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運
(廣東粵電靖海發電有限公司,廣東 揭陽 515223)
靖海電廠DEH系統重大缺陷分析與處理
陳 運
(廣東粵電靖海發電有限公司,廣東 揭陽 515223)
靖海電廠自投產以來出現了OPC異常動作、信號翻轉導致調門異常關閉、功率回路投入造成調門異常關閉等重大缺陷,經過詳細排查及采取有效措施,缺陷已經消除。
DEH系統;OPC動作;信號翻轉;異常減負荷
廣東粵電靖海發電有限公司2×600 MW+2×1 000 MW機組DCS系統均為北京ABB貝利控制有限公司的Symphony系統,DEH均設計為一體化系統,作為一個控制站掛在DCS環網上,與其他控制站采用一樣的控制方式,配置了1個PCU控制柜以及2個端子柜,PCU內配置了2對冗余BRC。
2.1 OPC軟硬件介紹
軟件回路邏輯做在BRC內,觸發OPC動作有3個條件(或):轉速大于3 090 r/min;轉速大于2 000 r/min時,轉速的加速度大于4 r/min每個掃描周期;汽輪機在已經掛閘且中壓缸排汽壓力大于額定值的15%的情況下出現發電機并網開關跳閘(甩負荷)。硬件回路通過3塊TPS02卡件及1塊TPSTU02端子板實現,TPSTU02上有4排繼電器,分別對應功率負荷不平衡、OPC、低壓遮斷、高壓遮斷。3塊TPS02卡件獨立運算,最終經過3取2邏輯再觸發繼電器動作。
2.2 故障情況
#1、#2機組自投產以來共發生了4次OPC異常動作,分別是2007年10月#2機組OPC動作、2007年11月#2機組OPC動作、2008年10月#1機組OPC動作、2009年5月#1機組OPC動作。
2.3 分析處理
前3次動作后經檢查邏輯發現,2DOVERSPEED103、2DOSPACTIVE信號都沒有出現,基本可以判斷軟回路103%超速及甩負荷沒有發生,硬件回路故障因為缺乏監控手段,未能排除。因為此OPC動作具有偶然性,而且瞬間恢復,加上監控手段的不足,導致缺陷一直未能消除。為了徹底查找問題,在邏輯中增加了每個回路動作時的記錄點,考慮到我廠處于電網的末端,經廠家同意將加速度動作的觸發定值改為40 r/min每個掃描周期,把硬回路對應的輸出繼電器觸點接到SOE卡件上。
在以上措施完善后,于2009年5月#1機組OPC再次動作,經過中試所的技術人員到現場排查邏輯回路,軟硬件回路都沒有動作記錄。判定很可能是干擾造成誤動,但是由于DCS系統的記錄比較慢,干擾觸發的保護動作未能記錄到。為此,在機組小修期間重點排查了接入信號的抗干擾能力,最終發現DEH的3個轉速信號使用的是同一根7芯電纜,沒有采用獨立屏蔽層,容易造成3路轉速信號之間的相互干擾,經過試驗和測試,證實了轉速信號的抗干擾能力很差。重新敷設3根獨立的屏蔽電纜后,OPC誤動沒有再出現。
3.1 故障情況
2011年6月6日11:05:47,#1機組DEH系統的“52#柜2BRC RUN OSP”報警,時間為2 s,且4個高壓調門、2個中壓調門同時小幅關閉,最大關閉幅度在10%,負荷由511 MW降到498 MW。
3.2 原因分析
經查閱DCS相關的歷史趨勢和DEH邏輯,確認是由“RUN”(運行)信號在BRC間傳輸時發生翻轉導致的。
在DEH邏輯中,“RUN”信號在畫面上對應一個投入按鈕,在機組啟動時,汽機掛閘后,起到打開主汽門的作用,按鈕投入后則一直保持為“1”。從圖1中看到,“RUN”信號在BRC1內有一個DO/L上網點(運行1);在BRC2內也有一個DO/L上網點(運行2),運行2信號引到幾個調門開度指令。這次異常的直接原因就是運行2信號由“1”變成了“0”,導致幾個調門的指令由當前值切到-3,但持續時間很短就恢復了。

圖1 “RUN”信號在2對BRC間的通訊示意圖
3.3 處理措施
