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思想
第二輪復習總的指導思想是:夯實基礎、突出重點、提高能力、養成規范、回歸課本。緊扣考綱中的知識點和能力點,以專題復習和訓練為主,適度穿插綜合訓練,突出語言表達運用、古詩文鑒賞、現代文閱讀和作文訓練四大塊的內容,進一步加強知識積累和方法的總結歸納,發揮考生自身的主動性,查漏補缺,建立知識網絡,全面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強化得分意識,培養應試能力。
具體措施
精研各省市最新《考試說明》以及最近三年的高考真題,力爭搞好專題性的突破,如病句辨析、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詩歌鑒賞、語言知識運用和表達等。對于沒有列入突破專題的,如字音、字形、詞語辨析、成語、文學常識等比較零碎的知識點,考生可以把它們貫串于平時的復習中,日積月累,循序漸進。
一、病句辨析
語病試題,一般有相應的規則,考生只要熟記病句類型,運用檢查病句的方法,就能解決問題。一般來說,“語法判斷”是解答病句題的最主要的解題方法。這是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應試策略。在第二輪復習中,考生要特別注意熟悉這種解題的套路,要按“梳理病句類型——突出重點病句——挖掘重點病句常見錯誤”的步驟復習。
二、古詩文鑒賞
1.對于古詩詞而言,一是分類掌握古詩詞的特點,比如邊塞詩、諷喻詩、山水詩、怨情詩等,了解一些詩人的時代背景,做到知人論世,掌握每一類詩歌的思想內容。二是從表達技巧和表現手法兩個方面來強化。考生要熟記相關的常用術語,通過適當地練習,明確表達技巧、表現手法的具體特點,了解運用某種手法和技巧的具體作用。
2.對于文言文來講,一是抓好課文中出現的重點實詞、虛詞、古今異義詞、典型文言句式等內容,認真歸納梳理,分門別類,時時翻閱熟記。二是精選練習題,總結答題技巧。三是強化翻譯,規范方法。對文言文的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注意詞的通假、活用及虛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等,要抓住關鍵詞、得分點。
三、語言文字運用
強化答題技巧,針對相關題型做好積累與歸納。對客觀選擇題,要巧用篩選法、排除法、代入法、分析語素法等,要重視第一語感。一旦作答,沒有絕對把握,決不隨意改動。對考查語言運用能力的主觀性試題,考生要注意審題,即注意分析題目背景、考查方向、情境設計、設問角度等。具體復習時,要針對不同類型的題進行訓練:
1.壓縮類題目:新聞抓導語,概括抓特征,描寫抓特點,議論抓觀點,推理抓結論,信息抓關鍵詞。
2.擴展類題目:認真審題,讀懂題干;多用手法,豐富內涵;定位填補,豐富句意。
3.選用句式題:語意要流暢,意境要和諧,情調要統一。
4.變換句式題:認真審清題目要求,分析原句特點,明確做題的“方向”。
5.仿寫句式題:話題的一致性,內容的確定性,修辭的限制性,句式的相似性,事理的邏輯性。擬寫的句子,不僅要做到“形似”,還要做到“神似”。
6.語言表達準確:要符合情境,符合語法、邏輯,符合對象特點。
7.語言表達鮮明:觀點明確,色彩分明,修辭恰當。
8.語言表達生動:多用描繪性的詞語和具體形象的寫法,多用貼切的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格,要傾注自己的主觀感情。
9.語言表達簡明:無多余的詞語,無歧義。
10.語言表達連貫:根據表達的需要,依據時間、空間、難易程度和心理變化等順序,保證文段的整體語脈和內部層次的連貫性。
11.語言表達得體:注意場合,注意對象,注意目的,注意方式,注意身份。
四、現代文閱讀
現代文閱讀的復習,一方面要培養在較短的時間內讀懂文章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熟悉各種題型,掌握解題技巧。無論是相對簡單的論述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還是難度較大的文學類文本閱讀,考生都要從如何讀懂文章和如何答題兩方面備考。在做閱讀題時,考生要先認真通讀一遍文章,讀完之后要想一想文章的主旨和結構思路是什么?這篇文章想要表達的是什么?文章的寫作目的和動機是什么?文章怎樣達到寫作目的的?在第二輪復習中,考生要先自己認真解答閱讀題,然后再與答案比較,探究答案形成的理由。只有這樣不斷將自己的答案與標準答案反復比較與琢磨,才能弄清自己的失誤所在,準確把握試題的意圖,縮小與標準答案的差距。解答現代文閱讀題,可按以下幾步來做:
1.巧用信息,整體把握。做題時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后注釋等內容,同時特別要瀏覽一下后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度文章主旨大概是什么,明確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后,再整體把握全文。
2.認真審題,預測推想;瀏覽首句,了解梗概。
3.確定區域,圈點勾畫。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再仔細弄懂這一段每一句話的意思,進而理清段落之間的關系,了解行文思路。
4.摘錄原文作答。很多問題的答案其實就是原文原話,考生要大膽摘錄引用。
5.規范答題,標出次序,語言簡練,全面到位。
五、作文寫作
在第二輪復習中,考生除了要在審題、立意、選材、文體、結構等方面反復練習與多做儲備外,還應有意識地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訓練:
1.培養審題和立意能力。審題須準,立意須穩,在此基礎上力求新和深。近年來,高考作文題日趨開放。考生在作文時一定要仔細地審題,對題目內容了解得越透徹,寫出的文章就越有分量。
2.要有材料意識。即隨時儲備材料、熟悉材料,形成自己的特色材料。要多挖掘自身材料,多關注社會材料,多整理書本材料;要注重思想和生活的積累,從內容、語言、體裁上尋找自己的特色。在這一備考階段,考生可按道德、親情、成長、友情等進行分類,做好素材儲備。
3.一材多用訓練。從不同的角度設計幾個不同話題,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寫不同類型文章的訓練,力求在任何文題下都能寫出自己的閃光點。
4.錘煉幾篇成功的范文。在第二輪復習階段,考生最好能把近幾年高考的一些滿分作文從題材、內容、形式、語言等方面進行仔細推敲分析,做好迎考的準備。考生至少要掌握記敘類文體和議論類文體的寫作,并形成適合自己、適合題目、適合材料的作文結構樣式和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