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俄羅斯、烏克蘭特約記者 汪嘉波 蕭雅文 ●本報記者 高 穎 ● 候 濤 柳玉鵬圖片說明:29日,烏克蘭當局在基輔展示了從東部民兵武裝手中繳獲的俄制坦克和其他武器裝備。俄羅斯被指責“入侵”烏克蘭不是什么新聞,但28日俄軍第一次被指責“攻占”了一座城市——烏東部邊境重鎮新亞速斯克,而北約公布的衛星照片適時地為“入侵”提供了佐證。29日應聲上漲的油價,顯示嗅覺最靈敏的國際財經界已達成“俄烏危機再次升級”的判斷。如往常一樣,俄羅斯斷然否認“入侵”,不過普京建議烏東部民兵為被圍困在新亞速斯克的烏政府軍留一條“人道主義走廊”,顯示該地區至少已落入親俄的烏東部武裝手中。盡管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支持歐洲盟友對俄“實施新制裁”,并邀請烏總統波羅申科9月訪問白宮,但他這一次為烏站臺顯得底氣不足。28日他的表態透露出一個信息:與暫時不考慮出兵敘利亞追剿ISIS相比,華盛頓更不可能出兵烏克蘭。烏總理亞采紐克29日宣布啟動“加入北約”進程,不過基輔的雄心隨即遭到俄能源部長諾瓦克的警告,他說:“在取暖季到來前,這個局勢還真是非常嚴峻”。烏克蘭東部“危險升級”? “今天烏克蘭總統必須在基輔。” 28日晚,烏總統波羅申科在視頻講話中宣布取消對土耳其的訪問。“由于俄部隊實質性進入烏克蘭領土,頓涅茨克州南部地區形勢急劇尖銳化,我決定取消對土耳其的訪問,盡管那里安排了烏克蘭急需的7次重要的國際性雙邊會談。” 據英國《衛報》29日報道,在基輔方面指責俄羅斯事實入侵后,西方大國舉行了一連串緊急會議來表達對俄羅斯的強烈回應。聯合國安理會28日召開緊急會議,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在白宮召集,北約和歐洲領導人也即將開會討論對俄的回應。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發言人說,最新的俄軍入侵指控使局勢“危險升級”,“國際社會不能允許”。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入侵”竟然就發生在明斯克俄烏首腦握手后兩天,如果俄羅斯不停下來,“那么它毫無疑問將面臨進一步后果”。歐洲領導人30日將在布魯塞爾峰會上探討針對莫斯科的新制裁。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人29日稱,俄羅斯的行為“已經等同于軍事干涉”。法新社稱,有關俄軍動向的最新說法正在引發一種擔憂,即莫斯科的胃口“不只是克里米亞”。 28日在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上發生了美俄代表對罵的場面。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薩曼莎·鮑爾要求俄羅斯“停止撒謊”,她咆哮道:“面具正在脫落……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行動的本來面目——在另一個主權國家處心積慮地支持非法分離分子,現在又同他們一起戰斗。” 俄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則表示,那些人只是在烏克蘭的“俄志愿者”。對安理會當天未能通過由俄提出的要求在烏東部停火的聲明,丘爾金指責說,“由于安理會某些成員用心不良,致使安理會終究未能發揮其在解決烏克蘭危機中的作用”。 基輔28日提出緊急約見28個北約國家的大使,烏總理亞采紐克29日稱,政府將請求議會結束烏克蘭的“不結盟”狀態,并啟動加入北約的進程。亞采紐克本周曾要求北約對烏軍在東部的戰斗提供“實質幫助”。另據法新社報道,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下周將參加在英國威爾士舉行的北約峰會,并會晤奧巴馬。在28日烏克蘭指責俄實質性入侵后,奧巴馬表示美國將堅定地同盟友站在一起,來解決烏克蘭沖突。但他同時表示,華盛頓還未接近于授權空襲敘利亞的極端分子,而在烏克蘭,美俄的軍事對抗是“不可能的”。他還說,雖然北約內的前蘇聯國家現在可以指望美國的軍事防御,但這樣的擔保不適用于非北約成員國烏克蘭。俄嘲笑北約衛星照片 北約周四發布了新的衛星照片,顯示“烏克蘭主權領土存在俄羅斯軍隊”,“8月底拍攝的照片記錄了俄炮兵部隊在烏境內移動,后來在克拉斯諾頓地區裝備了火力陣地”。衛星照片還記錄了從俄向烏轉移其他重型裝備,包括防空火炮、火炮、坦克以及裝甲運輸車等。 對此,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嘲諷說:“北約之前公布了不少類似衛星圖,這些圖片現在都讓他們自取其辱。最近幾個月里,所謂‘俄羅斯陳兵烏克蘭衛星圖像,已經成了一個常用詞,與屢見不鮮的‘英國學者證明是一樣的概念。”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9日在與伊朗外長扎里夫會晤后表示:“我們聽過各種各樣的猜想,這不是第一次了,但他們沒有一次向我們展示事實證據。” 俄常駐歐盟代表奇若夫表示,這一傳言只不過是在為即將舉行的歐盟峰會造勢,“每逢歐盟重要會議前夕,他們都熱衷于傳訛。” 俄總統普京并沒有對烏指責俄軍入侵做出正面回應。