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欲曉,鄭藹玲,馮娟文,范 婷,王霞佩,蔣培亞,邱定金
(1.海寧市人民醫院,浙江海寧 314400;2.海寧市中醫院,浙江海寧 314400;3.海寧市第二人民醫院,浙江海寧 314419; 4.海寧市第三人民醫院,浙江海寧 314408)
高危藥物是指當藥物使用錯誤時,會對患者造成明顯傷害的藥物[1]。護士是高危藥物治療的直接執行者,因此護士對靜脈輸注高危藥物的認知水平,直接影響用藥安全及藥物療效。筆者對基層醫院護士靜脈輸注高危藥物相關知識認知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其影響因素,旨在使護理管理者了解護士進行安全靜脈輸液治療的能力現狀,為基層醫院決策如何提升護士輸液服務能力、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提供科學依據,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海寧市4家縣級市醫院按方便抽樣的方法,從有靜脈輸注高危藥物治療的科室中抽取護士進行調查。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參考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2011年修訂的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標準[2]、藥理學、靜脈輸液相關解剖學和生理學相關知識以及征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一般資料,包括護士職稱、學歷、年資;第二部分為測試題,共50題,測試內容包括靜脈輸液相關的解剖學和生理學知識、高危藥物相關的藥理學基礎知識、輸液護理實踐標準,每題2分,共計100分。
1.2.2 調查方法 研究者發放調查問卷,用統一指導語說明填寫注意事項,護士現場填寫調查問卷,采用不記名方式單獨答卷,30 min收卷。
1.2.3 統計學方法 數據錄入EpiData 3.02數據庫,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20.0軟件,得分結果比較各組合格率,單因素分析采用x2檢驗。
發放調查問卷275份,回收275份,有效問卷273份,有效回收率為99.3%。有5人工作年限不詳,予以剔除,實際統計人數268人。268名護士一般資料見表1。268名護士靜脈輸注高危藥物認知測試總分30~90分,平均(56.18±10.71)分,其中解剖學和生理學知識8~34分,平均(21.68±4.88)分,藥理學基礎知識8~38分,平均(22.87±4.68)分,靜脈輸液護理實踐標準2~20分,平均(11.51±3.71)分,解剖學和生理學知識、藥理學基礎知識和靜脈輸液護理實踐標準三部分的答題正確率分別為54.21%、60.19%和52.31%。以調查問卷平均分56.18分為界,<56.18分為不合格,≥56.18分為合格,以護士一般資料為研究因素,護士對高危藥物認知的單因素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護士對高危藥物認知的單因素分析
3.1 基層醫院護士對靜脈輸注高危藥物相關知識的認知度較低 調查顯示護士對靜脈輸液相關的解剖學和生理學知識、高危藥物相關的藥理學知識、靜脈輸液護理實踐標準的認知程度處于低水平。缺乏高危藥物的藥理知識及不能正確掌握靜脈輸液護理實踐標準,可能影響護士在臨床中合理選擇穿刺靜脈及做好相應靜脈保護,對患者不能科學的評估和采取個體化的預防措施,靜脈輸注高危藥物治療前缺乏風險預判,可能導致輸注高滲、強刺激性或化療藥物時發生液體外滲、肢體腫脹、組織壞死等輸液不良反應,既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損失,又會引起患者和家屬不滿,投訴增多,甚至會引發醫療糾紛。靜脈輸液是發生護患糾紛最多的治療環節,患者和家屬很關注實施穿刺護士的知識、技能和態度。李觀芝等報道[3]低年資護士發生靜脈輸液風險的首要原因是用藥知識及經驗缺乏,調查結果也顯示低職稱、低學歷、低年資的護士對高危藥物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低于高職稱、高學歷、高年資的護士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4,5]。究其原因:基層醫院護理管理人員安全輸液管理的理念相對滯后,沒有在全院普遍地、系統地開展輸液治療專業知識教育培訓;高年資護士有較長時間臨床靜脈輸液治療經驗,對高危藥物的認識有一定的積累,低職稱、低學歷、低年資護士相關的知識主要來源于教科書和他人的經驗傳授,主動從護理雜志和網絡獲取相關知識的能力明顯偏低;另外,基層醫院護士配備相對不足,院外繼續教育機會有限,即便有了繼續教育的機會,護理部一般也是安排管理層和高年資護士參加,導致基層醫院護士靜脈輸液相關知識的更新不及時。
3.2 對策
3.2.1 建立完善的靜脈輸液管理制度 基層醫院應借鑒國外及上級醫院的管理經驗,成立護理部領導下的靜脈輸液安全管理委員會或專業小組,制定完善的靜脈輸液管理制度。通過靜脈輸液安全管理委員會成員對目前醫院靜脈輸液狀況進行現狀調查,分析原因,并把調查結果反饋給全院臨床護士,使護士意識到在為患者進行輸液治療中存在的不足和風險,來促進護士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不同的途徑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
3.2.2 護理部積極搭建學習平臺 護理管理者要為護士創造學習機會和條件,爭取院部經費支持,采用請進來、送出去等繼續教育方式,對基層醫院護士系統地進行安全靜脈輸液理念、知識的培訓,幫助其更新靜脈輸液專業知識。課程的設置可以包括:靜脈輸液的歷史和進展,靜脈輸液的基礎理論知識,藥理學知識,現代輸液工具的選擇和評價,護理程序在靜脈輸液中的應用,2011版的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標準等。使護士掌握輸液治療相關解剖學和生理學知識;提高對高危藥物的認知度,如輸注藥物的滲透壓、pH值,化療藥物的毒性反應,高危藥物對血管壁產生刺激性的原理和外滲的后果;應用護理程序根據患者個體的特殊性,對患者的病史、病情、治療方案、血管通路等進行全面評估,并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掌握最新的靜脈輸液實踐標準,主動選擇安全的靜脈通路來完成靜脈輸液治療,降低輸液通路選擇不當導致的不良后果;加強靜脈輸液治療專業護士的培養,提升輸液服務能力,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Mckee J,Clesry S.High-risk.high-alert medicatio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a regional state psychiatric facility[J].Hospital Pharmacy,2007,42:323-330.
[2] Alexander M,Hunt C.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M].3rd ed.Massachusetts:Infusion Nurses Society,2011:36.
[3] 李觀芝,吳李敏,李麗娟.基層醫院兒科低年資護士發生靜脈輸液風險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對策[J].護理與康復,2013,12(3):276-277.
[4] Secco ML.A survey study of pediatric nurses:Use of information sources[J].Computers Informatics Nursing,2006,24(2):105-112.
[5] 王欣然,耿笑微,岳鵬等.ICU護士對“嚴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療指南”認知現狀調查[J].護理研究,2008,22(8):2085-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