利用檢修的機會,與廠家一同對設備的軟硬件進行檢查及升級。梳理DEH系統內BRC間通訊的重要信號,對于能引起機組擾動等異常情況的重要信號增加3取2邏輯,防止翻轉情況的發生,即在源BRC中把信號分成3個相同信號,同時通訊到另一對BRC中再執行3取2邏輯。對于一些不會引起機組異常情況的不涉及保護的通訊信號,增加屏蔽信號防止翻轉。
增加了3取2邏輯的信號有RUN、OPEN VV、TPR ACTIVE。增加屏蔽信號的有CLOSE MSV2 R、CLOSE MSV1 L、CLOSE RSV2 R、CLOSE RSV1 L、START CV/IV LEAK TEST、OPEN OIL TEST SOLENOID、TEST HPT 8YV、TEST HPT 5YV、TEST HPT 7YV、TEST HPT 6YV、START MSV/RSV LEAK TEST、AUTO SET TARGET、R RSV TEST、L RSV TEST、TURB TRIPPED OSP SEL。
經過以上措施完善后,沒有再出現信號翻轉現象。
4.1 異常情況
2013年8月25日02:40,#4機組負荷 500 MW,運行人員退出AGC運行模式,投入DEH功率回路后,汽機調門迅速關小,給水流量急劇減少,導致“給水流量低MFT”。
4.2 分析處理
經過詳細排查邏輯發現,造成此次異常減負荷的主要原因是DEH系統中目標值(Target)及設定值(Setpoint)跟蹤回路的邏輯設計存在缺陷,在功率回路中目標值跟蹤回路的運算塊運算順序排列不連續,如圖2所示,在塊號為1433的功能碼與塊號為1439的功能碼之間插入了塊號為1449的功能碼,由于BRC內部掃描是按照塊號從小到大的順序進行的,這就使得在功率回路投入后的每一個運算周期內,如果正好出現一次調頻動作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實際負荷波動的情況,設定值信號也隨即發生變化,BRC繼續掃描1956以后的塊號,掃完一次再重新開始,那么塊號1433的功能碼數值開始變化,直到1438,但是塊號1439的功能碼數值決定于塊號1449的功能碼,而塊號1439比塊號1449先掃描,則造成塊號1439的功能碼讀了塊號1449的功能碼的上一個掃描周期的數值,則造成目標值比設定值信號晚了一個掃描周期,那么塊號1445的功能碼就會產生偏差,觸發HOLD信號,使塊號1894的功能碼產生閉鎖。在功率回路投入后,目標值由當前閥位值0~100切換為當前負荷500 MW,但是由于塊號1894的閉鎖作用,設定值信號還保持為0~100數值,在功率PID中,設定值還是0~100的閥位值,但是PV值已經切換為當前負荷500 MW,那么在PID的作用下,閥位指令迅速減少,直到為0。

圖2 目標值(Target)及設定值(Setpoint)跟蹤回路示意圖
經歷史邏輯檢查,在調試前已經增加了塊號為1449的功能碼,而在賦功能碼塊的時候未能按照邏輯運算的順序從小到大來賦予,造成了這次異常。經過論證,刪除塊號1449的功能碼后,此缺陷沒有再次出現。DEH內部邏輯修改必須經過充分的論證,特別是對塊號的賦予工作必須高度重視。
以上3個缺陷直接影響著汽輪機的安全穩定運行,通過相關技術人員深入分析排查,已經查明原因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缺陷得到有效消除,為相同或類似設備排查問題及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了參考。
2014-05-29
陳運(1982—),男,廣東高要人,工程師,技師,研究方向:電廠自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