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楊利華+劉猛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技術也隨之快速更新進步,同時城市的多元化建設也在推動著礦業的進一步發展建設,經濟的增長帶動著工業的前進步伐,城市多元化的建設使人們對礦物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這樣進一步推動著我國礦業的發展。這就要求在礦物勘察的過程中,地質找礦的相關工作人員要用科學的方式進行勘察,對地質找礦的成因進行分析總結。基于此,文章在對礦產資料進行分析整理的基礎上,分析了現階段的找礦現狀,研究了地質找礦的相關途徑和方法。希望相關研究分析能夠對未來的地質找礦的工作有一定幫助,提升找礦的品質,也為后續該領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用的借鑒資料。
關鍵詞地質找礦;成因;研究
中圖分類號:P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2-0198-01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我國的礦物勘察一半都是采取地質調查、礦產的勘測、發現礦產的傳統方式,對于更進一步的深入找礦研究不足,所以,改革地質找礦的工作現狀勢在必行,因此,對找礦成因進行先關分析研究也成為了首要解決的問題。
1現階段我國的找礦現狀
隨著現代化的進展,所需求的礦產資源不斷增長,但是目前所能探測到的礦產儲備含量嚴重不足,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據相關書籍顯示,我國現階段的礦產勘測只有1/3,這在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地質找礦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就地質勘查工作的探測深度而言,國外的平均勘測深度一般都在八百米,但是國內的勘測深度只有不足五百米,這也說明了我國道德地質找礦工作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有很大的差距,但也有著巨大的進步空間,尤其是在深部勘察找礦方面。
2我國礦床成因
2.1 物源分析
熱液型銅礦石內的瀝青來自于下部下古生界以前的地,屬于腐泥型,鉛同位素表明成礦物質主要來源于上地殼;蒸發巖的硫同位素組成與銅礦石中的輝銅礦的硫同位素組成類似,反映了硫是來源于上部沉積地層的特點;而玄武巖中黃鐵礦的硫同位素組成則類似于火山H2S或斑巖銅礦的硫同位素組成可能與玄武巖的火山噴氣有關;C-O、H-O同位素組成特征表明熱液中的水最初來自于大氣降水的盆地熱鹵水與大面積分布的玄武巖發生了水? 巖反應和同位素交換。產于白果灣組底部砂礫巖中的銅礦根據錢壯志等的研究成果表明,礦石中的鉛同位素組成變化均很少。玄武巖與銅礦石中礦物鉛同位素組成非常相似。并結合分布的空間位置、沉積物成分等特征,可以判定該區銅礦的Ⅲ號礦化帶礦化類型的礦源巖就是峨眉山玄武巖。
2.2 成礦作用
沉積型銅礦的形成過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這種類型的礦藏的成礦作用可以概括如下。
1)形成含銅風化殼的階段:玄武巖噴發至三疊系中統,這個區域的地質構造比較穩定,玄武巖不僅含銅量比較高,而且處于風華侵蝕階段。根據古代地磁測量的數據可以看出,峨眉山玄武巖噴發過程時,當時所處的維度是S4.4°,也就是古代赤道附近,氣候環境為堿性- 弱堿性的氧化環境,而且氣候炎熱干燥。根據考古數據顯示,當時該地呈水平狀態,巖石的搬運速度遠遠小于風化速度,這就致使銅礦可以在表生作用下進行積淀。
2)含銅物質搬運最終成為礦源:由于地殼補償作用,玄武巖在噴發之后,該地區形成了南北走向的拉張斷陷地帶,同時周邊地勢逐漸抬高,含銅風化物可以被快速搬運,這樣最后總就在斷陷盆地內沉積成礦源層。
3)成礦階段:在這個階段里,地殼整體開始上升,致使湖水濃縮,同時由于氣候炎熱干燥,因此逐漸形成沼澤相沉積。同時含銅沉積物由于有機物的分解以及埋深的不斷增大,環境逐漸轉變成還原性的弱酸性環境。這樣含銅礦物就開始發生快速的溶解、遷移和富集作用在,最終使Cu2+呈硫化物形式沉淀成礦。
3地質找礦方法
所謂地質找礦方法,就是一種找礦過程中使用的技術和工業方法的總稱。找礦方法實質上是對礦產標志和相應的地質條件進行的研究分析,以促進找礦的效率。對于實際的找礦工作而言,就是在相應的理論指導下,利用有效的技術方法,對礦床進行實際的勘測工作。找礦的勘測范圍一般在幾平方或者十幾平方公里以內,工作性質相對比較復雜。現階段,針對不同性質類型的礦床,要運用新理論對礦產進行綜合分析,勘測更深部礦體,這也是未來的找礦工作的發展趨勢。
地質找礦方法一般包括重礫找礦法、礫石找礦法、礦床模式法和地質填圖法。對于不同的找礦措施要進行不同額工作準備:首先要做的準備工作時數據資料的收集,要對礦產地區進行勘測調查;其次是要開展地面測量工作,對于礦產區域的巖石、底層結構進行調查分析;再次對于不同類型地質道德礦產要采取不同的找礦方式,例如像火山巖區,在該地質區域找礦時要分析研究火山巖巖石特征、地層層序時代,勘察工作要結合實際的火山成因進行;最后是記錄工作要詳細進行記錄分析,為后續的工作做好準備以進一步保證找礦的過程的質量。
只有對不同的找礦方法進行綜合的運用,才能真正全面地認識地質的實際情況。要因地制宜對各種找礦方法進行考慮:首先是做好前期的勘察準備工作,在不同階段的勘察工作里,各方面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要認真區分對待,例如比例尺和的精度選擇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在區域地質調查過程中,主要的研究對象一般是范圍比較大的地域,這一階段的工作一般不會有太高的精度要求,因此就可以采用一些費用低、效率高的遙感技術。其次是礦床調查階段,在這一階段的工作里,要對礦產的工業價值進行分析研究,確定礦產的實際工業價值。同時還要采樣分析礦床周圍的礦物,要了解實際的密度數值,這樣就能夠方便后續工作的開展。最后是分析礦產地區的礦物特征和地質條件。礦物特征一般包括礦床類型、種類、化學物理性質等;地質的條件主要是指礦地的自然因素。這些工作對地質找礦工作的進一步開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結束語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我國的礦物勘察一半都是采取地質調查、礦產的勘測、發現礦產的傳統方式,對于更進一步的深入找礦研究不足,希望本文的相關研究分析能夠對未來的地質找礦的工作有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滕吉文.強化開展地殼內部第二深度空間金屬礦產資源地球物理找礦、勘探和開發[J].地質通報,2006(07).
[2]周長齡.略論地質找礦工作的新階段[J].地質與勘探,1994(08).
[3]翟裕生.成礦系統研究與找礦[J].地質調查與研究,2003(03).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