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美:小兒內科領域工程院院士
胡亞美歷任北京兒童醫院內科主任、院長。20世紀50年代,胡亞美牽頭研究,提出了中國兒童血液細胞指標的正常值,并制訂了小兒營養性貧血的防治措施;60年代,胡亞美在鄧金鎏教授指導下開展對嬰兒腹瀉病的研究,使營養不良患兒的病死率由20%下降至1%;70年代起,胡亞美帶領臨床科研人員,使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五年無病存活率達74.4%。2011年,她與張金哲院士攜手擔任北京胡亞美兒童醫學研究院直屬上海鴻慈兒童醫院院長,旨在推進中國兒童健康事業向著更高、更強、更專業化方向發展,傳承老一輩兒科人慈愛兒童的精神,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兒童醫療體系暨“送兒童健康理念、送兒童健康知識、送兒童健康服務”的宏偉藍圖。
【多維解讀】
1.職業道德。胡亞美教授堅信一切結論產生于調查的末尾,而不是開頭。她堅信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一個醫生應該堅持的職業道德。
2.尊師重教。尊師重教是胡亞美一貫倡導的行為準則,她不但這樣說,也這樣做。諸福棠老院長是她的老師。每年清明節和諸老的壽辰,胡亞美都會在諸老的銅像前獻上鮮花。她常常告誡年輕醫生要記住古人的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蓋軍銜:在南極攻堅克難的工程師
1995年,蓋軍銜第一次和南極結緣。那時,中國南極考察隊長城站購買的一臺裝載機壞了,工廠派了蓋軍銜去修理。從此,中國南極科考隊里便有了他的身影。蓋軍銜有著30多年的從業經驗,經他手培訓的技術工人超過3000名。他也是我國首批受邀參加南極科考的工程機械行業隊員。蓋軍銜的南極經歷充滿著驚險。在中山站,蓋軍銜利用僅有的德文版原理圖,對三輛240雪地車進行了系統調整、檢修,保證了按時完成沖擊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征服“人類不可接近之極”的任務。由于連續搶修發電機組,蓋軍銜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身體接近休克。但他仍然堅持工作。這些年來,蓋軍銜先后解決了近百項技術難題和疑難故障,而他精心改造的電路設計則每年為企業節約成本300多萬元。
【多維解讀】
1.堅強。2013年1月份,蓋軍銜檢查出患有胰腺癌,住院治療。單位一些年輕的技術人員去醫院看他,他忍著病痛,還不忘指導,令人感動。
2.無私。蓋軍銜有著30多年的從業經驗,經他手培訓的技術工人超過3000名?!拔沂翘ぶ拜叺淖阚E成長的,現在我要當好工程機械維修的‘播種機,讓機械維修的新秀站在我的肩膀上攀登,把創新創造的火炬傳遞下去?!边@句話,是蓋軍銜的座右銘。
3.傳奇。他的南極經歷,為世人所敬佩,也充滿著驚險。在進入南極的最高區域后,由于連續緊張地搶修發電機組,蓋軍銜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身體接近休克。在這個情況下,他仍然堅持工作,他的敬業精神感動了所有人。
4.專業。“學藝就像蓋樓,需要先打地基,把基礎打牢固,然后才能蓋高樓大廈”,這是蓋軍銜常說的一句話。他先后解決了近百項技術難題和疑難故障。
胡漢偉:中國最年長的義工
40多年前,胡漢偉因病從中山市華僑中學退休后,一直堅持做義工,積極為社會做力所能及的好事。99歲時,他加入了中山市紅十字會,成為目前中國最年長的義工。多年來,胡漢偉義務當調解員,做掃盲班老師,照顧身體不便的孤寡老人,教育幫助“問題青年”。在胡漢偉的帶動下,胡漢偉的兒子、孫子、孫女全都加入了義工的行列。2013年6月,107歲的胡漢偉老人離開了人世,但他所相信的“幫助他人、快樂自己”的精神并沒有離開。
【多維解讀】
1.義工精神?!爸灰眢w狀況許可,我愿意繼續從事義工服務。”胡漢偉這句發自內心的真誠話語感動了無數的人。對于這位淡定的老人而言,或許已經無需再用什么勛章來強調他的功績。然而,他多年的義工行為,始終值得后輩好好學習。
2.幫助。老人說,每天做好事幫助他人,自己的心理也會健康,身體自然也就跟著健康。
3.以“善”傳家。在胡漢偉的影響下,他的兒子、孫子、孫女也全都加入了義工的行列?!敖o別人多一點幫助是父親對我們的教導,我很自然也教我的孩子這樣做。”胡漢偉的兒子胡繼雄說,父親以“善”傳家,平時很少刻意講大道理,總是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兒孫們。
4.平凡與不凡。很多人都想轟轟烈烈地干出一番成績,但又有幾個能做到呢?把平常的小事做好,把該做的能做的都做好,幫助有困難的人解決問題,你出一分力,我出一分力,大家都貢獻出自己的一分力,社會不就平安和諧了嗎?