但他28日深夜發表聲明,呼吁烏克蘭東南部的民兵武裝,為被包圍的烏政府軍開辟一條“人道主義走廊”,“避免不必要的犧牲,給予他們機會自由離開交火地區”。29日烏東部民兵武裝表示接受這一提議。普京還呼吁基輔立即停止軍事行動,并坐在談判桌前與頓巴斯地區代表談判。 外交學院教授高飛2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雖然不清楚是正規軍還是志愿軍,烏克蘭東部戰線吃緊,俄羅斯干預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然而,即使如此,俄的目的也不是真想軍事干預,它只是不想失去烏克蘭,只是希望維護影響烏克蘭政局的杠桿。俄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和烏當局達成協議,讓烏東地區在未來的烏克蘭政壇有更大發言權。 29日普京在俄中部出席青年夏令營活動時發表講話,稱烏克蘭危機是一場悲劇。他說烏俄民族“幾乎算是同一個民族”,而烏當局對東部城市的攻擊讓人想起 “二戰時納粹攻打列寧格勒”。 俄羅斯《觀點報》29日發表題為“再一次狼來了”的文章稱,烏克蘭危機上升到一個新階段,基輔正式指責俄軍入侵烏克蘭,目的是將西方拖入沖突。基輔希望以俄羅斯坦克向烏克蘭推進的消息來嚇唬歐盟,以便從北約得到直接的軍事援助。另外,由于歐盟內部已出現要求取消對俄制裁的聲音,烏克蘭和美國希望以此來打消歐盟的這一想法。另外,指責俄正規軍入侵,可以讓基輔政府為自己在東南部作戰中失敗辯解。烏當局舉證俄軍“入侵” 法新社29日發自烏克蘭東部的報道說,目前在烏東部為基輔作戰的軍人們只有兩個選擇,要么向親俄武裝投降,要么就準備戰死。“俄羅斯入侵”激起了烏克蘭國內的悲憤情緒。據烏通社29日報道,28日東部城市馬里烏波爾舉行3000人集會反對“俄羅斯入侵”以及親俄武裝。人們帶著烏克蘭的象征物、穿著愛國主義T恤聚集到剛剛拆除了列寧紀念碑的廣場,高唱烏克蘭國歌。市長尤里·霍特魯別尤也在集會上發言,然而在他發言時人們吹口哨并高呼“恥辱!” 烏克蘭國家安全委員會新聞中心29日公布了被俘俄士兵的資料,以證明俄軍對烏克蘭進行了“入侵”。資料稱,“被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工作人員扣押在盧甘斯克州的俄羅斯武裝部隊第九摩托化步兵旅士兵彼得·霍赫洛夫,1995年出生,在審問中供述,自己所在部隊向‘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和‘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的恐怖分子轉交軍事裝備和彈藥,包括BM-21‘冰雹多管火箭炮等。”據烏國家安全委員會稱,根據俄士兵的供詞,為隱瞞俄軍參與的事實,士兵們被命令除掉了軍事裝備上可用來確定其產地的工廠標記、數字和符號。 29日,烏當局邀請各國駐烏使館武官和記者,在基輔參觀俄“入侵罪證”:從東部民間武裝繳獲的俄制武器和裝備。 烏克蘭《消息報》29日稱,分離主義者證實,他們的隊伍中不但有俄羅斯志愿者,而且有“專門被剝奪了假期的軍人”。烏克蘭新聞網同天報道稱,俄士兵母親委員會聯盟發表聲明稱,俄士兵“被強行派往烏克蘭參戰”,“他們當中不僅有合同兵,還有現役兵。”該聯盟稱,目前在烏境內“大約有1.5萬名俄士兵”。制裁,到底誰更傷不起 從目前看,西方似乎已認定了俄入侵烏的事實,新一輪制裁不可避免。亞采紐克呼吁西方“凍結俄羅斯全部境外資產”,“阻止俄羅斯資產在美國和歐洲的銀行業務”。但美國和歐盟對基輔方面的提議并未作出明確回應。因為西方輿論認為,“凍結俄羅斯金融體系”是制服俄羅斯的最后一招,如果采取這一措施,就等于完全斷絕與俄羅斯的關系,放棄對俄羅斯的影響。“凍結政策”只能在俄烏全面開戰、戰事擴展到烏克蘭全境的極端情況下用,眼下談論俄烏進入戰爭狀態還為時過早。 俄《獨立報》29日分析稱,凍結俄銀行資產可能性不大,查封俄在西方國家的外匯儲備將會嚴重影響世界對美國金融系統的信心。俄經濟分析師索洛科表示,最有可能的是對俄羅斯石油天然氣、鋼鐵和金融系統實施新制裁。如果局勢升級,西方可能采取類似對伊朗的制裁措施。新加坡一名市場分析師29日對法新社說,歐美新制裁可能引發俄方進一步的報復,會讓歐元區產生震蕩。 以《環球時報》記者在莫斯科的體會,西方針對俄羅斯的三輪制裁措施已經對俄的經濟和社會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普通百姓從市場食品價格的變化上就可以感受到。但是,整體而言,制裁并沒有給俄羅斯造成“致命傷害”,俄民眾對普京的支持一如既往。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29日在點評俄烏局勢時說:“在取暖季到來前,這個局勢還真是非常嚴峻。”6月中旬俄已經減少了對烏的天然氣供應,諾瓦克警告說,“今冬從俄羅斯送往歐洲的天然氣有被烏克蘭半道截下留給自己用的風險。”俄媒認為,冬天即將來臨,如果歐盟不想挨凍,就該勸說烏克蘭尋找妥協方案,而不是寄希望于戰場。 社科院俄羅斯問題專家楊進29日對《環球時報》說,烏克蘭當局小看了俄羅斯的意志和決心,不能接受親俄武裝在烏克蘭東部被烏政府軍徹底打壓,這應該是俄羅斯不會放棄的底線。▲
環球時報201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