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鞋墊奶奶”河北師大擺攤20余年被趕出
75歲孤苦老人張素婷,在河北師范大學老校區擺攤賣鞋墊、坐墊、襪子等賣了20多年,被學生們稱做“鞋墊奶奶”。2013年11月,河北師范大學為整改校園安全隱患,要求所有攤販一律不準進入校園,經營性活動都要集中到店面里。因此,“鞋墊奶奶”被拒之門外。
河北當地媒體報道了“鞋墊奶奶”的事情后,有超市為老人在超市入口人流密集處開辟了一方小小的柜臺,并在賣場入口處掛起橫幅,歡迎“鞋墊奶奶”入駐售賣,并為其做推介宣傳。
“現在老人周一至周五親手做鞋墊,周六日進我們店售賣,就有了謀生的一席之地?!背薪浝硌鄷燥w說。石家莊好多市民通過媒體都知道了“鞋墊奶奶”,都愿意買些鞋墊照顧老人的生意。
【多維解讀】
1.愛心與人文關懷?!靶瑝|奶奶”年近七旬擺攤謀生,得到了社會的幫助,體現了人們的愛心和善良。愛心,讓我們欣賞到世界上最甜蜜的笑臉;愛心,讓這個寒冷的冬天充滿溫情。
2.管理與規矩。大學是教書育人的場所,像“鞋墊奶奶”這樣的弱勢人物,需要政府保障扶持,不能把責任壓在一所學校身上。
3.人性化管理。學校初衷很好,但也應該多些人情味,沒有必要將制度與人性化關懷對立起來。培養充滿愛心的學子遠比外在的整潔規范重要。
養母削發割皮救女
2013年8月一大早,吳小國夫婦外出上班,女兒霞霞還在睡夢中。突然,插座冒起的火花將床引燃,霞霞從夢中驚醒,拼命撲打身邊的大火,并大聲哭喊起來。在廚房做飯的奶奶聽到哭喊,趕緊跑來撲火,等腿腳不便的奶奶將火撲滅時,霞霞全身已被燒傷。
由于霞霞的親生父母都患病在身,均不符合捐皮條件,醫生最終確定其養母李麗君為捐獻第一人選。
2013年10月17日早上,李麗君剃去了一頭烏黑的長發,捐出了約600平方厘米皮膚。10月23日早上,李麗君的頭部還纏著紗布,“好看不好看沒什么,就是有點涼”,李麗君害羞地笑了笑。2013年10月28日,李麗君再次為女兒捐頭皮,“能為她做一點,我心里稍微舒服一些”。
【多維解讀】
1.母愛。母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李麗君雖不是霞霞的親生母親,然而她舍出血肉,付出艱辛,將霞霞視為己出,譜寫了一曲沒有血緣的親情贊歌。
2.責任。李麗君為養女捐皮的感人舉動,給她的女兒霞霞,也給整個社會上了極為生動的一課。她是一個真正負責任的好媽媽。
老奶奶賣餛飩1元10個 眾人圍觀搶購
2013年12月2日,長沙韭菜園路一條巷子里,萬奶奶正在緊張地包著餛飩。不少顧客從上午便開始在此等候?!斑@個老奶奶太實在了!1塊錢10個餛飩,皮薄里面肉又很扎實!”萬奶奶賣餛飩1元10個被贊“業界良心?!庇杏浾邌柸f奶奶會不會太便宜了?萬奶奶說:“那沒事呢!我又不是想賺錢,大家看得起就好?!庇浾哂謫柕溃骸艾F在生意這么好,以后餛飩會漲價嗎?”萬奶奶只回答:“那不會,不能因為生意好了,我就抬高物價,那樣對不住大家啊。反正,豬肉不漲價,我的餛飩就不會漲價?!?/p>
【多維解讀】
1.誠信。萬奶奶不為名利,做好自己,誠實為人,誠信做事,注重餛飩的質量。這樣物美價廉的餛飩加上老奶奶買賣公道的誠信精神,怎能不受百姓歡迎呢?
