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輝
【摘要】從微觀現象和社會反映看,小微企業資金緊張和融資難問題仍較為突出。文章針對目前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現狀和問題,提出扶植實體經濟,發展綠色信貸;進行產品創新,優化流程環節;建立共享的全國小微企業征信平臺;積極推動小微銀行發展等創新對策。
【關鍵詞】小微企業 金融服務 創新
【中圖分類號】F832.42 【文獻標識碼】A
我國小微企業雖然規模小,但數量龐大,小微企業大多從事實體經濟業務,它們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特別是科技型小微企業擔當了技術創新先鋒。近年來,小微企業對GDP的貢獻超過50%,稅收占比接近六成,在解決城鎮新增就業問題上更是提供了80%以上的崗位,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一直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國家先后出臺了多項政策,金融機構也采取了許多措施。2012年1月,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防止金融脫離實體經濟,減少金融投機泡沫,4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出臺,對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總體而言,這些方針政策正在發揮積極作用,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狀況有了一定改善。
但從微觀現象和社會反映看,小微企業面臨成本上漲、營業收入增長緩慢、企業轉型升級的壓力依舊很大,小微企業資金緊張和融資難問題仍較為突出,如2014年兩會全國工商聯提案數據表明,90%的民營企業在發展中最大瓶頸是資金緊張,最大的困難是缺錢,約60%的民營企業在銀行貸不到款,他們面臨著資金使用成本昂貴、資金鏈斷裂風險增大等問題。在小微企業現有外源融資渠道中,銀行仍是小微企業融資的首選,但銀行服務仍存在較大改進空間。所以有必要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現狀及問題進行研究,探討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創新與完善的對策。
小微企業界定
我國小微企業的概念最初是由中國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他把小型、微型或家庭作坊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統稱為小微企業。2011年6月,由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出臺《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開始在企業劃分中引入微型企業的范疇,將中小企業明確劃分為微型、小型、中型三種類型,首次將個體工商戶納入《規定》執行范圍,并根據企業所屬行業,選取營業收入、從業人員、資產總額作為標準對企業進行分類界定,例如,從業人員2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300萬元以下的工業企業為微型企業,營業收入300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300萬元以下的建筑業企業為微型企業。當然,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及社會狀況下,企業的發展水平也不一樣。因此小微企業定量界定的具體標準也會不斷變化。
本文所指的小微企業是符合我國2011年頒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界定的小型和微型企業。①根據國家工商總局全國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報告課題組調查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各類企業總數為1527.84萬戶,其中,小型微型企業1169.87萬戶,占到企業總數的76.57%,若將4436.29萬戶個體工商戶納入統計后,小型微型企業所占比重達到94.15%。
我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現狀
金融服務,簡單地講就是指金融機構為其服務對象提供資金融通等方面的服務,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是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面向小微企業資金需求開展的業務總稱。②
銀行業機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現狀。一是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穩步增強。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切實加強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拓寬客戶覆蓋面,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化和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截至2013年7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6.5萬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22.5%,較年初增加1.6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3533.3億元。小微企業貸款投入到了制造業、批發與零售行業及農林牧漁業等經濟支柱行業,同時對科技創新企業、勞動密集等行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根據央行數據顯示,2013年小微企業人民幣貸款增速達14.2%,在所有企業中是最快的。
