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好的哥
2014年5月7日1時,濟南市民劉金玉臥床多年的老伴張國振不慎受傷。劉金玉到小區門口叫了一輛出租車。司機幫她將受傷的老伴背到樓下,送他們到了最近的武警醫院。等到醫生處理完張國振的傷口,劉金玉這才想起來自己還沒付打車錢。可來到醫院門口,她已看不到出租車司機的身影了。從醫院回到家后,她越想越不得勁:人家幫了這么大的忙,自己不光沒付車錢,甚至連句謝謝都沒來得及說。“人家也要養家糊口,深更半夜拉個活不容易,我們還沒付車錢,這讓我們心里怎么過得去?”劉金玉自責地說。
“說來也巧,這已經是第二次有好心司機幫助我們了!”劉金玉感慨地說。2001年4月9日,張國振突發腦溢血,也是一位出租車司機幫著把張國振送到了醫院。當時,出租車司機把張國振送進急診室就走了,錢都沒要。
劉金玉說,她和老伴大半輩子沒做什么虧心事,唯獨沒付車費這事一直放不下。“都是好心人啊,真希望能找到他倆,把車錢還上,再給人說句謝謝!”劉金玉說。
【多維解讀】
1.風氣。風氣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內涵、人文素養以及各方面社情的一種無形的體現。老人在危急時刻,總能遇到好心人幫忙,這是社會良好風氣的一種體現。
2.感恩。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會面對多少艱難險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敗。在危困時刻,有人向你伸出溫暖的雙手,那么,你能不心存感激嗎?你能不思回報嗎?感恩的關鍵在于回報意識。
39歲無臂母親參加健美大賽
據英媒2014年5月26日報道,在2歲的時候因為電氣事故失去了雙臂的芭比,在這周參加了美國初級健美錦標賽。雖然她沒有獲得任何重大的獎項,但是獲得了起立的人群的熱烈掌聲。這位有2個孩子的39歲母親沒有放棄自己,仍然堅持著自己健身健美的夢想。
芭比認為:“只要你自己想去做,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攔你。唯一的限制就是自己給自己的限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障礙,我的障礙看上去更加明顯而已。”
【多維解讀】
1.堅持。只要持續地努力,不懈地奮斗,就沒有征服不了的東西。
2.夢想。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夢想,設計自己的夢想,追求自己的夢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夢想引導人走向成功。我們只要矢志不渝地追求,夢想就會成為現實,奮斗就會變成壯舉,生命就會創造奇跡。
3.勇敢。勇氣是在每天對困難的頑強抵抗中養成的。我們青年就應該勇敢、頑強、堅定地排除一切障礙,走向成功。
哈薩克族男子捐助多民族兒童上學
吾爾肯·俄米什是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柏楊河哈薩克民族鄉的一個普通牧民。這個淳樸的哈薩克族慈善家,近年來捐助了多個民族的600多名兒童上學讀書。“我知道牧民生活的艱難。山區條件艱苦,很多牧民的孩子沒有學上,這是最讓人痛心的事情!”他的善舉就緣于這一樸素的想法。
近年來,隨著山區牧家樂旅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游客開始到水草豐美的山區旅游。吾爾肯抓住時機,憑借樸實厚道的為人和地道的哈薩克族美食吸引了游客光顧。很快,他家簡陋的哈薩克氈房游客盈門,成為遠近聞名的民俗家訪點,吾爾肯一家也脫離了貧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富起來之后的吾爾肯開始了自己的施善人生。樂善好施的他從捐助村里的窮困兒童讀書開始,慢慢地,周圍的鄉鎮、米東區的幼兒園、小學、中學的貧困兒童都成了他捐助的對象。
【多維解讀】
1.慈善。吾爾肯·俄米什的理想就是讓更多的孩子讀書,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個淳樸的哈薩克族慈善家,近年來捐助了多個民族的600多名兒童上學讀書。
2.捐資助學。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吾爾肯·俄米什情系教育,傾情捐資助學,只因他有一顆對讀書的向往之心,一顆為孩子們“計深遠”的愛心。
大學生制作泡面版“舌尖2”
2014年5月24日,一部叫作“舌尖上的宿舍·泡面篇”的大學生自制視頻在網上瘋傳。這讓很多網友驚呼:《舌尖上的中國2》就是這個套路,學起來不難啊!
