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一楓 陳衛(wèi)君 黃洪明
到溧陽天目湖旅游,不妨順道去和平生態(tài)園一睹。從湖西側的東園路出發(fā),車程僅十五分鐘,便到目的地。這里是長三角乃至中國中東部地區(qū)唯一具有北方風情的個性化景點,沿山盤旋環(huán)繞的窯洞,仿佛翻開的一頁歷史教科書,讓人浮想聯翩。而對于生態(tài)園的投資者,經營著餐飲和住宿的何和平來說,“紅色”始終是他難舍的情結:“我的父親就是軍人,參加抗美援朝榮立二等功。我投資建這個基地,也是為了讓后輩了解先輩們的情懷?!?/p>
生態(tài)園面積1500畝,投資6500萬元,內有和心園、和綠園、和茶園、和森園、和獸園五大版塊。園內山清水秀,空氣清新,風光旖旎。駛進生態(tài)園,從山腳盤旋而上,車停山頂,風景盡收眼簾:遠處,山丘連綿,果樹成林,綠色如毯,農家小樓依山傍水,散溢出新農村的迷人風韻;近處,一群群雞鵝穿行在茶園,成片的花木基地繽紛鮮艷,清澈的池塘倒映美景,游客垂釣,其樂融融。經營者還將客房環(huán)山而建,外形修建成北方窯洞的樣式,在長長的回廊墻壁上,掛著中國共產黨從一大到十八大的資料圖片,甚至還將紀念郵票的圖像擺上了墻壁。
和平窯洞在和心園區(qū),穿越古色古香的木質牌坊,順右邊平坦的水泥道上坡,百米左右就可看到一桿紅旗飛舞空中,旗下一排窯洞式建筑。窯洞與延安窯洞大同小異,倚山而建,盤山而立。窯洞圓拱形的門洞很普通,但顯得輕巧而活潑,體現了傳統(tǒng)思想的天圓地方理念,窯洞外觀樸實素雅,沒有張燈結彩,只有新栽的爬山虎探頭探腦。室內設施齊全,光線充足,環(huán)境優(yōu)雅。
沿著盤山路觀景,轉身審視腳下這座圓圓的山,一周都是連環(huán)窯洞,山頂覆蓋著茂盛的白茶樹,“這是仿照延安窯洞做的客房,能接待一百六十多人住宿?!焙魏推秸f,建這樣的客房有三大好處,一是節(jié)約土地:山頂種茶,洞中住客;二是節(jié)約能源:人住洞內,冬暖夏涼;三是游客新鮮:追憶革命歲月,感受返璞歸真。
園區(qū)山頂上,天天國旗飄揚。何和平告訴來訪者:“窯洞已成為和平生態(tài)園一大特色?!贝颂幣c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遙相呼應。
窯洞中有條路通往山上,拾級而上,到窯洞頂上看風光又是一番感受。越過茶園便是山頂廣場,這里也是儺舞的表演場所。據了解,早在數萬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在社渚這塊土地上生存繁衍,社渚神墩遺址的發(fā)掘,成為太湖流域馬家浜文化的有力見證。這些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和平窯洞涂抹了一層神奇色彩。何和平對儺文化情有獨鐘,準備出資招兵買馬,在園里成立儺舞表演隊,傳承儺文化。
佇立窯洞頂上憑欄遠眺,山野風采盡收眼底。西南面小山近如咫尺,兩山之間一片片明湖如鏡,倒映出滿山青松翠柏。壩下數十頃良田,麥穗初吐,菜花收莢,傳送一陣清芬。綠色原野伸展到遠方,鑲嵌著小樓毗連的村莊,猶似神話中的海市蜃樓一般。越過湖泊往東南眺望長山,樹木挺立,如一列衛(wèi)兵守護著莊園。那邊是和綠園,內有苗木基地,蔬菜基地,水果基地,也是茶葉加工基地,數幢廠房清晰可見。往東便是和森園,茂密的植被,深綠色的樹木,密密匝匝遮掩著整個山崗,保護著每一寸土地。和森園之東為和獸園,家禽家畜,放蕩自然,綠色環(huán)保,是游客桌上的佳肴。茶園、果園及一片片色彩交錯的風景樹,形同人間仙境。據有關部門統(tǒng)計介紹,和森園內有薔薇泉,深不可測,從不枯竭,水脈連接五里外的前宋水庫。在和獸園苗木區(qū)內,則是宋代古窯遺址,山坡上布滿了破碎的陶片,何和平還保存了幾個完整的陶器,因為此地為宋時名窯,故附近一個大村叫窯頭村。
在生態(tài)園里,收藏著十余萬枚毛主席像章:何和平機緣巧合下認識了紅色收藏家王秋生,兩人一番交流后,何和平便萌生了在生態(tài)園中幫老人建紅色藏品展覽館的念頭。
之后,王秋生兩次來到和平生態(tài)園考察,再三考量后,決定將凝結自己全部心血的所有紅色藏品移至和平生態(tài)園,與何和平一起創(chuàng)辦青少年紅色旅游教育基地。
“我已帶動周邊百余戶鄉(xiāng)親聯手開發(fā)種養(yǎng)業(yè),不僅改良了成片荒山,而且實現了共同致富……”何和平說,“充實鄉(xiāng)村旅游內涵是我下一步主攻重點?!痹诰G色生態(tài)游的基礎上,他將利用紅色資源,建立省級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游客在旅游中了解歷史,珍惜今天。
現年58歲的何和平原本是農民,早年曾從事建筑行業(yè),致富后將家鄉(xiāng)的千余畝荒山承包下來,先后投資八千多萬元,進行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使荒廢的山地變成了高效農業(yè)示范區(qū)和美麗的度假山莊,吸引了大批游客?!拔议_發(fā)生態(tài)園基于兩大考慮,一是改變家鄉(xiāng)荒涼局面,二是帶領鄉(xiāng)親共同致富?!焙魏推竭@樣解釋自己的投資行為。
何和平作為家中老大,為了能讓兩個弟弟讀書,他早早綴學回家務農放鴨,后來學泥瓦匠外出打工,并在承包工程中成了家鄉(xiāng)最早的“萬元戶”。沒想到在一次工程中虧損三百多萬元,經過幾年還債,二次創(chuàng)業(yè)終于積累了返鄉(xiāng)投資的實力。
何和平正思量著建立運營團隊,如今的和平生態(tài)園作為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鄉(xiāng)村旅游示范區(qū)(點),正煥發(fā)出旺盛的生命力。
從建成至今,溧陽紅色記憶展覽館一直向游客免費開放。展覽館分“紅色征途”“紅旗飄飄”“激情年代”“光照人間”等四部分,集收藏、研究、展示、宣傳于一體。所展出的反映毛澤東不同時期的油畫、瓷器雕像以及民間收藏的毛澤東紀念章等實物彌足珍貴。該館已被列為全省首家民間投資的紅色教育基地。
夜宿窯洞,便有幽幽情思在滋生、奔涌,讓人生出無邊的眷戀。和平生態(tài)園,它體現的不僅僅是一種旅游文化,更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傳統(tǒng)。
(編輯 小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