二是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產品呈現多樣化。近年來,金融機構積極開發新的信貸產品,滿足客戶的差異化需求,相繼開發了倉單質押貸款、動產質押貸款、林權質押貸款、股權質押貸款、保單質押貸款、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專利權質押貸款、聯貸聯保貸款、組合貸款、最高額可循環貸款、中介擔保貸款、保險保證貸款、企業法人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保證、股東和經營者自有房地產抵押、小企業法人賬戶透支、分期還款、銀行承兌匯票等幾十款針對小微企業的信貸產品。如石家莊百年巧匠公司,正是獲得建設銀行170萬元“專利權質押貸款”,才擺脫了發展初期資金短缺的尷尬,走上了快速發展之路。
三是小微企業金融業務流程不斷優化,建立專營機構。各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地方性商業銀行積極優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流程,建立專門服務于小微企業的業務經營中心。“信貸工廠”模式已在眾多金融機構推行,“信貸工廠”是工業化流水線生產模式在小微企業信貸領域的運用,強調標準化操作,實行產品銷售和后臺作業相分離,信貸操作集中處理,執行統一的業務操作規范,通過流程之間的緊密銜接,“信貸工廠”大幅提高了業務流程效率,同時因為關鍵崗位分離,明顯提高了風險控制能力,有效滿足了客戶金融服務和銀行風險控制的雙重需要。
四是小微企業客戶開發集約化程度加強。金融機構將產業集群開發,1+N供應鏈模式開發作為小微企業業務主要支撐點。產業鏈金融是我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創新,它是以產業鏈核心企業為依托,針對產業鏈各個環節,設計針對性強的個性化金融產品,解決產業鏈中企業融資問題。民生銀行“乳業產業鏈金融模式”為伊利集團上游的奶牛養殖供應商和下游的經銷商提供批量貸款服務,民生銀行在2012年與伊利的戰略合作中為伊利集團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分銷商提供30億元授信,其中分銷商授信額度20億元。河北中小企業集聚的產業集群眾多,各具特色,全省具備一定規模的特色經濟產業集群300余個,相關企業超過10萬家,中行河北省分行先后赴滄州青縣電子機箱、南皮五金機電、邯鄲永年五金配件、廊坊勝芳家具、邢臺沙河玻璃制造等河北省產業集群實施重點幫扶,集中人員、集中調查、集中發起,集中審批、集中投放,有力支持了地方經濟發展。工行保定分行將白溝箱包、安國中藥、容城服裝、高陽紡織、雄縣塑料等22個產業集群定為重點服務市場。
P2P網絡借貸平臺金融服務現狀。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所謂P2P網絡借貸平臺,是指個人通過網絡平臺相互借貸,貸款方在P2P網站上發布貸款需求,設置自己的借款利率,出借方根據貸款方的信用評級結合貸款方上傳的資料綜合判斷其風險程度,決定是否出借,并通過網站將資金借給貸款方。很多P2P公司自身規模較小,承諾收益高,風險控制較為欠缺。據悉,國內目前有1000多家P2P公司,較2013年增長近5倍,2014年貸款規模也有望突破千億元。多數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客戶資金需求量往往不高,時間較短(小于1年),如果找銀行貸款,銀行往往“看不到眼里”,而且手續繁瑣,一般最快十天才能放款,而通過網貸平臺貸款,只要信譽度高、信用好,從發標到競標完成一般不超過三天。
小額貸款公司金融服務現狀。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2013年小額貸款公司數據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7839家,貸款余額8191億元,全年新增貸款2268億元。江蘇、遼寧、內蒙古、安徽、河北五省區的小額貸款公司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江蘇以573家的規模位列首位。目前我國小貸公司在業務運作上出現了兩種不同的代表模式:類銀行信貸模式和小額信用貸款模式,能得到“類銀行信貸模式”授信的是資質較好、負債比例低、擁有一定優質資產的企業,如同銀行小微業務的目標客戶;“小額信用貸款模式”的目標客戶是更為草根的客戶,包括信用條件非常有限、資產較少、缺乏合格抵押擔保物的大眾個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小微金融機構發展緩慢。我國典型的小微金融機構就是村鎮銀行,村鎮銀行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準,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但是,從農村信貸市場的總體規模和格局來看,我國村鎮銀行對農村的貸款支持偏小,設立速度緩慢,并且基礎設施不完備。例如目前河北省27家村鎮銀行只能辦理存款和貸款這一單一而傳統的金融業務,村鎮銀行結算手段落后、核心系統不完善、沒有信貸系統、沒有網銀、沒有信用卡,不能直接使用人民銀行的大小額支付結算系統,不能做到客戶資金的快速便捷到賬,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從服務能力到服務水平,沒有任何優勢和競爭力。
銀行貸款利率高,辦理貸款的程序和時間過于繁長。小微企業認為銀行仍有讓利空間,2013年博鰲論壇發布《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報告:中國現狀及亞洲實踐》顯示,盡管2012年中國人民銀行兩次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66.1%的企業并未感受到降息帶來的融資成本降低效應。這可能與小微企業向銀行貸款時還附帶很多額外要求如存款、購買理財產品等有關。報告還顯示45.8%的小微企業認為,銀行貸款還存在資金到位時間過長的問題。小微企業所需的貸款大多為較短期限內急需使用的資金,而且使用貸款的頻率較高,銀行常規化的傳統貸款方式,流程和環節太繁瑣、審核周期冗長、辦理手續也過于繁雜。