“北京海淀,太平洋吹來暖濕的季風,學霸正在瘋長。又到了大學生們最忙碌的季節——考試季。由早餐帶來的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維持繁重的復習后身體所必需的蔗糖。”這是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生的自制視頻《舌尖上的宿舍·泡面篇》開場的一段旁白,因為高度模仿《舌尖上的中國2》的解說詞、場景設置和配樂,這部短片在微博上獲得了上萬的轉發量,有網友評論稱“深得舌尖精髓!”有網友說,其實大家都能自己拍《舌尖上的中國》。對此《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說:“大家都能拍那不是好事嗎?那太好了!”
開始是句式的模仿,現在是視頻的模仿,《舌尖上的中國》被解密了。陳曉卿表示:本來紀錄片就是有操作手冊的,解說詞誰都能寫,“舌尖體”第一季的時候也紅過。解密是好事,絕對是好事。
【多維解讀】
1.模仿。齊白石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模仿其實并不完全是壞事,但若只知模仿,不知突破,那就是可怕的事情。學習別人好的東西變為自己的,意味著成長;而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才是成功的開始。
2.寬容。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容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寬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寬容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藝術。
羅馬尼亞11歲男孩勇救落水幼童受嘉獎
2014年5月6日,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總理蓬塔和11歲小男孩默德林出席頒獎儀式。蓬塔為默德林頒發了證書及1萬列伊(約3140美元)獎金,表彰他勇救落井幼童。5月2日,在羅馬尼亞南部奧爾特縣圖費尼鄉,一名2歲幼童不慎跌落6米深的井里。因井口太小,救援人員無法進入。在救援人員采取安全措施后,默德林勇敢地下井并成功地救出了幼童。
【多維解讀】
1.勇敢。勇敢就是人們有敢為人先的精神或氣質。做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有勇氣才能辦得到,而勇氣往往來自于我們的愛心和對正義的堅守。
2.鼓勵。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人們都把由衷的夸獎和鼓勵看作是人類心靈的甘泉。獲得別人的肯定和夸獎是人類共同的心理需要。一個人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滿足,便會成為鼓勵他積極上進的動力。
3.制度保障。羅馬尼亞11歲男孩勇救落井幼童受到總理嘉獎,體現出了其對于堅守正義者的制度性保障,值得我們學習。
波蘭104歲老人百米跑32秒破紀錄
據英國《每日郵報》2014年5月10日報道,此前,在波蘭弗羅茨瓦夫體育場舉行的“男子100米百歲老人競賽”上,一位老人身穿印著“104”字樣的黃色運動衫,以32秒79的成績完成比賽,刷新了歐洲百米最年長參賽選手紀錄,成為唯一一個完成賽跑的百歲老人。這位老人名叫斯坦尼斯拉夫·科瓦爾基,出生于1910年,來自波蘭。
在科瓦爾基先生看來,保持健康的秘訣是“去做任何想做的事”。他說自己以前上班時,花費了大量時間步行或是騎自行車前往距離10公里的工作地點;而跑步,是92歲時才開始發展的愛好。在過去幾年里,他風雨無阻,堅持每天跑10公里。
【多維解讀】
1.健康秘訣。健康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心理,一是身體。保持快樂的心情和良好的運動習慣,是健康的不二秘訣。
2.運動。生命在于運動,百年老人百米跑32秒,這恐怕是現在許多年輕人都無法企及的。
3.超越。生命要有所超越就必須有堅忍不拔之志。百歲老人32秒跑完百米賽程,就是因為他風雨無阻堅持每天跑10公里。
“中國好人”常振偉去世捐眼角膜
2014年5月20日,在與癌癥抗爭了半年后,湖南省首屆“金牌義工”、當選2014年4月“中國好人”的天心區城南路街道綜管隊員常振偉去世。根據他的生前意愿,一個小時后,常振偉的眼角膜順利捐獻,并成功保存于愛爾眼庫。“他做了40多年的好事,臨走前完成最后一樁,終于無憾了。”妻子劉春紅深情地說。
58歲的常振偉從15歲開始做好事,遇到他人有困難,他總會伸出溫暖的雙手,上至救人、街頭反扒,下至找人修路燈、調解糾紛,是街坊鄰居隨叫隨到的義務工。2009年,常振偉被評為湖南省首屆“金牌義工”,本來按照政策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相關待遇,但他卻把機會讓給了更需要的人。
常振偉曾說學雷鋒是快樂的。所以,他希望年輕人學雷鋒多做好事。城南路街道負責人說,街道將成立一個以常振偉命名的“常振偉護學隊”,同事們將接過他手中的棒,將這份愛心繼續傳承發揚。
【多維解讀】
1.無私奉獻。如果人人有愛心,那么一個充滿愛心的集體是溫暖幸福的,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是和諧安定的。而我們在學會關愛他人的同時,也會得到愛。
2.傳承愛心。生命并不在長短,而在我們怎樣利用它。