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

土耳其安塔利亞,晨曦中的阿波羅神廟。攝影/Saffron Blaze
海看過很多,卻第一次看到以雪山為背景的大海。
波平如鏡的海面,偶爾泛起淡淡的波紋,柔滑如絲綢。山在海的遠端,白雪皚皚,終年不化,仿佛這海水是由積雪消融而來,但想必一定不是。
平靜的海面上,沒有船只航行。碼頭一隅,標著Water Police字樣的水警辦公室邊,有穿潛水服背氧氣瓶的警察正順著堤岸下水。三三兩兩的年輕人坐在岸邊,不知道是在想心事,還是在發呆。
海邊有座考古博物館,以1988年歐理會最佳博物館的盛名,召喚著我們前去。
安塔利亞地區從舊石器時代起就有人類的活動。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就曾提到過此地的人物。公元前1200年,這里就居住著叫做帕姆菲里歐的部族。此后,這里先后為呂底亞王國、波斯人和亞歷山大大帝所統治。公元前2世紀,伯加農國王阿他洛斯二世在地中海西海岸建立了這座城市,以自己的名字將其命名為“阿他利亞”,就是現在的安塔利亞。阿他洛斯三世駕崩后,這里成為古羅馬帝國的屬地。公元4世紀開始,受到拜占庭帝國的統治。1207年,塞爾丘克人攻克了這座城市,標志著伊斯蘭時期的開始。這里成為奧斯曼帝國的屬地,一直持續到14世紀。
安塔利亞博物館中最特別的展品,是一排細小的玻璃瓶。考古學家原以為這些小瓶是盛香料用的,但后來有人從中東文化古籍中發現,這些小瓶不少與香料無關,卻與淚水有關。古中東人對眼淚很重視,認為淚水代表著人生的歷程和階段,且在永生中有特別的意義,所以,在傷心流淚的時候,他們會將這些小瓶子放在鼻梁和眼角間,盛接流出的淚水,死時用作陪葬品。也有的瓶子里盛放的是親屬哭死者的淚水,甚或專門找來的善哭婦女的淚水,以表示對死者的尊重和懷念。也有人認為,這些瓶子里盛放的是土耳其婦女在夫君外出打仗時思念的淚水。
諸神塑像展廳是安塔利亞博物館的重頭戲。這些公元二世紀的古羅馬大理石雕像,是從距離安塔利亞市中心約18公里的佩爾吉古城出土的,是整座博物館的精華所在。《荷米斯》和《舞者》是展廳的焦點,主神宙斯、日神阿波羅、智慧女神雅典娜等希臘羅馬重要神祇雕像幾乎全部到位,座座栩栩如生。每當游客走近,就會有一束頂光投射到塑像那光潔的大理石表面,或孔武有力,或豐潤柔美。
一戰時,安塔利亞為意大利軍隊所占領。戰爭末期,意大利考古學家打著“傳承文明”的旗號,開始將這片土地上發掘到的古代珍寶轉移到意大利大使館。為了避免本國的文物外流,1919年,土耳其教師蘇里曼·菲克力·貝籌建安塔利亞考古博物館。1922年博物館在阿雷丁清真寺安家,1937年進駐伊夫利清真寺,1972年遷至現在的館址。1982年開始,按現代博物館的要求,安塔利亞考古博物館進行了重新設計,經修復和改造,于1985年4月重新向公眾開放。1988年,一舉奪得“歐理會最佳博物館”大賞。

在安塔利亞考古博物館度過了一個靜謐安閑的上午之后,我們準備搭有軌電車回市區。車站就在博物館對面。腳邊,黃色雛菊開得正艷;遠處,弧形的海岸線和皚皚雪山交相輝映。在這樣的地方等車,似乎等多久都沒有關系。
當地人在地中海的陽光里殺時間,空氣里咖啡的香氣氤氳。路邊,間或有中年婦女提著籃子賣土耳其紅茶,玻璃杯小小一杯,似乎專門向年長者兜售。有的老人拿走一杯,扔一枚硬幣到籃子里,有的人不扔。也許都是相熟的鄉里鄉親,今天不扔明天扔,抑或白喝,抑或包月也沒個一定。
在這里,隨便一抬頭就能看到人家陽臺上盛放的花朵,不管沿著哪條道,走著走著總能走到海邊。海邊有家餐館,裝修得很上檔次,但打開菜單,懸著的心就放下了。領位小哥聽說我們從中國來,便擺出了“鷹爪功”造型,說自己是李小龍的超級粉絲。我們拼命點,海鮮、色拉、意面、飲料……一頓下來不超過200塊人民幣。
不過,比起海邊小館,更值得推薦的卻是小巷里那些售賣傳統的土耳其烤雞肉飯和雞肉卷的家庭小館。尤其是雞肉卷,身材是KFC里的墨西哥雞肉卷的2.5倍,面餅、烤肉和蔬菜三位一體,味道驚艷。再加上個酸奶,才折合人民幣10塊錢。
我們坐在遮陽傘下,邊品嘗美味,邊欣賞這家人的流水線作業:爸爸切下轉軸上的烤肉,媽媽拾掇蔬菜和調料,女兒裝盤上菜收錢。一家人忙個不停,臉上卻始終帶笑。美麗的女兒每次經過我們身邊,都有點害羞地淺淺一笑。我想,她也許就是月亮女神阿耳忒彌斯的化身吧?
在老城的轉角,我們遇到了土耳其之行唯一的騙子。這是一個中年男人,忽悠我們進清真寺拍照。“人再偉大也只是造了一幢房子的偉大,上帝的偉大則是創造世界的偉大。”一開口就如此有哲理,但主題卻在后面:“我們這兒有位伊斯蘭婦女需要動手術,大家在給她募款,你們愿意捐個10塊、20塊,全憑心意。”先生從錢包里遞出一張5塊的土耳其里拉(約折合2美元),他笑說太少,先生又不情愿地掏出3張1美元的票子,他才終于罷休。不過,騙子見過不少,這是第一次,回想起來卻還感到一些溫情。
這就是安塔利亞,在土耳其西南,面朝地中海,春暖花開,不染塵埃。順告,這里是2016年世博會的主辦地。屆時,又將是一場眾聲喧嘩的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