國有商業銀行小微金融服務規模較小。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小微企業信貸上缺乏明顯優勢,據四大國有商業銀行2012年年報顯示,中、農、工、建四大行2012年的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量分別為49289億、60652億、83865億和46903億,合計超過24萬億元;而小微企業2012年的信貸余額合計是4萬億元,占比約16.7%,平均貸款增速為15.65%。相比之下,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股份制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的增量直逼四大行,平均增速也遠遠超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如民生銀行截至2012年年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到3169.5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44.56億元,增幅36.33%。目前我國國有大型銀行,更愿意將信貸資源投向大型國企,小微信貸市場開拓主要還是以銀行、政府、企業的合作為主,通過政府的產業集群規劃和擔保,銀行在其中給小微企業提供授信。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創新與完善
扶植實體經濟,發展綠色信貸。金融機構要把戰略轉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需求上,要在小微企業自主創新、轉型升級、提高附加值等方面發揮支持作用,扶持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傾斜授信資源,加大對有市場發展前景的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授信支持力度。例如河北省張家口市是全國風電開發的主戰場,近年來,中行張家口分行對尚義華能風電、新天風能、廣恒新能源等11個優質重點項目給予授信支持,到2013年末,該行累計投放新能源風電項目信貸26.13億元。
加強客戶研究,積極進行產品創新,優化流程環節。金融機構要優化服務,針對小微企業資金需求“短、少、頻、急”的特點,積極開展產品創新,對小額貸款戶和小微企業要開辟綠色通道,簡化授信流程和審批環節,適當調整利率、還款方式和期限,使之與客戶經營周期更匹配,使融資成本更低,由單純提供融資服務轉向提供集融資、結算、理財、咨詢等為一體的綜合性金融服務。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成長分為初創、成長和成熟期,不同發展階段的風險特點和資金需求特點差異較大,金融機構要針對小微企業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特征,制定不同的信貸政策,設計不同信貸產品,提供特色金融服務。
建立金融機構共享的全國小微企業征信平臺。信用不足是小微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原因之一,企業和個人的信息被相互保密的不同機構所掌握,造成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因此,要提高小微企業融資效率,防范和化解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的風險,必須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加強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之間的有效溝通,加強雙方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③可以建立全國小微企業征信平臺,整合分散在稅務、工商、海關、水電、社保等部門以及行業協會和商會中的小微企業信息,把小微企業的公司概況、產品特點、行業前景、企業和企業主個人信用記錄等信息錄入到平臺,該平臺對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互聯網金融等金融機構開放,借助該平臺,金融機構可以了解服務對象的信息,進行準確有效的企業綜合信用評級和貸款風險評估,掌握資金安全狀況,防范金融風險。
推動小微銀行發展,發揮其服務小微企業的優勢。小微銀行在地域和組織結構、獲取信息上更加貼近小微企業,并且由于資本金的限制,自然會把小微企業作為經營的重點客戶,所以國家應大力推動和支持小微銀行發展④,給予優惠政策,如可以在利率市場化之前,允許城商行、村鎮銀行等小微銀行存款利率有一定的上浮幅度(如上浮1%以內);建立起對接國家財政、社會基金等服務渠道;發放的小微企業貸款減半征收營業稅;在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支持下,盡快向村鎮銀行開通大小額支付系統、征信系統等服務系統,盡快實現聯網、結算方式多元化等。
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建立長效風險分散機制。大多數小微企業規模小,固定資產少,缺乏被金融機構認可的合格抵押品,所以委托擔保機構為其進行信用擔保從而取得銀行貸款成為小微企業融資重要路徑,我國應建立以商業擔保為主、政策性擔保和互助性擔保為輔的信用擔保模式,政府可以建立小微企業風險補償基金,完善再擔保體系;制定專門的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法律法規,對擔保機構的資格認定、準入制度、行為規范、法律責任、風險分擔、退出機制等作出法律規定;指定專門機構加強對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行業的監管等,建立起一種能協調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各方利益關系的長效風險分散機制等。
(作者為河北金融學院副教授、河北省科技金融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34576242)
【注釋】
①楊慧慧:《我國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硏究》,安徽大學2012年碩士學位論文,第7~8頁。
②周穎,張翔:“國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研究綜述與展望”,《時代金融》,2013年第3期,第243頁。
③韓楊:《小微企業融資問題與對策研究》,吉林大學2012年碩士學位論文,第55頁。
④姜風旭:《我國小企業融資困境與對策研究》,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博士學位論文,第87頁。
責編/許國榮(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