樂衡秀:感動非洲的中國“白求恩”
2011年9月,樂衡秀被選為中國第8批援萊索托醫療隊隊員,遠赴非洲開展援外醫療。來萊索托剛剛兩個月,醫院來了一名患巨大子宮肌瘤的病人。這名患者丈夫去世,家庭困難,拿不出200蘭特手術費,準備放棄治療??粗颊咄纯嗟臉幼?,樂衡秀從生活費中拿出一筆錢,為她墊付了醫療費,并立即為她手術。出院時,這名患者拉著樂衡秀的手不愿松開,含著淚一遍遍念叨“感謝樂醫生,感謝中國”。2012年6月,醫院接診了一名HIV陽性的孕婦瑪麗。盡管樂衡秀十分小心,但由于病人是第三次剖宮產,術中又出現大出血,手術難度大,在縫合傷口時,她的左手不慎被刺破出血?,F場的其他醫護人員慌了,要求她立即下臺處理,但樂衡秀卻堅持要把手術做完。在同事的堅持下,樂衡秀在手術臺前對傷口進行消毒,吞下了防艾藥物。由于艾滋病毒有潛伏期,為了不被感染,在接下來的30天,樂衡秀必須每天服用抗艾藥物。服藥會產生無力、惡心、腹瀉等一系列副作用,但她一天也沒因此停止工作。2012年12月,樂衡秀在當地被發現患有“乳腺纖維瘤”,同事勸她馬上回國治療,但她想到自己的手術預約已排到了2013年3月,毅然選擇了留下。
【多維解讀】
1.忘我。樂衡秀為艾滋病人手術時不慎刺破左手,為了不被感染,在接下來的30天,樂衡秀每天服用抗艾藥物。服藥會產生無力、腹瀉等一系列副作用,但她從未停止工作。樂衡秀心里始終裝著病人,忘了服藥期間她也是病人。
2.不悔。很多人為樂衡秀推遲回國、延誤病情感到惋惜甚至不值,但樂衡秀卻說自己沒有一絲后悔。她說:“誰知道我提前回來會不會得這個病,至少我在那邊的兩個多月,又救了不少病人?!?/p>
魏華偉:最美基層干部
魏華偉是1998年河南高考文科狀元。2008年在清華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魏華偉畢業這一年,國家開始在全國部署實施大學生村官工作,他主動放棄在北京就職的機會,報名要求到最艱苦的地方去。2008年9月17日,魏華偉成為河南省上蔡縣蘆崗鄉文樓村黨總支副書記。魏華偉說:“我的情感在農村,我的事業在農村,我的未來在農村。我不想一個人‘走出農村,我的理想是要通過全心的付出來‘改變農村!”文樓村是一個特殊的村莊,全村3600多口人,現在有340多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魏華偉到村任職以來,堅持邊學習邊實踐,幾乎沒有節假日,走遍了文樓村的17個村民組。他努力消除外界對文樓村的歧視和排斥心理,通過招商引資,盤活了村食用菌種場、飼料廠;建立了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在魏華偉的帶領下,這個被病魔折磨了20多年的村子泛起了生機。
【多維解讀】
1.鍛煉。愈是艱苦的地方愈需要人才,愈能鍛煉人成長,愈能給有志者以廣闊的事業天地。因此,無論是從個人發展的角度還是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選擇比較艱苦、人才也相對缺少的地區去工作,將更加容易得到更為持久的鍛煉和提高。
2.選擇。魏華偉認為在人生道路選擇方面應該多做理性思考和長遠規劃,認真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應該在哪里得到實現。我們選擇人生的道路需要經過漫長的理性思考,需要克服眾多外在的利益誘惑,直面自己的內心,去詢問到底什么樣的選擇會讓自己有最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3.為百姓做事。他說:“通過在文樓村的工作和生活,我感覺到農民的可愛、可敬、淳樸。農民很懂得感激,只要你為他做一點點事情,他都很感激你,不一定要你非得做多大的事情,關鍵是要有一顆為百姓做事的心?!?/p>
4.天道酬勤。魏華偉的座右銘是“天道酬勤”。他相信,只要勤學多問,善于思考,俯下身子甩開膀子,“是金子總會要發光”,新農村也一定會是青春年華散發光芒的地方。
謝萍:樂守深山的“女狀元”
