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識記下列詞語
貽誤 情愫 憬悟 滯澀 分歧 矢志 鑄就 香醇 黝黑
公仆 謙恭 強悍 醒豁 厭膩 寥寥 躋身 景慕 反詰
痛失良機 萬無一失 一念之差 失之交臂 力挽狂瀾 各得其所
黯然失色 公正不阿 下車伊始 爐火純青 離經叛道 嘆為觀止
二、理解下列成語的意思
1.失之交臂:形容當面錯過。
2.力挽狂瀾:比喻盡力挽回危險的局勢。
3.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4.黯然失色:本指心情不好,臉色難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遠遠不如。
5.公正不阿:公平正直,沒有偏私,不阿諛別人。
6.爐火純青:比喻學問、技術或辦法達到純熟、完美的地步。
7.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
8.離經叛道:原指不遵循經書所說的道理,背離儒家的道統(tǒng)。這里比喻背離占主導地位的思想或傳統(tǒng)。
9.若無其事:好像沒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動聲色。
三、識記下列文學常識
1.《錯過》的作者是當代著名作家劉心武。
2.《送東陽馬生序》的作者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明初文學家。
3.《有的人》是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作。
4.愛因斯坦是當代物理學家,原籍德國。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是相對論。
5.《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的作者是法國小說家左拉。
6.莫泊桑,法國小說家,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代表作有《漂亮朋友》《羊脂球》《項鏈》等。
7.郭沫若,原名郭開貞,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
四、積累下列文言知識
(一)通假字
1.四支僵勁不能動 (“支”同“肢”,肢體)
2.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同“披”,穿)
3.與之論辨 (“辨”同“辯”,辯論)
(二)古今異義
1.走送之
古義:跑 ;今義:走路,步行
2.媵人持湯沃灌
古義:熱水;今義:煮東西的汁液
3.主人日再食
古義:兩次;今義:表示又一次
4.縣官日有廩稍之供
古義:朝廷;今義:官名
5.父母歲有裘葛之遺
古義:給予,贈送;今義:遺失
6.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
古義:國子監(jiān)的老師;今義:學位的最高級
(三)詞類活用
1.手自筆錄(名詞作動詞,動手)
2.手自筆錄(名詞作狀語,用筆)
3.戴朱纓寶飾之帽(名詞作狀語,用朱纓寶飾)
4.腰白玉之環(huán)(名詞作動詞,掛在腰間)
5.縣官日有廩稍之供(名詞作狀語,每天)
6.父母歲有裘葛之遺(名詞作狀語,每年)
(四)一詞多義
無從致書以觀(書籍)撰長書以為贄(信)
益慕圣賢之道(學說)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講講)
援疑質理(詢問)非天質之卑(資質)
今諸生學于太學(各個)假諸人而后見也(相當于“之于”)
余因得遍觀群書(能夠)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