2.樸實和善良。“不能因為生意好了,我就抬高物價”“豬肉不漲價,我的餛飩就不會漲價”,萬奶奶在別人都漲價的情況下堅持自己的良心,公平售價,體現的是中華民族樸實、善良的精神。
公交車連越三站緊急送乘客就醫
2013年11月30日7時許,寧波市公交車的駕駛員錢良斌駕車駛過江廈橋正在路口等紅綠燈,突然后車廂傳來女孩子一聲尖叫,把全車乘客嚇了一跳。錢師傅扭頭一看,發現坐在女孩旁邊的一個年輕男子癱倒在地上,已神志不清,“有點類似癲癇發病的癥狀”。
救人要緊!錢良斌立即撥打了120,讓對方聯系市第一醫院,備好擔架在醫院門口接應。隨后,他向車上乘客說明情況,“大家都很配合,一部分人在江廈公園站下車了”。從江廈公園站到市第一醫院,錢良斌打開雙跳燈,一路直行,連越三個站點,不到5分鐘,就將發病乘客送到醫院急救。
【多維解讀】
1.珍愛生命。生命很頑強,但有時候也很脆弱。生命的延續需要許多人的共同努力和愛護。文中的駕駛員錢良斌以拯救乘客的生命為首要,連越三個站點,使乘客的生命得到延續,我們應該學習這種精神。
2.輕重緩急的選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危急的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錢良斌雖然沒有讓其他乘客坐上公交車,但他卻救了一位乘客的生命。在兩種選擇中,他做出了一個最正確的決定。
湖南11縣“最美縣委大院”見證艱苦奮斗
臨澧縣委大院,縣紀委監察局局長辦公室屋頂上有個大洞,抬眼就能看到木質房梁;衡東縣委大院,縣委書記程少平住在一間紅瓦房里,“這里很安靜,唯一不太方便的是,房頂上總有老鼠在跑”;茶陵縣,原縣委書記龍秋生曾把車庫改造了一下,一家八口一住就是11年……臨澧縣委大院建于1952年,磚木結構的辦公樓一直用到現在,每年都要花大力氣治理白蟻。但這個縣2004年財政收入剛過億元,就籌集1.5億元,高標準建設臨澧一中新校區。
除了上述3個縣,石門、新邵、藍山、龍山、雙牌、岳陽、綏寧、溆浦8個縣也在使用條件簡陋的縣委大院。湖南這些修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縣委大院,歷經半個世紀風雨,不蓋新樓,也不搬遷,贏得了廣泛贊譽。
衡東縣委大院被稱為“最親民的縣委大院”,每天早晚來散步、健身的群眾絡繹不絕。幾十年來,大院形成了一個規矩:同一套宿舍總是安排相同職務的干部居住。群眾都知道書記、縣長住在哪兒,“敲敲門就來了”,隨時可以反映情況。
【多維解讀】
1.艱苦奮斗。幾十年來,這些大院經歷了十幾任甚至二十幾任縣委書記,記錄了艱苦奮斗的創業史,見證了黨員干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點點滴滴。
2.良好風氣。11座縣委大院,也許還不止這個數字,它們飽經風雨,長的60多年,短的也有40多年。湖南的“最美縣委大院”并非孤例,而是一個現象——“縣委大院現象”。
3.美?!白蠲揽h委大院”,美在哪里?美在身居陋室,心懷天下。這些縣并不缺少蓋辦公樓的錢,但與更緊要的民生和發展問題相比,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后者?!白蠲揽h委大院”,美在哪里?美在身居陋室,卻不抱殘守缺。他們勇于進取,敢于創新。
4.“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對那些富麗堂皇的辦公樓,百姓鄙夷地報之以“最?!?;對這些局促老舊的大院,百姓欣喜地贊嘆說“最美”。時間蕩滌了一切,改變了一些東西,但也強化了一些東西,那就是艱苦樸素、為人民服務的傳統。
“大兵修車隊”義務修車24載
在鄭州市綠城廣場附近,有個身著統一制服的車攤,“大兵修車隊”幾個大字,寫在一塊紅條幅上。附近的居民、清潔工、小賣店的老板都知道這個攤兒,不僅是因為這里修車手藝好,更因為這個車攤有“溫度”——在這里,修車、換零件都不要錢,等待的過程中,還會有人送來一杯熱水,陪你聊天解悶。
1989年3月5日“學雷鋒日”那天,原解放軍測繪學院組織學員上街開展學雷鋒活動,有學員幫人修自行車,這項服務受到了廣泛歡迎?;厝ズ?,在學院支持下,學員自發成立了一個修車隊,約定以后每周日上午,上街為市民義務修車。雖然“學雷鋒日”早已過去,修車員更替不計其數,但這個傳統卻延續了下來。