謝萍是東河鄉高橋村出來的第一個女大學生,本已躍出農門的她,為了完成身患肝癌父親的遺愿,畢業后接過父親手中的教鞭做起了高橋小學教師。謝萍是第一個到高橋小學任教的正規女師范生,也是直到現在學校唯一的女教師。
22年來,有兩樣東西總是放在謝萍的辦公桌上:一是備用藥箱,里面消炎藥、止痛藥、跌打損傷藥樣樣俱全;二是手抄的電話記錄本,里面詳細記錄著學生家庭住址、聯系電話、貧困狀況等情況。其實,謝萍大可不必過這種孤獨艱苦的日子。她的丈夫和兒子都在珠海,在珠海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弟弟謝軍在珠海開了一家廣告公司,曾給謝萍開出8000元的高薪想聘請她為公司做業務。盡管如此,她還是選擇回到高橋,守護這群大山里的孩子。而對兒子的思念,謝萍只能每天一遍又一遍翻看兒子的照片。如今,謝萍多年的辛苦沒有白費,1000多名學生走出了大山,走向了新的生活。
【多維解讀】
1.愛生如子。心甘情愿待在高橋小學,而且一待就是22年,謝萍圖個啥?她說,自己圖的就是跟孩子們在一起時的開心自在,圖的就是教會孩子一個生字一個生詞的成就感。
2.奉獻。謝萍的丈夫、兒子都在珠海,他們在珠海早就有了住房,她大可不必繼續這種苦日子。她說:“雖然很辛苦,但這是我一輩子做的最踏實、最快樂的事!”
宋芳蓉:多次走進中南海的鄉村教師
1988年,鎮上招聘農村代課老師,經過選拔,剛滿15歲的宋芳蓉被錄用并分配到海拔1800多米的頂坪教學點當代課老師。頂坪教學點只是一座破舊的吊腳樓,里面是寢室,外間是教室,樓下養著豬、牛等牲畜。沒有黑板,沒有課桌,吃水要到三里外的地方去挑。在頂坪教學點工作的6年里,宋芳蓉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許多學生交不起學費,買不起課本,為了不讓孩子們失學,宋芳蓉將每學期的學雜費由90元降到60元,自己每月不到100元的薪水也幾乎全部用于補貼困難學生。自己生活沒有著落,便向親友尋求幫助,每到寒暑假,她就進城打工,掙錢幫學生補貼學雜費。
【多維解讀】
1.希望。為了這貧瘠的大山,宋芳蓉付出了太多太多,山里人打心眼里感激她。因為有了她,這片寂寥的大山里才有了孩子們的讀書聲;因為有了她,他們心里才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2.文明種子。在那無人知曉的深山,宋芳蓉在孩子的心里,播下文化的種子,播下文明的種子,播下新生活的種子,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朝向山外、朝向世界的窗子。
4.堅守。宋芳蓉一直在三坪希望小學艱苦創業,雖然現在譽滿全國、身兼多職,但她教師的身份沒有變、獻身山區教育的追求沒有變。
沈克泉、沈昌?。恨r民科學家
1978年,養蜂人沈克泉在貴州山區發現了3株花期長、生長結構好的野生油菜,從此立下了夢想,把這三株油菜花進行雜交培育,發誓不成功就不刮胡子,結果一直到去世還沒有成功。一開始,鄉親們嘲笑他“泥腿子想當科學家”。在沒有專業分析、沒有專業儀器的情況下,父子倆用肉眼觀察,憑記錄總結規律。彌留之際,父親把兒子沈昌健叫到床邊,說:“油菜花的夢想我們父子要共同地去奮斗,去實現。”兒子接過父親的草帽,一頭扎進田里繼續進行科研。一家人砸鍋賣鐵、傾家蕩產不放棄,35年追尋夢想,經過一千多次試驗,寫了23本油菜花的日記,終于培育出了產量高、油質好的優質油菜花,得到國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
【多維解讀】
1.面對困難。沈克泉父子搞科研,碰到的最大困難是資金短缺。沒有先進的設備,所有科研經費全靠自籌。30年來,他們投入油菜科研的資金累計達到40多萬元,至今仍負債10多萬元。
2.堅持。就是憑著這股“不到黃河不死心”的堅持,沈克泉父子得到了省內外專家的支持,堅持不懈搞攻關,先后完成了貴陽市野A野生雜交油菜改造。
3.正能量。這一對農民父子的追夢經歷、追夢故事就是我們網聚正能量的典范。而他們的追夢故事在中國大地上傳播開來,形成了一股正能量,激勵我們堅持不懈地去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