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十八大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新一屆政府清晰地描繪了重啟改革的路線圖,明確了未來10年中國的核心任務是深化改革。2014年被認為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這一年,從強力反腐到司法改革,從約束地方預算到再啟國企改革,政治經濟領域大的改革不斷推進。但任何重大的改革和頂層設計,都需要落到實處,需要無數個體的共同推進。
這一年,在高層的改革意愿之下,個體為推動社會發展付出的努力熠熠生輝,我們從中選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和組織。所有的甄選都難免掛一漏萬,我們同時也向那些默默努力的人和組織致以我們的敬意。
楊維駿和陸群可以算是官員的代表,楊維駿作為一位耄耋老人,孜孜不倦地反腐,勇于檢舉腐敗高官,陸群則為了公共利益敢于直言。秦暉、周瑞金和“法治三老”,體現了知識分子的社會擔當和責任感。上海電視新聞中心深度報道組充分發揮了媒體的監督作用,為了民眾的食品安全問題冒著危險、歷盡艱辛。單連波和盧偉,則充分展示了普通個體面臨公共安全問題時的巨大勇氣,體現了最普通的工人和農民對社會的責任感。
當不同領域的個體都展現推進社會進步的意愿,才能真正推動社會向好的方向轉變,所有的改革和頂層設計才不會流于形式。反腐和改革,這一高層和個體的共同意愿,也才會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