2013年11月3日,鄭州市高新區愛因斯坦塑像廣場旁,“大兵修車隊”又開了個“分店”,服務內容也拓展為“大兵修車”“大兵助殘”“大兵理發”“大兵講壇”等一系列活動。有學員說:“這么多年幫助別人修車,我感覺自己沒有失去什么,反而得到了大伙的尊重,體會到了快樂,我覺得值?!笨粗忻翊颐Χ鴣怼M意而歸的身影,對大兵修車隊員來說是最大的安慰。
【多維解讀】
1.學雷鋒不是一陣“風”。義務修車24年,“大兵修車隊”由20年前的一次學雷鋒開始,多年不停。雷鋒精神只要有人堅持,就永不會過時,永不會是形式。
2.“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郭明義曾經這么說。他是當代的雷鋒,而我們的社會從不缺少雷鋒,也不是只有一個雷鋒。只要人人學雷鋒,那么人人都是雷鋒。
“腦癱少年”陳超上課從不遲到
2013年,陳超榮獲2013—2014學年“感動川大”榜樣力量暨學生新聞人物之年度勵志人物,頒獎詞是“最堅強腦癱少年,他是一個永不放棄、自強不息的心靈行者?!睆拈_始的孤獨變得漸漸適應,陳超認為他的大學生活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獨立。“我獨立地去面對生活上的問題,處理一些人際關系也更加成熟。同學老師也對我挺好,我也由被動變得更加主動?!痹陉惓矣蜒壑?,陳超是個非常獨立的人?!拔颐看翁岢鰩退匆路?、打水,他死活都不同意,堅持自己來?!庇猩嵊颜f。為了上課不遲到,陳超每天早起40分鐘。由于身體原因,陳超走路比一般人慢,從宿舍走到教室,一般人十幾分鐘就夠了,他卻需要半個多小時。他說:“不能改變的事實就不要去勉強和抱怨?!标惓芨兄x父母對他的照顧。他不想一輩子依賴父母,做“啃老族”,而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給父母提供一個好的生活。
【多維解讀】
1.獨立。獨立之精神,從“五四”開始,胡適就吶喊過,魯迅吶喊過,無數仁人志士吶喊踐行過,但是如今學生們的獨立精神仍缺失。陳超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3.感恩。比起當今許多“啃老族”,陳超不僅懂感恩父母,更有反哺之心,難能可貴。
7旬老太管理烈士陵園
23年幫12名烈士找到親人
鹽城市濱海縣八灘烈士陵園管理員周萬平今年69歲,做烈士陵園管理員已經23年。1990年,濱??h在當年王橋戰斗的地方建起了烈士陵園,時年46歲的周萬平主動要求做陵園管理員。“做管理員之前,我是村主任,干了12年?!敝苋f平笑著說,陵園管理員工作單調、辛苦,待遇低,沒人愿意干,但她主動要求做這份工作。周萬平自豪地說,當年母親是當地的婦女自衛隊隊長,組織婦女們到戰場上抬擔架,還有就是負責警戒,得知鬼子要來,及時組織老百姓轉移?!拔覌屢惠呑痈筛锩沂窍蛭覌寣W習的。”她說,不少烈士犧牲在這里,但找不到親人,她便是烈士的家人和親人?!拔易鍪聭{著自己的良心,人家在20多歲、十八九歲時就把生命獻出來了,我們怎么能不為他們做點什么呢?”
【多維解讀】
1.放棄與堅守。她曾是村主任,后來卻主動要求做烈士陵園管理員;她的兒子是年收入千萬元的商人,她卻安守清貧,不愿享清福;每月收入60元,她自費維護烈士陵園……她放棄了許多東西,卻一直堅守著另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是我們的歷史與責任。
2.無悔。雖然年事已高,但她仍堅定地說:“哪怕到90歲時,只要還能走動,我就還要守護陵園。我愿意終身守護,無怨無悔?!比艘簧傄鲎屪约簾o悔的事,這些事組成了我們人生最精彩的部分,也讓我們的人生價值得以實現。
3.良心?!拔易鍪聭{著自己的良心,人家在20多歲、十八九歲時就把生命獻出來了,我們怎么能不為他們做點什么呢?”周萬平的良心是她做事的準則。在良心變得越來越稀缺的當下,呼喚良心的回歸,呼喚人性的回歸成了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