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騫
(廣西地凱科技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0)
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是指利用繼電裝置對供電線路實時監察并對電路故障及時反饋,以便保證用戶用電穩定與安全,進而推動電力企業的進步。在當下社會用電量激增的情況下,電網事故頻發,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產活動,降低了生活質量。因此,提高繼電保護的可靠程度,無論對于企業還是用戶而言意義都十分重大。
繼電裝置針對電力系統的局部故障能夠自動發出特定信號,從而達到保護電路的目的,主要有一下三種形式:(1)根據電子元器件的運行狀態判斷電路是否出現問題,出現不正常狀態則發出警報,然后由電網維修人員進行具體故障診斷與處理;(2)根據電路出現的異常情況選擇對相應元件進行短路或斷路處理,例如自動跳閘裝置,可對問題電子元器件通過跳閘實行切斷,進而保障整個電路的正常運行;(3)整個電路或者局部短路時,繼電裝置能夠自動保護被短路電路的元件不被燒壞。
電子元器件在運行一定時間后會出現老化問題,或者壽終正寢后不能繼續起到相應作用,而且電網中的線路也可能產生老化、損壞的現象,或者由于工作人員一時操作失誤,所有的電器元件、整個電路、用戶用電將受到安全威脅,輕則斷電,甚者可能引起重大事故。因此,設置并加強繼電保護,及時警示電路故障,對于保障整個電網的穩定運行和供電安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我國電力事業的深入改革與發展同樣至關重要。
要加強繼電保護作用的效果,首先要保證裝置本身處于額定工作狀態,同時還要提高其耐用性。由于繼電保護裝置的組成比較復雜,故影響其效用的零器件較多,但是目前經常出現故障的部分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問題:(1)二次硬件與線路老舊,由于電網中的繼電組成元件使用時間過長,而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既沒做到及時更新,也不注意維護,致使整個電路局部缺少安全可靠的保護;(2)電力互感的飽和,電流的互感作用在繼電保護中十分重要,但是如果電路長時間不維護,在電網負載電流過度飽和的情況下,繼電裝置不能承受過載電流的互感作用,便會出現損壞現象,繼電保護失效。
軟件控制著整個繼電裝置的監察與警示動作,若繼電保護中軟件設計出問題,便會出現失效現象,甚至產生保護危險電路的反作用。軟件設置主要出現的問題有:(1)軟件設計的結構不合理或錯誤,在出現電路故障時不能及時盡行警示或切斷動作;(2)軟件編碼存在錯誤,由于編碼模塊的整體決定著繼電裝置在不同狀態的不同作用,在某部分編碼有誤時,繼電動作將會不正常,故其保護不能切實起效;(3)工作人員對軟件的需求分析出現偏差,若不能準確明晰繼電裝置所起的作用,軟件設計人員便不能正確進行編碼,從而繼電保護的可靠性便也無從談起;(4)對電力資料的調查與輸入不準,繼電裝置必須與相關電力系統切實結合才能發揮其最大的價值,例如,若對被保護線路的電流大小了解不充分,設計軟件時便不能按照正常的工作情況進行,在具體應用繼電裝置時,不能根據實際電流狀態進行判斷處理,便也無法發揮其保護作用。
電網工作人員在安裝繼電裝置時,極易按照經驗進行,而不參照相關說明。然而,不同的繼電保護裝置參數往往有差異,型號也不同,故安裝步驟流程也有所區別,若強行按經驗處理,很可能出現錯誤,起不到繼電保護作用,更有甚者會導致整個電力系統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壞。
了解了影響繼電裝置運行的相關因素,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保證關鍵因素不受影響很大程度上便能確保裝置的正常工作,從而保證整個線路繼電保護的可靠性。
繼電裝置在安裝至電網中運行前,必須要進行嚴格檢查然后驗收,否則,在投產使用后再查驗,若出現故障就要暫停電力供應并進行修改,代價十分巨大。因此,在電力企業接收繼電裝置時和安裝之前,要對裝置進行獨立性檢驗,在驗證繼電正常運行的同時確保其能夠滿足電網保護的標準要求。在接收時要一一對照附帶的繼電裝置參數與型號資料進行檢查,然后由專業設計人員對其進行一次調試,在驗證無誤后交予電力部門工作人員進行再度檢查,最后請國家質監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檢驗,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無論哪一方檢查出現問題,都要從頭進行功能驗證,并找出問題原因,否則決不能安裝到實際電路系統中。作為責任保障,三方每一方在嚴查無誤后要在驗證報告上簽字,然后才能交由下一方處理,任何一方出現失誤要追究相關責任,這樣便能從源頭上保證繼電保護的可靠性。
繼電裝置在電力系統中運行時,要經常進行維護,保證其可靠工作的同時延長其使用壽命。此外,還要有針對性的對繼電保護裝置進行更新,及時準確地預防并警示故障,提高整個電路的保護性能。繼電裝置的維護技術水平的提高主要包括:(1)擴大技術的信息化程度,建立信息交流平臺,及時公布科學技術的更新發展情況,繼電保護裝置的設計與安裝運行的所有信息共享,這樣便能使由電子計算機操控的繼電保裝置反應更靈敏,處理效果更好,降低了事故發生頻率,提高了保護質量,供電更穩定;(2)采用微機保護系統,例如,利用工控機提高繼電裝置的反應速率,在事故出現時迅速采取正確動作,加強了供電穩定且安全效果;(3)促進繼電裝置的智能發展,在繼電裝置逐漸完善的今天,智能化的繼電保護是未來繼電裝置發展的主要方向,而且由于繼電裝置在電網中的安裝過于分散,切實有效地提高繼電反應的靈敏度、準確度也要依靠人工智能控制。因此,實現繼電保護裝置的信息化、微機化、智能化是增強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可靠性的關鍵所在。
專業的維護人員要定點、定期對繼電裝置進行巡查、檢修和維護,比如說,對于裝置的觸點、開關、壓板等關鍵部位和指示燈、警鈴、光字牌等反饋硬件的完好程度要經常檢查,并記錄下所查部位的狀態,有損壞的要及時更換,使其正常工作,切實起到電路保護的作用。高素質的技術人員應做到專業知識過硬的同時還要廣涉其他領域。在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上,要定期組織他們進行考核,不能出現學習懈怠、工作懶散的現象,同時要加強集訓,及時更新大家的專業知識,提高其反應能力和危機處理能力。
繼電保護有故障時,工作人員要沉著應對,冷靜分析問題原因,在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后要思考更為先進更為有效的故障預防方法,并記錄下來。
繼電保護裝置對電力系統中的重要性已經毋庸置疑,因此,提高其運行可靠性,增強保護功能是當下解決電力故障頻發的關鍵。這就要求我們從影響繼電保護作用的因素出發,從根源上降低問題出現頻率,改善繼電裝置性能,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
[1]樊靜玲.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可靠性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31).
[2]孫保磊,冶海平.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可靠性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7).
[3]朱從林.試論如何提高繼電保護的可靠性[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