力強等特點,發揮他們自身信息靈通、資金充足等優勢,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3.有利于促進村級組織事務管理走向規范化。一些農民企業家當選村級領導后,能夠發揮他們善于經營、有管理經驗的優勢,將先進企業管理理念引入村務管理中,有利于提升村務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水平。
4.有利于促進村風、民風好轉。能人村干部在領導村民建設文明鄉風的過程中,能夠發揮他們思路開闊、見多識廣的優勢,采取有力措施引導村民轉變落后的生產、生活及發展理念。
5.有利于促進村公共事務發展。能人村干部上任后,大部分都會利用自己先富起來的經濟優勢,自籌資金為村里修道路、打井,改善村民生產和生活環境。
(二)“能人治村工程”模式之弊
1.精力有限,難以協調自身事業發展和村務管理的矛盾。先富能人擔任村干部后,大部分人還有個人事業需要管理,這就導致他們在治村過程中投入時間不足,時常存在“兩頭”難以兼顧的情況。這就出現了能人村官處理村務時間不多、精力不夠,作用發揮不夠明顯等問題。
2.個別人動機不純,難以平衡自身利益和村民利益之間的關系。在先富能人競選村干部時,大部分人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想利用自身優勢為鄉親們提供一些幫助,但也存在著一些人動機不純的問題。
3.在處理發揮個人作用與發揚民主的關系方面容易出現偏差。一些地方先富能人擔任村干部實施的都是村支書兼任村主任“一肩挑”的模式,這種“一肩挑”的模式,優點是能集中力量辦好事情,但同時也容易變成“能人專制”。在現實監管機制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容易引發決策失誤和腐敗現象,使群眾利益受到損害。
三、進一步完善“能人治村工程”的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創新用人理念,廣泛吸納能人
新形勢下,要樹立適應當前農村經濟發展新形勢需要的正確用人導向,倡導“能人治村”的觀念,堅持把挖掘能人、培養能人、引進能人、使用能人作為人才興村戰略的重要舉措,把“個人素質好、帶動群眾致富能力強、社會影響力大、群眾公信力高”的創業優秀分子,納入黨組織的“雙培雙帶”人才工程范疇,予以重點培養。
(二)以“雙高雙強”為標準,選拔能人村官
選拔能人村官不能僅以“能人”的經濟指標為衡量標準,而要把是否具備政治素質高、群眾威信高、帶頭致富能力強、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能力強的“雙高雙強”能力作為衡量標準。
(三)推行“三公開”,加強對能人村官的監管
要加強對能人村官的考核,在堅持黨務村務公開、村級決策公開、個人事項公開“三公開”基礎上,鄉鎮黨委要加大對能人村官平時為人處世綜合表現的考核力度,建立起暢通的群眾反饋渠道,定期聽取黨員群眾代表意見,重點掌握“能人”在村級財務管理、處理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的現實表現,發現苗頭及時處置,防患于未然。
(四)加大培訓力度,讓能人村官盡快適應農村管理工作
作為一名村干部,既要熟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又要了解本村現實狀況、存在問題和村民需求等,這需要村干部具有一定的領導能力和經驗,對此,需要加大對他們進行法規政策、農村實用技術知識、領導藝術和管理才能等方面的培訓力度,切實提高其管理村務和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讓他們在新的崗位上迅速成熟起來。
(五)根據先富能人實際情況,給予不同地位和職務
對于一些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處理村務的能人村官,可選拔其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的實職。對于那些愿意為村里發展和村民致富提供支持和幫助,但又不能全身心投入村里事務的能人,可給予他們一定的榮譽職務,讓他們充分發揮其在信息、資金、市場等方面的優勢,為村里發展服務。這樣,既能發揮引領農村發展的作用,又不會過多牽扯到其精力,可有效防止“當官不理政”的“空掛”現象。
(作者單位:中共河南省直黨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