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琴,胡朝暉,徐勤容,魏建紅,余獻梅 ,陳育群
(1.衢州市人民醫院,浙江衢州 324000;2.衢州市中醫院,浙江衢州 324000;3.衢江區人民醫院,浙江衢州 324000)
糖尿病自我管理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和關鍵[1],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使代謝指標發生變化,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2]。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教育,可增加患者的糖尿病相關知識,糾正不良行為[3],從而改善患者癥狀,降低糖化血紅蛋白值,減少各類并發癥的發生。本文對衢州市3家醫院住院糖尿病患者進行便利抽樣調查,了解患者糖尿病相關知識水平及自護行為,旨在探討和制定一套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提高教育效果,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增強。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納入標準:符合WHO 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糖尿病病程>1年;年齡≥18周歲,能進行語言溝通,無認知和行為障礙,愿意參加本研究;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婦女、病情較重或不能完成研究者及意識障礙、患有精神病患者。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對衢州市2家二級甲等醫院、1家三級甲等醫院的內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進行調查。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自行設計患者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居住地、病程及糖尿病知識來源、信息期望來源等。采用糖尿病知識量表(ADKnowl)[4]及自護行為量表[5]對患者進行測評。
1.2.1.1 ADKnowl量表 量表含治療、患病時、低血糖、身體活動的影響、減少并發癥的因素、吸煙/喝酒的影響、足部護理、飲食等8個維度,共26條目、111項目,每項目按知道(5分)、部分知道(3分)、不知道(0分)進行評估,總分555分。
1.2.1.2 自護行為量表 中文版自護行為量表內容效度0.88,各維度重測信度0.763~1.000,包含6個因子共18條目,其中飲食行為5條目、運動行為2條目、血糖監測行為2條目、足部護理5條目、用藥行為3條目、吸煙1條目。前5個因子以0~7分計分,分別代表完全沒有做到至完全做到,吸煙因子中吸煙計0分、不吸煙計1分,量表總分12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越好。
1.2.2 調查方法 患者入院第1天,內分泌科醫生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知識及自護行為測評,患者的一般資料由責任護士負責填寫,并由質量控制員(糖尿病專科護士)進行質量控制。共發放調查問卷120份,收回有效問卷120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總得分率=120×實際評分/120例應得分。
2.1 調查對象一般資料 患者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齡37~81歲,平均(49.68±14.10)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5例,高中及以上65例;城市居民62例,農村人口58例;病程:<5年61例、≥5年59例;初發糖尿病48例,占40.0%。患者絕大多數未接受過系統化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信息來源為民間口授65例、專業書刊13例、網絡電視媒體23例、其他19例;信息期望來源102例選擇醫護人員。
2.2 120例患者糖尿病知識測評結果 患者糖尿病知識總分195~455分,平均(339.10±15.79)分。120例患者糖尿病知識應得總分66 600分,實際得分40 988分,總得分率61.54%。各維度知識掌握情況見表1。

表1 120例患者糖尿病知識測評結果
2.3 120例患者自護行為測評結果 自護行為總分36~90分,平均得分(56.28±6.64)分。120例自護行為實際得分6 754分,總得分率46.90%。自護行為各維度測評情況見表2。

表2 糖尿病患者自護行為測評結果(n=120)
3.1 120例患者糖尿病知識和自護行為分析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因大多數患者未接受系統的糖尿病相關知識教育,且54.17%患者的糖尿病知識來源于民間口授,導致患者總體糖尿病知識水平較低,糖尿病知識得分平均(339.10±15.79)分,總得分率為61.54%,其中得分率最高的是低血糖知識(69.02%)、得分率最低的是足部護理知識(49.13%),其他方面知識得分率在60%左右;患者自護行為測評平均得分(56.28±6.64)分,總得分率為46.90%,其中得分率最高的是用藥行為(76.71%)、得分率最低的是足部護理行為(24.26%),其他行為得分率在50.0%左右。提示衢州市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現狀不容樂觀,必須對患者加強糖尿病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知識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
3.2 對策
3.2.1 加強健康知識宣教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指通過傳播、教育等手段使糖尿病患者能夠知曉正確的健康知識和信息并掌握相應的健康技能,采納和運用健康行為來管理自己的疾病。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推薦,糖尿病最佳治療方法為綜合療法,包括飲食干預、運動干預、藥物干預及自我監測、健康教育5個方面,其中健康教育是核心,糖尿病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治療[6]。糖尿病健康教育內容大致包括知識、態度、行為等方面內容[7],首先應在內分泌科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工作,以后逐步擴展至院內其他科室,乃至擴展到社區進行教育。
3.2.2 制定健康教育流程 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行為改變是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中最重要的效果評價指標[8]。我國初步實施了行為干預并總結出行為干預流程[9],但仍處于說教式教育階段。建議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流程,注重教育效果,應用PDCA不斷循環、不斷改進,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識達到中等以上水平。
3.2.3 激發患者行為改變的潛能 美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國家標準2008年版在指導原則[10]中提出,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管理應從說教式教育進展為更具有理論基礎的授權教育。授權教育可使患者的自我效能、自信心和自主性得到提高[11],并通過自身激發達到行為改變的目的。因此,應以患者為中心,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使其建立起積極、正確的信念和態度,達到行為轉變的目的,減少各類并發癥的發生。
3.3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 本研究在調查中采用了便利抽樣的調查方法,未進行年齡分層隨機調查,范圍僅限于醫院,未涉及社區調查,結果相對局限。進一步擴展工作范圍,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20.
[2] 王佳薇,覃競燕,張艷,等.臨床路徑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2,11(6):594-595.
[3] 金福碧,鄭和昕,林玲萍.“工作坊”式授權教育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隨訪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2,11(3):206.
[4] Speight J,Bradley C.The ADKnowl:identifying knowledge deficits in diabetes care[J].Diabetic Medcine,2001,18(8):626-633.
[5] 陳鈺儀,彭妙官.中文版糖尿病自護行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4):60-62.
[6] Susan LN,Joseph L,S.Jay Smith,et al.Self - management education for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2,25:1159-1171.
[7] 謝虹,劉純艷.糖尿病健康教育實施要素[J].護理學雜志,2005,20(7):71-74.
[8] Mulcahy K,Maryniuk M,Peeples M,et al.Standards for outcomes measurement of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J].The Diabetes Educator,2003,29:804-816.
[9] 樓青青,徐玉斕,楊麗黎.階段性改變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行為改變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5):420-421.
[10] Funnell MM,Brown TL,Childs BP,et al.National standards for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J].Diabetes Care,2008,31(1):S97-S99.
[11] Bergsma LJ.Empowerment education:the link between media literacy and health promotion[J].Am Behav Sci,2004,48:15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